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愈与苏轼在祭文的创作上,展现了同中见异的文学风貌。相同处:内容上缜密劲奇,寄托身世之感和对人世无常的哀叹;手法上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的完美结合;风格上哀婉绵长、缠绵悱恻。不同点在于:韩文雄健豪气,苏文清远雄丽;韩文雕琢之变,苏文行云流水;韩文奇绝险怪,苏文平易见趣。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与韩愈作为中唐思想文化界的领袖人物,不仅在文学领域称雄,而且在经学方面也有特殊的贡献。他们在经学方面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对经书的态度;二、批判怀疑传统经学;三、经学与现实的关系;四、经学与子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韩愈、柳宗元都强调从师求学,但韩愈抗颜为师,柳宗元则拒师之名,只愿尽为师之实;韩愈排挤佛老,力主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而柳宗元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但不株守儒家经典,主张兼习包括佛道在内的百家之言;韩愈要求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柳宗元则师友并提,强调挺立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提倡“文以明道”的创作理论,强调文章发挥“辅时及物”的作用,注重文章的抒情性与思想性。柳宗元的哀祭文,长歌当哭,所谓“长吟哀歌,舒泄幽郁”,是对逝者的追悼,更展现了中唐时的社会现实,寄托其人格理想,反映其具有哲理性的人生观,也正是这样的人生观指导着他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柳宗元人生观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韩愈、柳宗元是中唐文坛的领袖人物,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文学成就,与他们很好地解决了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韩愈提倡“闳中肆外”,柳宗元提倡“旁推交通”,他们都采取的是广泛师承,转益多师的科学态度,在传统与古人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情感、文势、结构、语言方面分析比较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的差异,并探讨了形成其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韩愈、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借助于恢复先秦两汉散行奇句的古文,反对重形式、轻内容的风靡一时的骈文,以复兴儒学,捍卫儒家的正统地位.韩愈提出了"志在古道"、注重实用、"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平则鸣"及德、文兼修等一系列古文理论;柳宗元则提出了"文以明道"并"及乎物"、"有乎内"与"饰乎外"之结合、人品与文品并重及文人相亲的古文观点.较之于韩愈,柳宗元的文道内容则更宽泛更丰富,更重视"道"的现实性问题,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方面,则更为强调.韩愈、柳宗元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唐代古文理论体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韩愈、柳宗元诗中的复音词在数量上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唐时期复音词极大丰富这一复音词发展规律。其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复杂多样,有并列式、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陈述式、附加式等。并列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支配式构词法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愈革新碑志祭体,其百余碑志祭中,人物“一人一样”,行“篇篇不同,达到绝妙之境界,其惊人的学成就,突破了历来碑志祭体成规旧例,为富于变化,写法不拘一格,在我国古代众多同类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山水文学发展到唐代又有另一方面的开拓,这就是以《记》为主的散文。韩愈不仅写过山水文学,而且对唐代以及其后的山水文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就山水文学的角度来看,韩柳之间虽然有双向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韩念对柳宗元的影响多于柳宗元对韩愈的。这主要表现在:1.“造物者”的存在;2山水记地形的描写方法;3.以石山比喻创我的表现;4.把山林视为樊笼的观念;5.对山水风土的恐怖感。另外,韩愈山水文学另有以北方山为题材的诗歌,这点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1.
韩愈革新碑志祭文文体,其百余碑志祭文中,人物"一人一样",行文"篇篇不同,达到绝妙之境界.其惊人的文学成就,突破了历来碑志祭文文体成规旧例,为文富于变化,写法不拘一格,在我国古代众多同类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韩愈、柳宗元赠序文审美意蕴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功利性、审美性、功利性与审美性的有机融合。其深刻处在于集天人合一的哲思、实践理性精神的重视和人道主义情怀的高扬三个方面于一体。  相似文献   

13.
韩愈革新碑志祭文文体,其百余碑志祭文中,人物“一人一样”,行文“篇篇不同,达到绝妙之境界。其惊人的文学成就,突破了历来碑志祭文文体成规旧例,为文富于变化,写法不拘一格,在我国古代众多同类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记体文在唐代兴盛起来,韩愈、柳宗元的创作对记体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他们对记体文的题材加以扩展,多种题材都成为所记对象;立意方面表现出作者对社会政治或生活情趣、人生遭际等方面的看法;写作角度与结构安排也避免较为平直的叙述,选取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角度,注意到行文的变化;在写作技巧方面,多采取人、事、物、景交叉表现的方法,表达上多用议论.韩愈、柳宗元在记体文创作上还注意到文学的审美功能,记述作者的生活情趣,细致地描写景物,使之可以娱情悦性.  相似文献   

15.
纵观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文学理论发展及文体革新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政治的因素,又与文学家自身的理论主张及文学实践密切相关。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与中唐时期强烈要求政治改革的政治环境、强烈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呼声相适应,韩愈、柳宗元以各自的理论主张与文学实践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韩愈     
《中文自修》2007,(7):F0002-F0002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称;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被合称为“韩柳”。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和柳宗元作为我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山水诗人,二人的山水诗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似中又蕴涵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就二者山水诗的同与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贞元前期,正当元稹、白居易、李绅定交,准备科举试,酝酿新的文学、政事活动之时,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在政坛、文坛上初步展示了他们的才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成为贞元前期文坛、政坛的新秀。比较接近的思想认识,是刘、柳、韩定交的基础,由此也开始了其共同的政事活动和文学创作。考察这一细微之处,有助于认识刘、柳、韩的思想发展和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9.
元和八九年间,柳宗元受尽冷落,韦珩一信,带来韩愈的关注与温暖。重视使他热情洋溢,给予积极而又正面的回应。事实上,推让即礼让,在今天,有现实意义。概括三点,供评析。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21,(4):100-106
柳宗元寻《春秋》解儒道,提出与韩愈道统说截然不同的大中之道。《天说》唯物论哲学是柳宗元大中之道的基石。反天命、反封建、反等级制是大中之道的主调。"利安元元"和"官为民役"的民本思想是大中之道的精髓。柳宗元所说的大中之道,不但是其思想﹑为政和处世理念的代表,在许多时候,还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柳宗元一生在用生命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