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晴 《父母必读》2009,(5):110-110
《父母必读》:我问过一些妈妈,是否和孩子玩过音乐方面的游戏,很多妈妈都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王甘:很多妈妈都觉得,这个事情做不了,所以要交给专家去做。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和音乐有关。比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妈妈或家里其他人会抱着他唱摇篮曲;宝宝大一点了,把他放在腿上,一边说歌谣,一边有节奏地颠动,或者玩拍手之类的游戏,这其中就有节拍,  相似文献   

2.
ji祖义 《山东教育》2002,(36):42-42
近些年,我因从事音乐教研工作,经常深入到一些学校进行音乐教学指导和乐器学习辅导,有不少家长特别是幼儿家长问我,当今社会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幼儿学音乐和乐器呢?我说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特别是世界乐坛大放异彩,不少中国人走上了领奖台,那扬眉吐气、光宗耀祖的神态和形象,深深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年轻的父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驱使下,盼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成为有名的音乐家、演奏家,听说学音乐要有童子功,所以就让孩子从小学音乐。左邻右舍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都学音乐了,我…  相似文献   

3.
问:“伞的世界”这一单元中有一个活动为“听清楚”,该活动要求孩子学会初步的归类方法。活动开始时,我告诉孩子们:小朋友仔细看看自己的伞,等音乐一响起来,就开始给伞找朋友。音乐一停,小朋友要说出自己找的朋友是谁,并说出为什么找它(让孩子对伞有初步的感知)。第一次。孩子表现得很好,有的说是颜色一样,有的说都是花伞。为了深入开展活动,发散孩子的思维,我又放了第二次、第三次音乐,但这时孩子却表现平平,兴趣不高。请问,如何提高孩子的兴趣和表现水平? 答:在“听清楚”这个活动中加入了音乐,从而使活动更加生动活泼,这是个好点子。“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教师用书建议教师根据伞的特点作为分类标准并发出指令。对幼儿来说,只要注意倾听指令,发现自己或同伴伞的特点就行了。这种分类学习目标明确,也符合中班孩子的能力。等孩子们熟悉规则之后,可以请他们当主持人提出  相似文献   

4.
诊疗信箱 一位妈妈来信问:布大夫您好,我家小宝今年五岁。人家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我也很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所以就带他去学钢琴。没想到才去了两次,他就耍赖不去了我都缴了半年的学费了,您说这可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研究》2008,(11):50-50
问: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我们是从他一年级的时候来北京借读的。作为家长,我怕孩子跟不上学校的进度,就对孩子的学习管得比较多,孩子在学习方面有什么问题我能解答的就都给解答,但是我发现,孩子现在在学习方面总是很依赖我,  相似文献   

6.
第一眼见到那些画的时候,我们就惊呆了,从而忽略了屋子的破旧。那些画画得真漂亮,我们问是谁画的,主人说是孩子随便画的。我们为孩子的天赋被埋没了感到可惜,就问他是否参加了某种艺术班的学习。"没钱啊,"下岗的许师傅叹了口气说,"孩子生错了人家啊,是我对不起孩子,让他跟着过苦日子。"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美的,音乐更是快乐的,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美的美丽传给他们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当中我体会到兴趣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有了兴趣孩子就高度自发的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把愉快式教学引进课堂,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世界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我们也有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有烦恼,你一定会问我的烦恼是什么,请你们往下看就知道了。我的世界需要一个快乐音乐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后来,来了一位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捕鱼的?”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他们没离开过渔船。”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技术吗?”渔王说:“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儿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决窍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渔王答:“当然在我的船上。每次都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常告诉他们,哪种征兆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后来,来了一位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捕鱼的?”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他们没离开过渔船。”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技术吗?”渔王说:“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儿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决窍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渔王答:“当然在我的船上。每次都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常告诉他们,哪种征兆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一位12岁的孩子拉小提琴,总是辨不清音准。我问他:"你平时喜欢什么歌?"孩子想了又想,"我不唱歌的。"我又问他:"那你没有喜欢的音乐吗?"孩子再想了想,说:"红歌,老师就让我们听红歌。"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弹琴总是抓不准节奏,他妈妈问我:"这孩子的乐感要怎么培养?"我觉得这再简单  相似文献   

12.
一棵核桃树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围了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就一直没有动它。后来,菜地荒了, 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来。孩子四岁时去了一趟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这一棵也是枣树吧?”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孩子的问话, 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就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音乐迷,尤其喜欢肖邦的钢琴曲,因此结婚之前我就和妻子商量,等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争取让孩子在音乐方面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14.
舒婷 《家长》2006,(Z1)
总有朋友问我们:怎样指导孩子写作文?我要回答说,孩子小学二年级起,我已完全放弃对他语文功课的辅导,很多人不信。只有我的同行才会心地苦笑颔首。也许因为这样,作家抨击现今的语文教学尤为激烈,有切肤之痛。我和丈夫多年都困在文学的战车里。丈夫乐此不疲,每天十来个小时铆在书桌上,吃饭睡觉都得一请再请,比皇帝移驾还难。从青年时代起,我就感到十分沉重疲倦,渴望放下重轭休息而不能。当我看到某作曲家在电视采访里说他恨音乐,你心我心,我是太知他心了。因而观察孩子是否有文学基因,我既期待着,也恐惧着。培养孩子的文学素质,除了加强其他…  相似文献   

15.
总有朋友问我们:怎样指导孩子写作文?我要回答说,孩子小学二年级起,我已完全放弃对他语文功课的辅导,很多人不信。只有我的同行才会心地苦笑颔首。也许因为这样,作家抨击现今的语文教学尤为激烈,有切肤之痛。我和丈夫多年都困在文学的战车里。丈夫乐此不疲,每天十来个小时铆在书桌上,吃饭睡觉都得一请再请,比皇帝移驾还难。从青年时代起,我就感到十分沉重疲倦,渴望放下重轭休息而不能。当找看到某作曲家在电视采访里说他恨音乐,你心我心,我是太知他心了。因为观察孩子是否有文学基因,我既期待着,也恐惧着。培养孩子的文学素质,除了加强其他…  相似文献   

16.
陈旭 《考试周刊》2014,(96):184-185
如今,随着学习钢琴的儿童数量增加,衍生出来的各种教学现象和案例也越来越多。如果某一天您的孩子哭着说:"我不想练琴","我为什么非要学钢琴"时,你会怎么回答?你会作何感想?放弃?解释?批评或者恼羞成怒?孩子这样问,显然是没有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他(她)的意识还停留在练钢琴层面,并没有达到感受音乐的美、抒发情感,进而创造美的层面。那么,身为琴童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欣赏音乐的旅程中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哪些细节?这就是作者在本文中要尝试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但唱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从呀呀学语起就有唱歌的欲望。我抓住这一点,充分利用学生会唱  相似文献   

18.
刘琰 《教育文汇》2008,(3):27-27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渴望得到关爱和信任,渴望得到鼓励和重视。 记得那天我上的是三年级歌曲《小朋友的家》。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这首歌曲,我设计了音乐树上有很多音乐果(音乐果上的音符都是歌曲的旋律),我在钢琴上弹哪个音乐果上的音符,就请学生将那个音乐果搬到音乐火车上。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都在齐声喊着: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我去德国做短期小学教育培训,就住在一位留居德国的朋友家里.朋友有一个8岁叫思成的儿子,很是活泼可爱. 可几天下来,我有些疑惑了,作为学生的思成每天好轻松,就没有见过他学习,而更奇特的是,作为家长,朋友没有像我们中国父母一样为孩子着急和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 看着孩子很多时候都在玩耍,我忍不住问朋友,你不担心儿子的学习?朋友告诉我,在德国,是禁止过早和过度开发孩子的智力的。朋友接着讲了他这几年和儿子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lily.chan@eyou.com问:lily.chan@eyou.com问:孩子6岁,有时眼睛是正的,有时又觉得一只眼睛有点儿斜。请问,如何确认孩子是否斜视呢?有些1~2岁的孩子好像都有点儿对眼,是不是长大了才能确认是否斜视?如果两眼的视力都是1.0,是否就排除斜视的可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