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0):I0012-I0012
1986年,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创办。2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其后衍生出的《金剑之光》、《评案说法》等栏目一起,成为我国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多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金剑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道德与法制》栏目连续15次获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在常规节目制作之外,《道德与法制》平均每年度举办8—10场法制知识竞赛,20集法制教育讲座,先后创作过近50个法制小品、短剧,形成既有质、又有量的多样化的法制宣传形式。开办20年无间断,开办时间长,节目质量优,栏目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始终位居前列,成为法制栏目一流品牌。  相似文献   

2.
《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1999年元月的《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日播版法制栏目。由于每日中午12:40播出,节目被观众亲切地称为“中国的法制午餐”。此文就《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涛拍案》作为2003年凤凰卫视中文台冲击“播”中的重要节目,以另类选择的姿态刷新了我们对电视法制节目的认识。《文涛拍案》内容和形式的特异性无疑给电视从业者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对我们的包装意识、资源整合意识起到强化作用,并对题材选择的拓展具有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随后,南京电视台又开办了《法制园地》栏目。而这一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也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栏目”。  相似文献   

5.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6.
2000年6月19日晚上8:10.重庆电视台全景式日播法制节目《拍案说法》正式开播。目前,《拍案说法》在重庆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周一至周五21:30首播。《拍案说法》栏目自创办之日起,就确定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风格上要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杨慧 《新闻实践》2012,(4):40-42
2012年元旦,杭州西湖明珠频道《和事佬》栏目迎来了两周岁生日。作为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一档大型日播、法制调解类栏目,自2010年1月1日开播以来。节目已播出700多期,调解各类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2%以上。在两周岁的生日宴上,特别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的成员由目前在栏目中担当和事佬的优秀法官、资深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人员组成。至此,和事佬的调解不仅是热心人的劝和。更穿上了“法律外衣”。  相似文献   

8.
《看见》是央视综合频道在2010年12月推出的一档纪实性专题栏目,起初为日播,2011年8月7日后改版为日播版和周播版两档,现在以每周日晚播出的周播版为主。《看见》作为一档风格日益成熟的纪实性栏目,选择了以新闻事件中的“人”作为关注和表达的核心“,以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①本文引入社会学关于“自我”的概念,通过对《看见》中人物呈现方式的分析,探讨该节目对“个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的呈现和表达。  相似文献   

9.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2005年元旦开始全面改.版。其中,深受观众喜爱的、完全由自己原创的《看见》栏目将成为全国第一家日播的记录片栏目:每天一档,每档2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广告商再三要求,一定要在《看见》播出之前安排3分钟广告,并称《看见》时段的广告已全部售完。这就引出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中国记录片究竟有没有市场?中国记录片怎样才能有市场?  相似文献   

10.
去年,张小琴三喜临门:获得全国第五届“金话筒”金奖;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调到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调查”节目。张小琴从小天资聪慧,她15岁上大学,22岁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先是在《山东文学》杂志社当编辑,长达8年时间。从1993年起担任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的主持人,1996年获“金士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社教类金奖。《道德与法制》栏目是山东电视台和全国法制节目中惟一一档连续播出14年的名牌栏目,目前该栏目已连续8年获得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1997年,张小琴同时担任全国普法办公…  相似文献   

11.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为公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滋生于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矛盾中,展现了现实与理想、正确与谬误、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社会冲突。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法制宣传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就中央电视台而言,陆续开办了《规矩与方圆》、《社会经纬》、《公民与法》等专题法律宣传栏目,《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中也有大量的法制内容。此外,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华环保世纪行”等栏目也与法制宣传密切相关。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法律与道德入上海…  相似文献   

12.
动感图片+口播新闻——电视体育新闻播出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电视台体育频道在实践中探索出“动感图片+口播新闻”的播出形式,实现了体育信息传播变成“现在发生的事件近距离播报”。 一、动感图片口播新闻的产生 今年,在“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精神的指导下,本着以观众为主的思想,对新闻栏目进行分析论证,认为《体育新闻》栏目播出时段多,内  相似文献   

13.
钟志荣  高颖 《中国广播》2007,(12):12-13
1998年元月1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法制专题《人与法》。从开办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全国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栏目)的铺天盖地,十年来,《人与法》节目始终突出新闻性、故事性、服务性,打出了“关键是传播法治理念”的口号,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节目样态,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深入浅出、庄谐同存”的风格,成为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王牌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是区域性的品牌栏目,也是全国电视法制类的品牌栏目。作为午间首播的法制新闻栏目.《法治进行时》诞生五年来.成长势头日趋迅猛。去年平均收视率达到10.2以上.在北京地区所有频道所有栏目排行榜中排名前十位。新年伊始.《法治进行时》的广告签约额达到了一个亿。作为地域性的优质栏目,《法治进行时》在收视率、美誉度和创收方面都有出色表现。作为个案,我们约请了专家、学者和栏目主创人员对《法治进行时》的成功因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杨力 《新闻前哨》2001,(9):21-22
自从中央电视台推出法制栏目《今日说法》以后,国内各级电视媒体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法制栏目,有些电视台甚至开办了专业的法制频道。这些法制栏目和法制频道,都以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开展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为主要宗旨,为国家法制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电视法制节目的这种“繁荣”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栏目定位及形式表现出趋同性,有特色的栏目太少。法制栏目“克隆”现象严重,地方台和中央台之间、省级电视台之间、市级台和省级台之间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外景拍摄报道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琳 《声屏世界》2004,(5):11-13
在电视深度报道的节目形态中,调查性报道可以说是倍受电视新闻工作者推崇的一种节目形态。作为中国电视业龙头老大的中央电视台在陆续推出力作《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又在1996年的5月17日推出了一档以“调查”命名的重头栏目,也是中国目前新闻专题性节目中时段最长的栏目——《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越来越“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那么什么是调查性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报道内容及形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和业界都对此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17.
罗霆 《现代传播》2001,(2):67-69
1999年10月30日,《630剧场》在全国近百家有线电视台主频道18:00~19:00时段同时推出。作为一个每天播出30分钟的大型电视剧栏目,《630剧场》的出现及其一年多以来的动作,确立了一种新的电视剧制片模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新型的制播关系是《630剧场》运作的基础。 电视剧制作的社会化、市场化已经是电视界的共识,也是当前电视剧生产的主要方式,但是,把制作和播出的关系相对的固定化、栏目化,形成一种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之间比较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的实践还很少…  相似文献   

18.
策划,是近几年来电视行业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也大量引入了策划概念。但纵观目前我国各电视法制栏目的形态,除了中央台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北京台的《法治进行时》,重庆台的《拍案说法》等少数栏目外,各个法制栏目之间互相模仿、抄袭的现象十分普遍;能办出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栏目并不多。这说明,当前我们大多数电视法制节目的策划并不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史卡佳  戎昱 《视听界》2004,(4):71-7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制新闻报道以其异军突起而别具特色的风采,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究其原因,这其中既有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背景,也有法制新闻有别于其他诸如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的自身特点。2004年元月,盐城广播电视台推出法制·生活频道时, 有一句宣传语特别到位,叫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共同品尝”。我们的主打栏目《法治前沿》在定位设置、栏目选材及栏目基调上,都刻意注重了对生活中酸甜苦辣滋味等人文思想的彰显。  相似文献   

20.
《鲁豫有约》:站在TV“娱化”时代的风口浪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凡 《新闻天地》2008,(5):27-28
2008年3月31日,北京能量影视传播有限公司与湖南卫视结成秦晋之好,将旗下的王牌节目《快乐心灵鲁豫有约》隆重地授权推出。湖南卫视从此享有了该品牌在国内的独播权。此种垄断式的签约举动,引起了电视观众的普遍关注,这不仅因为栏目观众在频道和时段的选择上受到了严重影响,从节目本身来说,这次“变脸”还给大批观众以及“豫迷”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