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立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立场与教育知识属性的关系密不可分。纵观人类历史,教育立场经历了古代的政治教育立场、现代的经济教育立场。从政治立场出发看待教育问题,致使当时教育知识属性具有一切为政治服务的政治理性主义倾向;从经济立场出发看待教育问题,致使现代教育知识属性具有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盲目崇拜科学,工具理性主义至上,人类生存危机。人类要想改变这种危机的教育状况,就应立足于“人类”的立场。教育知识属性应是整合的理性主义,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生态和谐性、动态开放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认识论立场看待数学课程知识,认为数学知识就是数学概念、公理、原理、公式、命题的总和,导致数学知识教育的机械化和工具化。从教育立场看数学课程知识,数学知识价值不仅包含科学价值更包含人文价值。其结构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等三个方面组成。这就在教学目标、过程、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对现今数学课程教学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坤庆  方红 《教育研究》2012,(8):108-112
教师知识构成了教师境界的根基,它为教师的境界追求提供可靠的保障与前提。在现实中,教师是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个体,身份不同则知识立场不同,立场的复杂性导致了境界的复杂性。面对复杂多元的身份属性,教师理应秉持合理的知识立场和开放性的思维,发挥知识的功用及其价值,直面教师知识立场的多元性、多样性之复杂现实,在多重身份的重叠和冲突中求得知识学习和知识传授的平衡,睿智地破译教师知识的"逻各斯",通过知识提升教师境界,以此达到较高的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危机,更暴露了现有教育系统的学习危机.当前学校教育和课程体系的弹性与应对力不足、生活价值与育人意义剥离以及潜藏在数字鸿沟背后的学生自主性的缺失等问题,提示着我们要重新思考变局中的课程定位以及课程回应变局的举措.论文动态地审视了时代变局中课程与学习的新定位,包括回归课程建构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研究过程中的"善",是教育学的根本立场。发于人文、基于科学,是教育学发端以来在近现代发展的基本特征。人们在追求教育知识、并自觉接受科学方法检验的同时,仍不忘探寻教育学的良心,在科学与人文的大道上执着前行,不但是延续教育学生命的希望,也是讨论教育学立场的本真含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研究过程中的"善",是教育学的根本立场。发于人文、基于科学,是教育学发端以来在近现代发展的基本特征。人们在追求教育知识、并自觉接受科学方法检验的同时,仍不忘探寻教育学的良心,在科学与人文的大道上执着前行,不但是延续教育学生命的希望,也是讨论教育学立场的本真含义。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育立场,就是教师在面对教育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教育的视域出发,以相应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教育问题。教育的原点、过程和结果决定了教师教育立场的内在结构,包括教育的人性假设、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三要素。由此,教师基本的教育立场体现为生命立场、过程立场和意义立场。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立场,需要教师优化教育思维,坚定教育责任,修炼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育立场,就是教师在面对教育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教育的视阈出发,以相应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教育问题。教育的原点、过程和结果决定了教师教育立场的内在结构包括教育的人性假设、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三要素。由此,教师基本的教育立场体现为生命立场、过程立场和意义立场。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立场,需要教师优化教育思维,坚定教育责任,修炼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9.
杨钦芬 《教育导刊》2014,(10):14-17
教师的教育立场,就是教师在面对教育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教育的视域出发,以相应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教育问题。教育的原点、过程和结果决定了教师教育立场的内在结构包括教育的人性假设、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三要素。由此,教师基本的教育立场体现为生命立场、过程立场和意义立场。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立场,需要教师优化教育思维,坚定教育责任,修炼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0.
话语立场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议题,而将副词性关联词语(以下简称“副关”)作为立场标记语,探究其立场构建和立场表达功能则较为少见。本文从口语语篇出发,对比汉英副关作为立场标记的立场构建和立场表达功能,研究发现:(1)在认知和方式立场标记语上,汉语副关少于英语副关;(2)在态度立场标记语上,汉语副关多于英语副关;(3)在分布位置上,汉语副关多出现在句首和动词前;(4)英语副关多出现在动词后和句末位置。(5)汉英副关的频次及位置不同也反映出立场构建手段和立场表达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教师知识与教师价值观念、认知背景密切相关,因而教师知识能够反映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高度,表现出知识境界的高低。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师知识境界不高,陷入学科化、客观化、权力化的狭隘之境。教师既要立足于学科教师的立场传授学科知识,又要立足于社会代言人的立场传授国家法定"知识",还要顾及家长诉求及学生身心成长需要。因此,面对知识的复杂性,教师应秉持合理的知识立场,在繁琐利益中恰当取舍,警惕知识的"板结化",注重实践行为的转变,发挥知识的功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技术进步引发了人类知识图景的遽变。数字化、智能化的知识生成、知识表征、知识形态弱化了知识的确证性,人类从追求知识之普遍性、真理性转而追求其经验性、实践性。知识变迁深刻影响着传统知识教学,知识本位的价值立场、以科学为中心的知识内容、学科分化的知识组织等使教学知识不断累加,知识的智育价值、功利价值被强化,知识过密化、浅表化加剧,知识与生命相疏远。人工智能时代,基于知识变迁中教学改革面临的知识困境,教学知识变革是教学变革的前提。这需要通过教学知识的生命立场重建和人文价值重估,走出“教学便是教知识”的观念桎梏;以“减法思维”精选教学知识、以“主题融通”重组教学知识,倡导“人机协同”的知识学习,走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困境。未来,教育必须按照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并坚持知识为生命服务的原则,才能培养出不被技术“物化”和被算法决定的、有高度主体性的人;人工智能技术只有作为沟通教学知识与生命本体的桥梁并引导学生走向“技进于道”的超越,“人工智能+教育”才能回归育人原点,使学生在技术协同的教学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这一立场是以学科理论来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象和问题,以期构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它把农民工子女看作是问题儿童,是一种解释性的研究框架,是对农民工子女整体人格的分割,它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的是背景知识,是解释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存在着缺陷。因此需要转变立场,就是从学科立场转向实践立场,即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中树立关注、关心和关爱的立场,建立农民工子女身心发展的关心关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哲学人性论的本体论立场消解人性的具体复杂性,客体化立场否认人性的主体选择性,预成立场遮蔽人性发展过程,均质立场抑制人性的升华,对解决教育场域中的人性问题具有局限性.教育工作者应确立人性的教育学立场,即生命立场,复杂取向;主体立场,实践取向;生成立场,过程取向;价值立场,超越取向.从教育学立场看,人性是以先天的遗传和发育为基础,个体在生命成长历程中逐步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内在特性.它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的人生实践与自我选择,可能丰盈也可能枯槁,可能上升也可能堕落.教育对人性发展之可为与应为在于:尊重人性,顺势导引;化育人性,启发自觉;提升人性,引领超越.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近年来国内关于立场及立场表达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国内立场研究内容广泛,涉及立场理论引介、立场系统研究、表达手段个案研究、不同语域对比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及汉语二语教学研究等六大部分;同时也存在系统研究不足、研究内容不平衡等问题。综述立场及立场表达研究,可以为语言本体研究、汉语二语教学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虚拟存在已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它不仅表明传统课程向虚拟课程的演化趋势,而且更反映了网络课程承载的知识形态发生的根本变化。"知识转型"的内在制度似乎足以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相似之处。然而,中美两国政府不同性质的管理机构,对"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设计以及影响其供给能力的因素方面必然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性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价值立场和运行机制方面:在价值立场上,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霸权"为价值导向,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坚持"知识开放共享"理念下的"本土开发";在运行机制上,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遵循"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则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实施研究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研究立场,以及实地研究中理论的生成过程,目的在于提高研究对自身研究行为的自觉,避免在研究活动中人为制造的不平等和新的话语霸权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三里湾>的思想立场、人物塑造和小说结构进行了逐一分析,从而反映了赵树理思想中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以及面对这种冲突时的复杂心境和试图借作品予以调和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有其鲜明的立场。从邓小平领导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处理涉及国家的主权、独立尊严和发展道路问题,以及领导制定对外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这三个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立场所包涵的丰富内容,即人民群众的立场,中华民族的立场和第三世界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