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题精讲     
例1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跟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B.具有可燃性、氧化性C.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D.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解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但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在点燃、加热等条件下,氧气才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氧气具有…  相似文献   

2.
自燃、燃烧、爆炸等均为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由于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不同 ,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产生的现象也不一样。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只发热不发光的缓慢氧化现象 ,如金属生锈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食物的腐败等 ,都是缓慢气化。由于作用缓慢 ,放出的热量都散失在空气中 ,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当煤屑 ,草垛或渗有易氧化的揩机油的破布等可燃物堆放在不通风的地方 ,此时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 ,温度逐渐升高 ,这时 ,氧化反应的速度随之加快 ,当温度逐渐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 ,从而引起自发的燃烧 ,这种现象叫自燃。自燃是物…  相似文献   

3.
凡是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燃烧,大部分是可燃性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但实际上,燃烧并不限于有无氧气参加,例如,氢气、金属钠在氯气中也能燃烧.  相似文献   

4.
你注意过吗?工厂大量堆积的煤堆中,耸立着许多木架,煤堆中为什么搭起许多木架呢?原来氧气与可燃物质除了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燃烧之外,还可以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氧化就要放出热量,缓慢的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少,达不到发  相似文献   

5.
一、判断现象是否属烧主要依据是什么?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是判断现象是否属燃烧现象的主要依据: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四者不可缺一。节能萤光灯发光,放热但不属氧化反应不属燃烧现象。二、可燃物都可燃烧吗?可燃物可燃是内因。通常所指燃烧必须有一定外部条件: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两者不可缺一。白磷放在煤油中不会燃烧,放在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逐步积累达到着火点才会引起自燃。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第十九页“把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这里的“物质跟氧”中的“氧”字不可讲成氧气。虽说不能给初学化学的学生细讲,但应指出这里的氧不仅仅是氧气,给以后的学习留下伏笔。“物质跟氧”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叫二氧化硫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相似文献   

7.
一定质量的煤,干时燃烧和湿时燃烧哪一种情况放出的热量多,或者说哪一种情况燃烧得更旺?许多人认为:由于水在炉子里能汽化成水蒸气,而水蒸气能和炽热的煤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湿煤比干煤燃烧得更旺。 干煤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为: 湿煤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为: 干煤燃烧时反应物是碳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湿煤燃烧时反应物是碳、氧气和水蒸气,产  相似文献   

8.
1.燃烧的两个条件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相似文献   

9.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等条件的。同学们在注明条件时,一定要区分清各种条件的适用范围。点燃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其结果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所以,点燃(有时加热也可以)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先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然后迅速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说明反应放出的热足以使其继续燃烧。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加热等)的结果,是化学反应的…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体系(-)空气和氧气二、典型题例析例1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C)物质和氧气反应都放出热量(D)具有可燃性解析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结合氧气的性质不难发现:氧气只能帮助可燃物质燃烧,本身不能燃烧,答案(D)。例2试写出铁、磷、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____点燃__,。_、3Fe+20。A…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在金属冶炼、电解、电镀工业的应用也极为广泛.金属锈蚀、燃料燃烧等,其原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从得失电子的观点来看,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失去电子和得到电子所引起的,这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一类是在化学反应里不发生得失电子的变化的,叫做非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里,失电子的变化,叫做被氧化;得电子的变化,叫做被还原;由于电子转移而引起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2.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未对缓慢氧化现象给予应有的展示与讨论,学生不仅对缓慢氧化概念难以理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燃烧(剧烈的氧化反应)概念。为此,笔者以铁粉为材料,自制了一款"缓慢氧化实验仪器",学生能清晰、连续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效果很好。一、制作背景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13.
知识疏理1.燃烧:(1)概念: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学校仅有的实验条件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 当实验第一次出现时 ,尽可能地让学生看得清楚 ,感受得真切。1 1 对于现象在瞬时就消失了的演示实验 ,要重复做几次。现象一现象二现象三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氢气在空气中爆炸 淡蓝色的火团 放出大量的热  以上这三个实验中的现象 ,无论是耀眼的强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还是淡蓝色的火团等 ,…  相似文献   

15.
学习化学应提倡“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对照,不仅要温故知新,还要破旧立新,以保证认知的准确性,加深理解。例如我们在课本第一册第二章学习了氧化反应的概念: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这时同学们的认识停留在“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这一层面上,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等都认为是单一的氧化反应。学习到第一册第五章氢气的还原性时,我们就应该“瞻前顾后”,结合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事实,认识到氧化反应是物质获得氧的反应,不论物质获得单质中的氧(如木炭与氧气中的氧)还是物质获得化合物中的氧…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课本(p.18)在描述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时写到:“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证明燃烧时放出了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17.
南汇县新场中学陈永年说高中化学课本中指出:“……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一般是非电解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一种腐蚀,这种腐蚀叫做化学腐蚀。例如,铁在高温下跟氧气直接反应,化工厂里的氯气跟铁或其它金属直接反应而发生的腐蚀,都属于化学腐蚀。”(见高中化学课本下册p50)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反应大多数有机物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但一般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原子的增加或氢原子的减少。因此,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一般卤代、硝化、磺化等反应,也使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减少,但不包  相似文献   

19.
伍宏科 《中学理科》2004,(11):39-50,95
一、氧气、氢气的性质 1.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能跟非金属性比它弱的非金属单质(如:H2、C、S、P等)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但氧气不能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等直接化合。氧气能跟金属化合成金属氧化物,能跟一些低化合价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如:CH4、C2H2、酒精等)发生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化学教学》用年12期刊登的文章《第23题答案值得商榷》,我们不同意该文分析所得的结论.因为该文在分析试题时只抓“体积不变”进行讨论,对于“完全燃烧”却置之不理,片面理解题意,导致所得结论错误.关于燃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燃烧就是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广义的燃烧泛指一切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时,若氧气足量或剩余,可燃物不剩余,且组成可燃物的元素转化成尽可能高价态的、较稳定的化合物,属于完全燃烧.若氧气量不足,则可燃物剩余或组成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