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汉语句法习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论、环境论和相互作用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解释了儿童语言发展的现象。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人类大脑特有的机能,它是在儿童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认知发展基础上,通过选择性模仿、内隐学习等手段获得的。就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而言,最初句法习得是基于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东霞 《考试周刊》2009,(5):122-123
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以高职高专学生为例,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句法负迁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克服母语句法负迁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论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认知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认知主义观点出发,从语言的标记性,原型学和心理类型学三个方面探讨母语迁移的认知制约,认为母语迁移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认知体现。  相似文献   

4.
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进行的。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几个层面,论述了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负迁移,并提出了如何克服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负迁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是近十年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本从影响三语语言迁移的因素和三语语言迁移发生的词汇和句法层面对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综述。同时指出了国内研究的不足点,对我国多语环境下的三语习得迁移研究,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教学和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简方案框架内二语习得中的句法发展表现为VP,IP和CP三个阶段。VP阶段,二语句法形式主要是词汇投射。IP阶段,二语的句法形式出现了功能语类,系词的习得触发了IP的建立;CP阶段,IP前面的成分如助动词do,is和wh-短语触发了CP的建立,CP是句子的最大结构。IP和CP阶段的句法形式都呈现多选性的特点。母语迁移和普遍语法是影响二语习得中句法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再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起着消极的作用,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因此,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对此,应正确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用认知观对句法进行探讨,挖掘出句法背后的人的认知因素的作用。认知观对句法教学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能提高句法教学的直观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复杂性是句予的特征之一,同时句法复杂性也是衡量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实例分析句法复杂性出发,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言范畴化理论对句式复杂性进行认知释解。本文旨在通过探析句法复杂性的认知心理操作过程,以此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句子意识。进而为二语学习者语言产出时快速而准确的句子启动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然而对它的研究在语言输出层面和数据分析上均尚无公论.任何语言现象都是认知现象,从认知的角度去探寻语言的心理机制,或许会给研究提供一个一致的深层次的具有共性的出发点.认知参照点对于语言和认知建构是根本的.认知参照点能力普遍存在于语言现象和各种认知活动之中,表现的是人的一种认知策略或认知模式.二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以母语为参照点,逐步靠近目标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历来的研究者在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时过于关注语言本体和语言的使用者因素,因此多数研究集中在词汇层面,而从语言接受者的角度在语篇层面开展对一词多义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尝试从受众的角度将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置于语篇的框架下,运用最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听者在不同语篇的使用中如何识解一词多义中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12.
在认知的视角下,话语的线性结构既映射出人们感知和认知事物的模式,也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体不同的识解方式和不同的突显侧面。从认知的视域分析影响话语线性结构排列的因素,有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人的认知意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结合认知心理学及语用动态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交际意图的概念范畴及其与意义的映射关系;并结合钱冠连先生所提出的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程式性语言中的观点,分析了在程式性语言中,人类是如何利用交际意图在认知层面上的形成、传递及阐释的动态认知过程束实现双方的交际的,从而提高我们在多种场合下利用语言的效率,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的视角下,话语的线性结构既映射出人们感知和认知事物的模式,也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体不同的识解方式和不同的突显侧面。从认知的视域分析影响话语线性结构排列的因素,有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人的认知意蕴。  相似文献   

15.
英语作格结构是一个句法和语义之间关系特殊的构式。本文运用"激进构式语法"理论,研究英语作格构式,从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切入,揭示英语作格句句法形式与语义表征之间的不一致关系,指出其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象征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n instructional procedure designed to teach both field-dependent and field-independent sixth graders to control variables and to transfer this ability to novel tasks.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a treatment group taught with a special instructional procedure adapted from Case or a group where students freely explored science equipment without receiving feedback. Three posttest tasks administered approximately four weeks after the last training session served as retention and transfer measur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receiving the special instructional treatment correctly tested significantly more variables on the posttest tasks than did students in the other group. Within-group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special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for field-dependent as well as field-independent students, while the other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for only field-independent students.  相似文献   

17.
识解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认知识解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就是以识解的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维度解析译文的主观性的翻译过程。应用认知识解理论探讨《庄子》三个译本中在句子层面的英译差异,分析古汉语中句子英译的识解过程,是研究句子英译的一个新思路,也为古籍翻译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语篇意义分析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交际行为,其过程蕴含着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这就要求读者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着眼于作者的思维认知方式。运用认知模式中的突显、框架、视角等识解概念能有效地将人类生活体验及认知方式运用于语篇理解的各个层面,从而深入挖掘作者思想及意图。这一思想要求教师在语篇教学中不只是机械地分析词、短语、句子等基本语言结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21,(4):49-58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从形义构式及分析性角度重新阐述了程式序列的构型使用特点。程式序列本质上体现为程序性知识,其形义整体及(准)词汇化特征是语言过度使用后的结果;程式序列以意义(功能)为中心,它既包括自下而上的词义、韵律、搭配等方面内容,也包括自上而下的构式义、语境(语体)等方面内容。因此,对于程式序列的深加工应是多维的、分层的。本文认为,要实现程式序列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促进个人二语(英语)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应凸显以意义为中心的程式序列深加工,从转/隐喻视角、语用推理以及图示(化)结构等认知角度强化其在生成和理解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