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在的室内设计由于过于重视表现“物”性的东西,而忽略了“关系”属性的表现,因此在民族性和本土特色的表现上显得力度不够。本由此入手,探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传统水墨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及其美学特征对于近现代的中国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通古而博今,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从传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包含多个层面。在其美学代表著作《二十四诗品》中,不仅有各类风格论的阐释,而且蕴藏着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诗人自身修养的指迷。这些对当代室内设计美学亦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二者足以比美,相与为用,各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绵延两千多年而不断,以至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就是在今天,我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民风民俗等仍受着其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源远流长,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从儒教与道教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儒、道两家对音乐美学思想影响的异同入手,探讨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求共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追求事物共性精神的特质。如儒家在价值观、人论等方面、道家在本体论、辩证法思维等方面都明显表现出对共性精神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对“合”、“同”、“通”等范畴的追求也是对共性精神的追求;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也反映出对共性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滕晓婳 《广西教育》2014,(43):127-128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和谐精神通过儒道学派以和谐的社会理想、和谐的生活理念、和谐的审美范畴表现出来,并对以后中国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和谐精神通过儒道学派以和谐的社会理想、和谐的生活理念、和谐的审美范畴表现出来,并对以后中国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怀着对人类美好家园丧失的深沉忧患,反对人与自然对立、主客分离、人与人疏远,主张人人和谐、人神一体、天人合一,这为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因此,具有一定的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之一。纵观近年来我国室内设计师的作品及设计理念可以发现,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在快速发展的室内空间设计中,重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取其精华,不断创新,使当代建筑更具观赏性,更具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以建材为主的室内装饰中,绿化装饰已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步形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装饰手段,在室内各种不同风格的装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装饰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由于受不同的地域、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产生了许多装饰风格与流派,诸如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高科技派风格、新古典主义派、新地方主义派以及绿色设计派等,其装饰风格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新兴宗教是当代社会宗教领域内的新现象,它与传统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反映了当代世界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是现代人荒芜情感世界的表达。从宗教社会学方面考察,新兴宗教在组织类型上属于分裂"教派"或"膜拜教团"两类。在发展趋向上,新兴宗教通过适当调整,应当能够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黏合剂",但也不排除部分极端派别沦为"邪教"、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对新兴宗教应采取理性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并规范其行为,同时对危害人类安全的"邪教"进行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14.
宗教的诠释:安多区域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多藏区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民族、藏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众神狂欢之地"。各种宗教通过与世俗、社区权利的交换和结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与文化传承,致使该区域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宗教在安多区域文化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并通过门宦制、经堂教育、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西湖白蛇原是明代民间传言,源自古代中国一种普遍的迷信,即蛇能幻化为人作祟于人,后经道、佛、儒三教演绎,成为以拯救、超度为主题的宗教伦理劝世文学。今人推陈出新,赋以其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反封建主题.则是现代观念的演绎,与古代民间白蛇传说大异其趣。现代艺术演绎不一定忠实古代民间传说原型,但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不应该混为一谈,否则就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导。而这种以今律古、以今释古的误导,在古代民间传说的现代演绎与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中,比比皆是,导致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极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是儒释道三教内质性因素交织杂糅的综合化身,拟以“三教合一”称之。她的儒教徒特质体现在其忠孝信仰,受儒教教化而体现出的仁、礼等习惯性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以及通过省身洁己以践圣贤之道;她的佛性体现在其出世思想,人生如梦的佛家语调,以及对彻底解脱的通透阐释;她的道教渊源体现在其为天上绛珠仙子谪凡还泪的身世传奇,以及自由适性、清静崇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三教论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渊源有自,自成一脉。它由学术而政治,由政治而戏曲,是政教文化因素与戏曲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们借登州(烟台)被迫开放之机,以办学、施医为手段办起了一批新型学校和医院,从而孕育了当年的齐鲁大学和现在的潍坊教育学院、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看待历史,才能吸取一切先进文化科学知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郭金秀 《培训与研究》2009,26(10):45-46,82
自人类文化生成以来,死亡概念的形成与确立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迷思,千百年来,各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了解释,试图安抚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宗教在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影响及其表现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死亡仪式——葬礼上。本文以丧葬礼仪为切入视角分析了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影响、其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拟南芥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