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有一个质量为优,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浸没在盛水容器的底部,半球形物体与容器底部密合,如图1.若水的深度为h,则半球形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多少?(已知水的密度为ρ,大气压为p0) 解法1 容器对物体的支持力N'与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只要求出支持力N'即可求出压力N.  相似文献   

2.
如图1所示,一根长为L的均匀细杆可以绕通过其一端的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杆最初处在水平位置.杆上距O为a处放一小物体B(可视为质点),杆与小物体最初均处于静止状态.若杆突然以匀角速度ω绕O轴转动,问当ω取什么值时,小物体与杆可能相遇?  相似文献   

3.
单摆的周期 T=2 π lg,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首先发现的 .其实 ,利用匀速圆周运动与简谐运动的联系 ,很容易求得这一结果 .当一个物体 (质点 )在一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它在直角坐标系的某一坐标轴上的投影是简谐运动 .下面对此予以分析说明 .设有一质量为 m的物体 ,以角速度 ω做半图 1径为 A的匀速圆周运动 ,我们以 O为圆心 ,建立直角坐标系 (如图 1所示 ) ,假设物体从 P点开始运动 ,经过时间 t运动到 Q点 ,设 Q点在 x轴上的投影为 M,则 M偏离圆心 O的位移为 x=Acosωt,这表明 M点在做以 O为中心的机械振动 .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可看作是物体在 x轴方向和 y轴方向上运动的合成 ,物体在 x轴方向上的运动形式表现为投影点 M的运动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对物体运动到 Q点时在 x方向上所受力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点 M的振动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 Fn=m Aω2 ,方向指向圆心 ,则在 Q点物体受到 x轴方向上的力为 F=Fncosωt=- m Aω2 cosωt=mω2 x,负号表示 Fn 与位移 x的方向相反 .mω2 是一个常数 ,表明物体在匀速圆周...  相似文献   

4.
如图1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A、B两物体,A物体从a点起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以角速度ω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同时B物体从圆心O处自由下落.若要A、B两物体在d点相遇,求角速度ω需满足的条件. 析与解:物体B从圆心O自由下落到d的时间t=√2R/g,在这一时间内若物体A沿圆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上先后登载多篇有关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求物体对容器底部压力或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文章。但是仔细看后,不禁大失所望。为了避免给初中物理竞赛辅导造成混乱,实有必要加以说明。为说明之方便现选摘如下两例。 1有一质量为 m、半径为 r、体积为 V的半球形物体,浸没在盛水容器底部,如图 1所示,半球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水深为 H。试求该半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如图 2所示,一个高为 h、底面积为 S、体积为 V的圆台状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圆台上表面距液面深度为 h′,试求圆台体所受浮…  相似文献   

6.
俞丽萍 《物理教师》2010,31(3):10-11
1构建 作用特征:两个物体在相互间力的作用下,绕着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遵循规律:①两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相同、周期T相同. ②两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若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物体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1、r2,则Fn=m1ω^2r1=m2ω^2r2,所以得到m1r1=m2r2.  相似文献   

7.
在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与转盘有关的圆周运动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概括、总结,以供参考.一、物体随盘一起转图1例1如图1所示.把质量为0.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转盘上,A的重心到转盘中心O点的距离为0.2m,若A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g=10m/s~2,求:(1)转盘绕中心O以ω=2rad/s的角速度旋转,A相对转盘静止时,转盘对A摩擦力的大小、方向.(2)为使物体A相  相似文献   

8.
丁海锋 《物理教师》2011,32(7):18-18
1问题的提出 题目.圆O1和O2相切于点P,O1、O2的连线为一竖直线,如图1所示.过点P有两条光滑的轨道AB、CD,两个小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CD下滑,下滑时间分别为t1,t2,则t1,t2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9.
<正>物体受到绳或刚性杆的牵动与约束,从而引起的物体与绳或杆之间运动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相关运动。解答此问题的最佳方法是按效果进行速度分解法。推导:如图1所示,光滑AB杆水平固定,另一细光滑轻杆可绕AB正上方的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二杆均穿过光滑小  相似文献   

10.
<正>已知函数y=Asin(ωx+φ)+K(A>0,ω>0)的图象求解析式时,常采用待定系数法.A为简谐运动的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可表示为A=(y_(max)-y_(min))/2,K为简谐运动物体的平衡位置,可表示为K=(y_(max)+y_(min))/2.由于A与K的值从图象观察获得比较容易,本文不进行介绍,以下介绍"ω"与"φ"的求解方法.一、"ω"的解题突破口——周期在公式中,"ω"与物体简谐运动的频率、  相似文献   

11.
某市1997年物理中考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弹簧秤下挂一长l=20cm的长方体物体,弹簧秤的示数为F_1=27N,在物体下方放一装有水的容器,容器的横截面积S_2(壁厚不计)是物体横截面积S_1的3倍.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_2=23N.求:(1)该物体的密度;(2)物体未放入水中与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g取10N/kg)  相似文献   

12.
原题如图1所示,传动皮带与水平成30°角,皮带的AB部分的长L=3.25m,皮带以恒定的速度v=2m/s运动,方向如图1所示,今在A端轻轻放上小物体P,质量m=1kg,已知:小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素u=53.求:因小物体与皮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分析:当小物体P的速度达到v=2m/s前:小物体P在A端静止地放上去,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先匀加速下滑,其加速度为:a1=mgsin30°+mumgcos30°=gsin30°+ugcos30°=10×0.5+53×10×23=5+3=8m/s2小物体P在皮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va11=28=0.25s.小物体P在皮带上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1=21a1t12=21×8×0.252=0.25m.…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试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已知ω是正实数,f(x) =4sin ωx2 ·cosωx2 在- π3,π4 上递增.则ω的取值范围是(  ) .(A) 0 ,23    (B) 0 ,32(C) 32 , ∞  (D) [1 , ∞)2 .已知曲线y2 =ax与其关于点( 1 ,1 )对称的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如果过这两个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 5°,则a的值为(  ) .(A) 1  (B) 22   (C) 2  (D)±23.一个透明密闭的正方体容器中,恰好盛有该容器一半容积的水,任意转动这个正方体容器,则水面在容器中的形状可以是:①三角形,②菱形,③矩形,④正方形,⑤正六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相似文献   

14.
1.构造三角形 例1 一个表面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在其球心O的正上方一定高度处固定一个小滑轮,一根细绳的一端拴一个小球,置于球面上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1所示.现缓慢地拉动细绳的另一端,使小球沿球面从A点移到B点,在此过程中,小球所受球面的支持力FN及细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相似文献   

15.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判断: 1.不倒翁上轻下重,所以不倒。 2.不倒翁上轻下重,所以不容易倒。 显然不倒翁的不倒与物体的不容易倒是有区别的。在解释物体为什么不容易倒时,学生的答案不统一,大致有三:1)这些物体上轻下重,底下半球形,所以不容易倒。  相似文献   

16.
第1题。解答下列问题(问1~问4)(24分) 问1.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水平的光滑的桌面上,另一端上系一个小物体,让该小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这时,表示其旋转的角速度ω和细线受到的张力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如何?从图1中选取一个正确的。( )  相似文献   

17.
目的: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膨胀的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2.学会比较观察的方法。准备:1.用水浸泡过的黄豆。2.电炒锅、小冰箱(内装冷冻过的瓶装水、鸡蛋和铝罐饮料)。3.黄豆、麦秆、虾片、玉米若干。4.瘪的乒乓球、木耳(或香菇、茶叶)、透明容器若干。  相似文献   

18.
一、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性系统动量守恒是有条件的,其条件为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例1如图1所示,装有细砂的容器恰能静止在斜面上,某物体以一定的速度相对于地面竖直落入容器内.与容器相碰后,容器与物体A.一定做匀加速运动B.一定做变加速运动C.一定做匀速运动D.仍静止错解发生碰撞时,沿斜面方向容器受的合外力始终为零,所以物体和容器组成的系统沿斜面方向的动量守恒.因碰撞前物体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动量,所以碰撞后物体与容器一起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误选C.分析错解忽略了动量守恒的条件.碰撞时,容器受到物体的冲力大于物…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往往对在圆周上运动物体的追逐与碰撞问题感到无从下手,现就以下几道例题作以剖析,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和一般规律.一、利用转过的圆心角之间的关系例1 机械手表中的分针与秒针可视为匀速转动,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多少?解析秒针旋转一周需60 s,故角速度ω_1=(2π)/(60)rad/s分针旋转一周需3600 s,故角速度ω_2=(2π)/(3600)rad/s第二次重合,应该是秒针比分针多转过2π rad∴ω_1t-ω_2t=2π,∴t=(2π)/(ω_1-ω_2)=(2π)/(1/(60)-1/(3600))s=(3600)/(59)s例2 图1所示为宇宙中一个恒星系的示意图,A 为该星系的一颗行星,它绕中央恒星 O 运动,轨道近似为圆,天文学家观测得到 A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_A,周期为 T_A,但长期的观察发现,A 行星实际运动的轨道与圆轨道总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 t_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天文学家以为形成这  相似文献   

20.
1 重力、万有引力、向心力的联系与区别1.1 地球表面上物体的三力关系图 1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其质量为M,半径为 R,地球表面上的物体质量为 m,所处纬度为θ,如图 1所示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 F引 =G(Mm/R2 ) ,方向如图 1所示 .由于 m物体随地球一起以 ω 角度自转 ,地球必须提供一个使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F向 =mω2 r(r=Rcosθ) ,方向指向 O′,F向 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提供 ,所以 F向 是 F引 的一个分力 .根据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可知 F引 除分解成 F向 以外 ,另一个分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力 G,三力关系如图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