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维视阈下大众文化分众化成因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同的消费群体具有不同的大众文化需求,大众文化分众化的产生和趋势发展也与公众接受信息量的速度加快有关,当前"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和社会文化分层等因素对大众文化的分众化有重大影响,从而导致了接受大众文化行为的分众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文坛,张承志、张炜“以笔为旗”,大力张扬审美浪漫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文试结合“二张”的文本。从“审美浪漫主义”和“文化守成主义”二方面考察“二张”的文化审美心理,以求进一步揭示出“二张”文化现象在当今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平面性、娱乐性和多元混杂性特征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暗含的是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悄然置换。“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内涵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分子角色的变化提示我们:审美现代性不仅是对大众文化的某种认同,而且还是对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必要提醒和揭示。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所描绘的那种虚幻性的“世界图景”对大学审美文化构成严峻的挑战,具有精英文化品格的大学审美文化受到了大众文化世俗化浪潮的巨大影响,两种文化在“俗”与“雅”之间进行着较量。应该看到大众文化在对大学审美文化的崇高品格进行消解的同时,大学审美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内美学界对“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具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①专指当代文化或特指当代的大众文化。③与大众文化对立的自觉追求审美的文化。我认为:“审美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文化形态或产品。它不仅包括当代文化(或大众文化)中的审美部分,也可涵盖中西乃至全世界大众文化中的有审美价值的部分。对“审美文化”一词的理解不应只从概念出发,而应从它的实际使用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文化视野中,“审美狂欢”表达了人们对当代感性文化的认同,而“审美疲劳”则意味人们对当代感性文化的抗拒。解读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审美狂欢”与“审美疲劳”,能够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当代感性文化并为当代审美文化建设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审美距离角度讨论了近年来四种大众文化热点:韩剧、帝王戏、超级女声、少年写作,并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同时根据姚斯的审美距离理论而自拟的审美距离函数图,得出了一般性结论:大众文化的审美距离总是较小,使接受者的感受力因不断重复而日益麻木,使需要随着时代或文明而变革的旧的观念与集体无意识更为板滞,固化;而社会或精神知识分子的文化,其审美距离总是较大,必不可免地要等待接受方面期待视野之水平的扩大与提高。因此,大众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需要有一种平衡。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大众文化似正在出现独霸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迎来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信仰的失落、精神的失范以及审美取向的转变使得大众文化失去了批判的功能而逐渐走向消费和媚俗,而学者和媒介的联袂创造着文化的狂欢和学术的普及,“学术明星”现象凸显着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世俗娱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阐释与文化批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后现代社会的莅临和审美的泛化,使当代文化形态开始发生重大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过分依托消费主义而消弭了审美主义的文化精神,艺术的生活化诉求导致艺术本体生命的沦丧,“精神的美学”变成了“眼睛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化”,而是指消费社会和传媒时代来临之后形成的表象世界和深层心理的审美化,是泛审美文化的一种现象学描述。审美和艺术向日常生活的扩张导致艺术自律性的消解,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兴起造成了艺术“光晕”的消失和艺术作品稳定性价值的解体,精英艺术开始与大众文化融合并形成新的时代景观。  相似文献   

10.
论嵇康音乐艺术理论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代美学作为审视角度,梳理与研究了嵇康的音乐艺术思想。论文认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集中地表现了魏晋时期音乐艺术美学思想,由传统儒家功利实用审美态度转向崇尚自然,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以及尊重音乐艺术自身特殊规律的审美倾向。本文共分四部分,即嵇康的艺术人生倾向;《声无哀乐论》与养生论;以“心”为乐之体,以“声”为乐之“用”;“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  相似文献   

11.
消费时代的审美是大众文化背景下人类审美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美学研究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重要表征即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或者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审美在物质、距离以及心灵上与传统审美截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于什么是大众文化至今无法获得一致解释,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大众文化产生于大众传播时代,它与大众传媒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正因为这种天然的关系,大众文化才发端于印刷媒介时代,盛行于电子媒介时代。也正因为这种关系,使得大众传媒不仅成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而且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信息”,其自身就构成大众文化的部分,成为大众文化闪亮的标签。同样大众文化如果离开了大众传媒这一土壤,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术界20世纪开始关注的学术命题和热点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进入中国,引起了反思和争论。该理论的传人,对中国民族文化审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影响,采取积极理性的态度进行反思和借鉴,分析褒贬,去伪存真,有利于推进民族文化审美理论建构,调整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提高审美判断能力,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消费时代的到来,文艺在逐渐融入大众文化,现代生活日渐审美化和审美的日渐生活化,使文艺创作的神圣性受到消解。原本确定而清晰“雅”与“俗”的这对美学范畴正变得疑惑和模糊,经典的逻辑背景不断被命意裂变所抽空。文艺创作失去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神圣地位;儒家美学在审美追求方面,强调乐而不淫、求仁得仁、文质彬彬、克己复礼,温柔敦厚;人生审美态度方面,推崇并倾慕于“雅”,追求温文尔雅;道人品操守与审美创作则标举雅正、正统和雅致而鄙弃淫俗、浅俗和粗俗。所有这些,都是当下重建文艺美学可资我们揭示、去蔽,并加以重新解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社会场景、传播机制、受众心理等因素的分析,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博客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分众化"的现象,与现代社会中,信息专门化、个人化和自主化的需求密不可分.博客"分众化"传播所营造的中区场景,使得个体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加完整和丰满.  相似文献   

16.
呼唤高层次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大众文化与社会思潮的变迁紧密相连。进入新世纪,中国当代大众文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发展也在变化、发展着。深入研究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是广大文化工作者、研究者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样是文艺心理学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和社会实践课题。2002午5月,广东文艺心理学研究会和华南师范大学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心举行了以“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为题的学术研讨会,就大众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大众文化的作用、我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与艺术创作实践等进行了研讨,比较集中探讨了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本刊本期以“大众文化与社会心理”为题,选登以下几篇文章,以期引起对这一课题更为热烈、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文艺学、美学界的讨论,使得文艺学、美学的研究开始关注当下的审美现实,传统的审美原则及价值立场遭遇了“重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西方后现代的理论话语,对我国关学建构的意义在于:技术理性时代虽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的“主体性”内涵,但技术与关、艺术的结合却会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关崇拜;消费社会的“生活伦理的审美化”使道德、审美向个人回归,向平凡的日常生活回归,但却会升华出新的神圣感;在消费主义时代“审美”会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潮,但是现代的“审美”必与传统结合才能真正显示出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的精神化蕴涵着深刻的人精神和美育品格,形成于“轴心时代”的“人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奠定了这种化精神的基础。“循天道,尚人”的人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的美育工夫,构成了中华审美人精神由内而外、由体而用、由境界而工夫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风貌。中国传统人精神追求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境界则突出人精神,这就是中华审美人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民族声乐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民族声乐却日益衰落,这不仅阻碍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继续发展,同时也违背了现代大背景下的“大众文化”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二者共同、协调发展,最终建立具有我国民族特质及审美要求的、真正的民族化、多元化的民族声乐学派。  相似文献   

20.
内地大众音乐选秀时代从诞生就充满坎坷,一路在争议声中走过,最终在历经了得与失之后以《中国好声音》突破重围,获得一片赞赏声。本文试图探讨总结选秀节目成功的经验,并从“音乐审美的真与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师生平等对话的语境”等几方面对当前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现状进行思考,提出了探索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