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内在组成部分 ,在人的发展教育中 ,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渗透在德、智、体、劳各个方面 ,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和身心发展。为此 ,我校把美育与素质教育中要求的“学会做人”紧密结合起来 ,确定了“以美育德 ,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学会做人”的德育工作思路。一、在“三个一”的形象化教育中感受美“三个一” ,即“办好一报、建好一站、成立一台”。所谓办好一报 ,就是办好由学生主编的“雏鹰报”。建好一站 ,就是建好学校成立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成立一台 ,就是成立“小蜜蜂”电视台。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 ,感…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观点,提倡以审美方式教学,构建感受美、积累美、抒写美、鉴赏美的审美作文体系,让学生在美育熏陶下既写好作文,又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健体、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始终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通过美育能完善其人格。席勒强调:“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从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道德的状态,审美是达到精神解决和实现完美人生的先决条件。”孔子则认为美育是造就‘仁人君子”的必要途径,他把美育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对其它学科的教学起辅助作用,又能在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通过课内课外的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只有从美育形式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商和情商,激励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与实践深入人心。它不仅对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都有着根本的关系。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1997年,国家教委在文件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和学会审美”;  相似文献   

6.
“五育融合”是重塑教育完整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美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趣,立足美育推进五育融合,是五育由分裂走向完整的教育回归。要想“以美促全”,应形成美育文化浸润、学科建设、智能引领及美育具身实践等机制去推动“五育融合”。“五育融合”的实现需要融美于教,立足美育的发展过程和实践路径,以“感美”“尚美”“立美”“创美”为突破口,分别探寻“五育”教学理念、方式、体系、活动,并在整体协调的美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五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生成。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科美育是大学美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从以美启真、以美辅德、以美育美、以美促“全”等方面,探讨这些独特作用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起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发展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作用。本文阐述的是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作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们热爱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把美变为每个孩子心灵的财富。让孩子学会感受、理解、珍惜美,并且创造美。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可见,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要培养起学生美的情感,就必须从小抓起,使儿童在小学阶段就能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我们在实施学校教育中,注意把美育与学生德智体劳的培养有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美育材料。在教学中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审美教育:指导学生“美读”,体现美育的直觉性;引导学生“遵路”,突出美育的形象性;带领学生“体验”,抓住美育的情感性;启发学生在鉴赏美时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贺顺菊 《小学生》2010,(9):53-53
1音乐教学策略 1.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2.
美,是无处不在的。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如:祖国大地的山川河流、人类高尚的行为与道德情操等,无不闪现着它的踪影。美育,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美育因素,揭示地理学科的美育价值,努力创造教学过程中“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美感”,对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和文明行为的塑造,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地理美育教育往往被教师所忽略。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呢?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将学校的德育工作定位在“优化个性发展,拓展成长空间,学会学习,更学会做人”上。“自主发展”工程是我校德育的工作核心,为学生搭建了教育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钟树龙 《成才之路》2012,(13):94-95
正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我们去培养,美术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能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5.
刁春娜 《现代语文》2006,(10):100-101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很好的基础。而作为创收育人的勤工俭学则为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尤其在我国教育尚欠发达的情况下。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实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是其它教育活动所不可替代的。笔认为勤工俭学对素质教育功能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当和谐发展时,对中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物理既要探求“真”。又要追求“美”。于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正是契合了这一要求。中学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美育素材。物理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并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用物理知识的形式美来感染、熏陶学生;用物理学的内在美来感化、激励学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提高他们的美学素养,更让他们学会在思考中领悟。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学教育中,“五育”成为基本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怎样去求知、健体、审美、劳动以及创造与生存。为了追求“德、智、体、美、劳”整体效应,使素质教育得以全面推进。当前教育关注和探索的一个前沿话题即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包括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以及创造与生存的培养,强化融合育人。新时代“五育”现代理念更应在学科中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各学科以及教学育人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20.
从美育认识发展的历为看,以由美为工具的“借美育人”的美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立美育人”的美育-美的教育,是美育认识发展的升华;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由“以知识为中心”的“真”之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善”之教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美的教育--美育,是教育理论历史发,逻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