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文本信息的审美特质往往蕴含在内容和形式之中,构成文章文本内容与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和谐统一。文章审美形式展现,需要建构完整的结构,建构简练、流畅、错综和富有韵律的语言,建构文字行款的格式美、文字组织的形式美、标点美和字迹美的文面。  相似文献   

2.
报告文学的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报告文学文本的现实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表现在直接的无功利与间接隐伏着的功利性上;形象美在文本结构的巧妙安排、合理的想象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艺术感性形式中得以实现;新颖美要求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感染美既来自文本内容的真实,又来自文本具体生动的艺术形式,是文本真实的内容和完美、和谐的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宴会描写在《红楼梦》中频繁出现,类型多样,情趣典雅,通过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完成了其在审美意蕴上的超越,在文本叙事中起到局部组接和整体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原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11-112
文本自身的审美价值是由文本的召唤结构所决定的。召唤结构有深层和浅层,我们称之为外形式和内形式,雅俗共赏就是指读者对处于同一文本不同形式层面的体悟和接受,这时的文本不再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客体,而是一个在阅读活动中生成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5.
宴会描写在《红楼梦》中频繁出现,类型多样,情趣典雅,通过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完成了其在审美意蕴上的超越,在文本叙事中起到局部组接和整体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的审美,不但蕴涵于文本的形式之中,而且也蕴涵于文本内容之中。文章审美信息的构筑需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审美感受,需彰显文本信息自身蕴涵的直接性、根本性的美质,需择用蕴涵原生的审美特质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叙述视角"是理解小说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作品的结构与内容的表达,也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情况。运用叙事理论与具体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的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纯客观叙事视角进行深入的探讨,叙述视角不仅具有结构功能,更具有意义内涵;不仅是形式的表达,更是内容的呈现。中国现代市镇小说作家对叙事视角的探索与运用,呈现了文本形式和故事内容相互依存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眼光与审美敏感。  相似文献   

8.
魏美娟 《甘肃教育》2022,(21):55-59
“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美学理论,经典文学文本中存在的“有意味的形式”蕴含着作者的独具匠心,它不仅是解读文本的语言密码,还能激起一种强有力的审美情感。文章以这一理论为基础,重点探析《蒹葭》中存在的“有意味的形式”,再探讨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思考,以期教师能带领学生通过鉴赏文本中“有意味的形式”,从而走进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诗意人生,树立健康的言语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本存在方式,决定着文本解读的深度。文本不是以“文字”“语言”“言语”的方式存在,也不是以“形式—内容”的方式存在,而是以“字(词)—言—象—意—境”的“五层面结构”方式存在。从五个层面开展文本解读,关注文本涉及的语音、形体、字义、语言形式、意象、意念情感、审美意蕴等,主线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也就成了文本解读理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非连续文本是指非完整段落构成的文本结构,而是指一些形式上比较分散的图表、使用说明书、地图、目录等内容。虽然非连续文本的连贯性从表面上看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其具简明、直观、易于理解的特性是连续性段落文本无法比拟的。本文主要对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非连续型文本的重视进行阐述,以期通过非连续文本的训练和学习,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中有顺叙、倒叙等类型的叙事时间。顺叙在整个《左传》中占主导地位,这与汉民族的思维习性有着密切联系;倒叙在《左传》中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并从叙写事件的完整性、文本的布局以及接受心理上表现出其独特的美学风采。  相似文献   

12.
"写意"一词常被用来探讨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但主要集中于对表演形态的探讨,罕有涉及剧作的情节和结构。胡莲玉先生曾撰文从总体上探讨元杂剧情节结构的写意性,但没具体阐述某个剧作家。关汉卿是元杂剧的重要代表,系统地阐述其剧作情节的写意性显得必要。文章从主观评价的直接介入、生活形态的简单化或复杂化和史实改造、奇迹性情节的描写、颇具特色的清官设置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情节处理的写意性,并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语言美与语法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某些语法手段与词汇一样,能起到构造语言美的作用。独词句醒目却意义深远,勾起人们无限联想。紧缩句结构简洁明快,然内容却很丰富。词的重叠可以加强语气,有的可以表示亲昵。词类的活用是应语言审美需要而生,它在语言运用上将会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党政公文是一种有自身特殊性质和运转规律的文体。它的文本所呈现的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美学风貌。一方面.党政公文文本以求真务实、通俗易懂的本质特征作为自己主要的表现特色,形成了“通俗”的风格;另一方面,它又以其严肃庄重的内容和精妙深沉的格调,表现出了典雅的韵味。因此,雅俗共赏是党政公文文本所呈现出的主要美感品质。  相似文献   

15.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自由.美育塑造人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内在精神因素的整体培养,促进人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协调发展,通过情感的提升恢复人格的完整.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超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事实上仍然回答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种 本质追问受到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从观念价值层面看,该流派的“自足性”文学观是对西方文 艺美学史上那种美和艺术的独立价值的再度申说和改写。从“审美不涉利害”到“文艺不涉利害”, 从“文艺的相对独立”到“文学性”所体现的“文艺的绝对独立”,从“内容与形式的二元模式”到“纯 形式”,俄国形式主义将作品变成了一个与作者、读者和现实无关的独立自足的文本。这种绝对化 的文本崇拜,使文学研究具备合法性、超越性和神圣性的同时也丧失了有效性、现实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7.
诗歌艺术表现论在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艺表现论亦为王夫之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夫之诗学表现论的要义乃是追求艺术的有机与浑成 ,包括艺术意象的浑成、艺术结构的完整和艺术章法的完好等。王夫之的这种艺术浑成论的诗学观念虽然不以独创性取胜 ,但深刻地体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创作经验的全面反思 ,又是对中国古代诗学艺术表现论的系统总结 ,达到了中国传统诗学对诗艺表现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认识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并非"难"问题,是指能对文本的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它具有综合性、情感性、操作性、开放性、最近性的特征。设计"主问题",可从课文的标题、结构、某些连接点、构思特点、"矛盾"处入手,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最终提高其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