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在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还是每年高考的热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深刻理解其处理方法:先分解后合成;深刻理解其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深刻理解两个分运动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一般来讲,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0可根据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来求解,求运动时间t可由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来求解,且时间t是连接水平方向运动和竖直方向运动的…  相似文献   

2.
沈淑清 《考试周刊》2014,(90):122-123
分清合运动与分运动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效果将合运动正确分解,寻找两个牵连体间的速度关系是求解运动合成与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正交分解法、微元法、迁移法、两步法四个方面谈谈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解答运动的分解和合成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在高中阶段我们遇到的复杂运动(合运动)往往都是可以分解为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分运动)的;其次,要灵活运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法则,正确确定哪个是合运动,合运动可以分解为哪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最后,合理运用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独立性三大特征并结合直线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高考、竞赛和自主招生等考试中,经常出现用递推法解决的试题.递推法适用于求解物体间多次相互作用或无限次相互作用的情境.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物体间有多次相互作用且运动具有重复性.其处理方法是:可以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先后顺序,列出开始阶段的三、四次的运动关系式,归纳出通项式;也可以分析任意一次作用的情况,根据物理规律,直接求出通项式.然后利用数学规律如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等方法求解.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根据物体运动规律对通项式进行分析求解.现就这一类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5.
在高三专题复习中,通常会遇到绳、杆模型中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问题,而这类问题往往让学生感觉到很困难.在解决这类题型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正确选择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分解速度,分解时必须弄清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质,找准合运动和分运动,合速度和分速度.这种题型通常将物体的速度v分解为沿绳方向的分速度v1和垂直绳方向的分速度v2.其中分速度v1就是使绳子拉长或缩短的速度,另一个分速度v2就是使绳子摆动的速度.二是需要仔细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再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下面就这种题型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几个物体的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其它物体的运动速度,这类问题称为相关速度问题.相关速度问题一般用微元法、速度分解法、功能分析法等方法来求解.  相似文献   

7.
李国栋 《物理教师》2008,29(4):56-56
在实际生活和物理习题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几个物体的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其他物体的运动速度,这类问题称为相关速度问题.相关速度问题一般用速度分解法或微元法求解.但从功能角度用功率分析相关速度问题,方法简单,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8.
曲线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复杂运动,对曲线运动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如何求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时间例谈一二. 一、利用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求时间 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即先将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看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简单的分运动,研究各个分运动,然后再将描述这些分运动的物理量进行合成,就可以得出复杂曲线运动的规律.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即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求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时间,这种方法是最基本的,适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时,常需要对物体受到的力或物体运动速度进行分解或合成,也就是涉及到合力与分力、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在这个分解或合成的过程中,关键是分析出合力或合速度产生的效果,确定哪一个是合力、合速度,哪一个是分力、分速度,这样才能对力或速度进行正确分解、合成,进而正确处理物理问题。但是,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往往对速度分解、合成时出现错误,下面我们看一道常见的题: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提出 "合成与分解"思想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任何运动都可以分解为两个分运动,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静止也可以分解为两个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遵循矢量的运算法则,即...  相似文献   

11.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这两个分运动具有等时性,通过时间这个物理量就可以与直线运动中的匀速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上抛等运动综合起来,形成平抛运动与直线运动的综合题.解决这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①根据题意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相似文献   

12.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抛运动相关题型的解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位移方法,二是速度方法.而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其中心思想都是矢量的分解与合成,利用直线运动公式求出相关量,再放入矢量三角形中进行求解,这种方法过于繁琐,而且运算量相对于一般物理题显得过大.本文则主要阐述平抛运动中对于某段时间中点速度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力学里面有这样一类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而速度却不断增大,当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以这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类运动的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合外力为变力,当合外力减小到零时,加速度变为零.求解这类问题,首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动力学特征,然后再根据运动的具体过程,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以下举几例说明这类问题的具体解法.  相似文献   

14.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虽然运动的合成与运动的分解互为逆运算,但是运动的合成是唯一的、运动的分解却有无数多组解.在对运动进行分解时用不同的方法分解会使对运动的描述繁简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解题时需要灵活进行运动的分解,使运动能够描述、并且使运动易于描述.例1把一物体以初速度v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点水平抛出最终落在斜面上,求物体在飞行过程中离开斜面的最远距离?解法1(常规分解法)如下图1,把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当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斜面成锐角时远  相似文献   

15.
力学里面有这样一类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而速度却不断增大,当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以这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类运动的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合外力为变力,当合外力减小到零时,加速度变为零。求解这类问题,首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动力学特征,然后再根据运动的具体过程,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以下举几例说明这类问题的具体解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时,常需要对物体受到的力或物体运动速度进行分解或合成,也就是涉及到合力与分力、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在这个分解或合成的过程中,关键是分析出合力或合速度产生的效果,确定哪一个是合力、合速度,哪一个是分力、分速度,这样才能对力或速度进行正确分解、合成,进而正确处理物理问题。但是,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往往对速度分解、合成时出现错误,下面我们看一道常见的题:如图1所示,小船被岸上的人用绳索牵引向岸边前进,船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为v,人收绳子速度分析为v1,则v、v1的大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我们在…  相似文献   

17.
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运动.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有时一个直线运动分解为一个直线运动(径向运动)和一个圆周运动(切向运动),处理问题反而更方便.本文所涉及的就是这样的一类题.如果能充分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18.
<正>物体与轻绳连接这一模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模型,我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变式拓展,下面举例说明。一、思路在进行速度分解时,首先要分清合速度与分速度(合速度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其次由物体的实际运动确定其是由哪些分运动合成的,从而找出相应的分速度。一般的分解思路,沿着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将实际运动分解即可。另外还可依据速度投影定理。速度投影定理:不可伸长的杆和绳,尽管  相似文献   

19.
张海方 《物理教师》2009,30(10):58-58
某时刻小车向左运动速度为v1,绳子与水平面夹角为θ,绳子绕过定滑轮与物体相连(如图1),求该时刻物体上升的速度v2,这类问题通常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处理,即将小车的运动分解为绳向的分运动和垂直于绳向的分运动,  相似文献   

20.
华兴恒 《广东教育》2013,(12):56-56,53
运动的物体相遇是运动学的一个重要模型,同学们对最常见的直线运动类相遇问题都能很好地求解,而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相遇问题不知所措,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求解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相遇问题,关键是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还原出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其遵循的物理关系、规律求解。在求解的过程中,既要弄清楚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