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的是:具有日常交际的根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换,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陈爱辉 《教师》2019,(10):105-107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一种能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研究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社交沟通能力、社交控制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均有显著的影响,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性问题,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出现的心理不适应,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则可能会转化为更严重的障碍性问题。小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应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弱化了口头语言具有表情达意、交流信息和相互沟通的作用,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湘 《小学语文》2010,(7):89-92
辩论是语言的艺术,是思维的艺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要求是:能说普通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现在社会的交际活动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地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重视社会交往,学会文明交往,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善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总体目标是:具有口语日常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众所周知,小学生处在说话、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章,含有丰富的口语训练内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个重要契机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融合幼儿园可开展教育戏剧活动,让特需儿童在教育戏剧活动中获得社交心理支持、提高社交技能、丰富社交体验、学习社交文化,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交际活动中要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要能文明进行社会交往以及人际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就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语言能力本身就差,要怎样创造口语交际氛围,激发口语交际中的互动性,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行小语新课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是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小学阶段口语训练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岳侠 《新疆教育》2012,(20):46-4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小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精辟的阐述,是我们当前进行课改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6.
周玉萍 《天津教育》2021,(7):151-152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应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倾听、表达、交流并初步学会进行文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因此,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应该"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简单的标准,对于彝族地区农村小学生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壁垒。一、彝族地区农村小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意义彝族地区农村小学生,绝大多数以聚居的方式生活在边远贫困山区。受地理环境和  相似文献   

18.
冯浩 《教师》2010,(11):80-80
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新《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达的:“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小语教改逐步深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中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徐微 《教书育人》2004,(7):36-37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音乐教育的特点,尝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益的干预。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小学生的年龄在6~7岁到11~12岁,脑神经系统的均匀和平稳的发育促成了小学生心理的协调发展。学习成为主导活动,使小学生的智力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个性,社会性和品德,都易于培养。而且性格这一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只是开始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良好的教育教学对奠定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的基础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音乐教育和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