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哲学注重主体性,语言哲学重视主体间性,两种思维影响着社会学研究.弗洛伊德、哈贝马斯、米德,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社会化中的作用.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不断摩擦和融合的过程,批判和反思要求个体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和社会化机构进行交往,以期双方互相了解,从而完善社会化.因此,社会化是建立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批判和反思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贯穿于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始终并具有基础性地位,如同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一样,社会科学或隐或显都必然预设主体性立场。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却在主体性问题上长期处于失语状态。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国际关系理论中晦暗不明的主体性概念和相关问题进行澄清,指出主体性理论的转型对国际关系理论转型的潜在影响,并尝试规划出国际关系理论中主体性研究的基本议题和原则。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认识与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三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管理是主体性教育管理。主体性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对客体性、工具性和物本性教育管理的超越。然而,由于主体性中主客二元思维的缺陷,导致了主体性教育管理内在的困境。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在主体间性中,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内在困境被超越,生成一种新形态的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内在结构与机制,"主—主"关系替代了"主—客"二分,充盈着一种共生共在、合作互动、生态和谐、精神关怀与公共理性的性质和精神,实现了教育管理的内在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主体性阶段、主体间性阶段与公共性阶段.这种发展不是理论逻辑自身的单纯演进,而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反映.对这一历程作历史性解读与判断,揭示其中的问题生成与转换、理论演变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把握当代教育研究的生动的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德育是当今德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对受教育者实施主体性德育,有利于德育的有效开展。本文分别从主体性德育提出的原因、主体性德育的内涵、特征和实施来进行论述,以期对当前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当代对"主体性"内涵的理论认识,表现为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他者性三重属性螺旋递进一体融合的整体图景.基于主体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整体观照教师发展形态的认识论分期,可以抽绎出关于教师主体发展形态研究及相应认识的历史线索,并揭示出不同形态下教师主体发展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师生交往等方面的典型特征,以及其在教师发展形态上螺旋叠加、递进生成的超越意义.  相似文献   

8.
方正泉 《江苏高教》2014,(2):145-146
主体性教育理论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依据实践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性;其次,作为保障倡导者和扶持者角色的教师要确立教师主体性;第三,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式主体性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协同交互,以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德育的现实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片面强调规范性功能而忽视主体性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性德育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规范性德育向主体性德育的转变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主体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作为主体为了生存而在不断与外界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患的交换过程中逐步确立的.主体间性是主体在生存论和交往实践论层面上的自我反思与批判.马克思通过交往实践,对社会历史结构和人的生存和自由发展的实现机制进行分析,找到了一条通向人类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的道路.人类对自身的不断探求与追问凸显出入作为主体不断对自身的提升与超越,不断地去追寻一种终极性的人性关怀,不断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的对话理性和交往理性,为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多元主体矛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可能.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由地、全面地发展的人,应当实现用平等对话取代单向征服、用自由发展取代物的生产、用多重主体取代单一主体等几个转向.  相似文献   

14.
15.
主体性发展     
《学前教育研究》2003,(5):61-62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主体性为哲学基础的传统“主我式”高职德育范式陷入困境,遭遇尴尬。只有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实现高职德育目标从物化到人本的转换,德育内容从唯理性、泛政治化到生活化的转换,德育过程从外施性、专修性到内化性、整体性的转换,德育评价从重“鉴定”到重“发展”的转换,才能重构“他我式”高职德育范式,开创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18.
有效的教育管理在于促进被管理者个人或群体的自组织性,而这种个人或群体的自组织性表现为主动感受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要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状态或者优化内部规则,主动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即在负熵环境中主动地吸收负熵,促进开放系统的有序化),因而这种自组织性也就是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中要彰显被管理者的主体性,管理者必须和被管理者展开主体间性的交往对话,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的教育伦理价值和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的哲学一方面可以视为近代哲学思维的极致,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某种转折,主体间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正是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的探究,才使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主流话语中真正蔚为大观。胡塞尔不仅从现象学角度改造主体性概念,而且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对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构造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探讨译者与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交往时所体现出的主体性,指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与其他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译作是翻译活动各个主体在此基础上理解、对话、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