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阅读是终身教育的好办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小学一年级正是阅读启蒙阶段,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努力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2.
周立江 《成才之路》2014,(32):94-95
正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相关知识获取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阅读是其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进行自主创造,发现新的知识与阅读方法。让学生的天性在阅读中释放,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创设和谐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充分地读,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特别是一些经典美文,更应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阅读教学同时又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的丛林中漫步,或驻足欣赏,或仔细玩味,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如一对翅膀,只有展开双翅,学生才能在阅读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名著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开展名著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得不到持续,名著阅读时常中断。经过实践和摸索,提问解答式阅读法的开展给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环境,可以让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持续。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引导学生真正阅读名著颇有实效。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拓展视野的直接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阅读时,曾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孜孜不倦的求知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内阅读教学,还要放眼课外,以多元化的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让英语学习不止于课堂。  相似文献   

7.
刘月梅 《华章》2007,(7):126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阅读,英语亦是如此.阅读是英语综合技能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在阅读中,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会在阅读材料中不断出现,某些词语还可能出现新的意义,另外,在阅读时还会碰到新的单词、短语,句型及其他新知识.故而,英语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一样,能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同时旧知识在新的语境中不断复现,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能让学生起到触类旁通,深化知识的作用.正如刘勰所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由此不难看出寓英语教学于阅读之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寻求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提问、丰富词汇、丰富背景知识、正确理解词义、发挥想象力、快速阅读、监控阅读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思维,让学生开启自己的智慧去阅读,使其融独立思维于英语阅读理解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相似文献   

9.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它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够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高考中,阅读理解也是必考题型,并且所占比重之大,让我们对之必须重视。本文结合平时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所遇到的实例,介绍几种做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阅读是心灵感悟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于悟中生情。一、激发兴趣,启迪感悟心理学研究证明,阅读动机与阅读效率有着明显的正比关系。因此,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获得美感,进而增长知识,涵养精神。如《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教师可以从课文情节入手,引导学生讨论“栽玫瑰有无价值”这一问题。有的认为“玫瑰是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而有的学生则认为“玫瑰没…  相似文献   

11.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它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够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高考中,阅读理解也是必考题型,并且所占比重之大,让我们对之必须重视。本文结合平时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所遇到的实例,介绍几种做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诱导学生发现新知即诱发学生探求发现的欲望 ,促使学生主动通过阅读 ,自主探求新的知识。为了达到此目的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学生充分地“读” ,保证学生能有所发现。当学生发表所知时 ,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地“说” ,教师得以了解学生的新发现。此时学生的发现可能是零散的 ,要及时给予巧妙的点拨 ,让学生用心“悟” ,升华学生的发现。教学时 ,我摈弃那种靠“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课文分几段”等枯燥乏味的发问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被动做法 ,鼓励诱导学生赛读———随着作者的叙述看谁对皂荚树知道得多。…  相似文献   

13.
李梅荣 《宁夏教育》2003,(11):48-48
语文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通过引导、分析、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读书,而课外阅读又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是我们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就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而言,只重课内教材,不重课外阅读的现象很普遍。课内教材毕竟有限,学生阅读量少,就将学生思想囿于一片狭小的天地里,导致了视野…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语文有多种途径,教科书只是其中一种。由于课时和篇幅的局限,教科书编选的内容和数量有限,不免会有种种缺憾。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养成,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并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阅读理解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理解题在考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词汇量和难度也逐年增加 ,因此在俄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但是平时又不可能每天都花那么多时间用来做这方面的训练。因此 ,寓阅读理解于课文教学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在课文中进行阅读理解训练的过程首先 ,上新课之前让学生预习单词 ,了解单词大意 ,在课堂上迅速扫除语言难点障碍。其次 ,根据课文内容 ,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设计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 ,题型要多样 ,如选择、问答、讨论题等。最后 ,限定时间 ,指…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83):18-19
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也是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实施书香校园项目,让孩子浸润书香,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课文大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闪烁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这些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熏染和陶冶情操的最佳资源。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情感体验贯穿于阅读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的直接资源——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我认为,学生最常规、最有效的习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可见,阅读是习作的前提和先导,我们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让阅读为习作引路,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谢醒 《考试周刊》2014,(46):42-43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与书约会"、"爱上写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入阅读、爱上写作,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滋养生命。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课文大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闪烁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这些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熏染和陶冶情操的最佳资源.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情感体验贯穿于阅读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