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预期偏高,其搜寻行为受到自身能力、专业背景、性别、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辅导、经济形势、就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就业能力、主动搜集信息、加强就业辅导、进行创业教育、发挥政府职能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研究了我国城镇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搜寻时间(文中称待业时间)。通过测算两类毕业生在不同时点的待业率、平均待业时间,以及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教育类型对毕业生待业时间的影响程度,结果是职业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在待业时间上差异显著,职业教育是缩短青年待业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同时回应了发展中国家是否应发展学校形态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国际争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作为求职者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直接决定了其就业的成功与否.本文基于对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数据,来分析中北大学生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点,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周秀娇 《文教资料》2012,(1):200-202
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直接面临市场选择,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作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和行为展开调查,对毕业生求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影响确定工作单位的因素、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条件、各类证书对求职的重要程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区域、薪酬期望、就业观等方面调查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了心理特征和工作搜寻行为对就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搜寻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及其对未来工作的思考行为,对工作搜寻结果的感知控制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但是两者都不能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在三个工作搜寻行为中,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可以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但是两者对其产生的皆是负面影响.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来自于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大学生工作搜寻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业效率与2005年相比有所降低;求职费用和求职次数对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用结合程度高的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影响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众多因素中,我们发现学校、户口、生源地、专业、劳动合同时限以及除英语口语外的其他能力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影响不明显。调查证实了性别、社会关系、女生相貌和社会实践等对初次就业时间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学生健康状况和党员身份对实现快速就业有显著影响。对此,我们对学生、学校和政府部门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湘潭大学的调查数据,依据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求职意向、求职渠道、求职时间频率、求职密度和求职成本,分析大学生求职行为中的各种影响因子.通过研究发现,学校、专业的不同会影响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行为,对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其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所引起的法律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如何维护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法制观念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求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2009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定序因变量回归方法,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多利用学校、网络、亲朋好友获取就业信息、找学用结合紧密的工作,增加求职次数,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找到收入较多、满意度较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工作搜寻的过程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过程.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与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增强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定向的自我认知,在综合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信息基础上,有效地建立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与匹配模型,实现毕业生与聘用岗位的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recent topic of heated discussion in China. Give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alent development goals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 individual job search approaches,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job search approaches and actual employment outcomes of graduates of undergraduate and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ence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job search approaches with their job search outcomes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employment.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s, this study finds a significant gap in job search approach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graduates an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s employment approaches and outcomes. The job search approaches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also influence their employment outcom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is not necessarily worse than that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相似文献   

14.
了解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对预测他们的发展走向、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对415名处于不同工作寻访阶段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社会维度的价值要素较为冷漠;同时也更重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实现,显示出急功近利的特征;(2)男性在社会促进和社交活动这两项职业价值观上得分高于女性,但女性在身心安全、社会贡献、薪酬待遇、稳定舒适、社会关系职业价值观上得分高于男性,性别差异显著;文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比工科、理科和艺术类毕业生更认同人情世故的价值观,且差异显著;(3)处于求职波动期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有一定的盲目性;(4)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影响着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温州市3所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工作信息不对称、搜寻能力不胜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等问题。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北京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05年-2010年博士毕业生历史数据的梳理,以及对2010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比较了男、女博士毕业生的年终落实率和求职过程与结果。研究发现,女博士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所需时间长于男博士。但在落实率、获得的工作机会总数、实习期间和实习期后起薪,以及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讨论了女博士在求职过程和结果上的特殊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Chinese college graduates have faced increasing labor market competition since the expans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Given rigid market demand, graduates with realistic earnings expectations may experience a more efficient job search. Using the 2008 MYCOS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Survey, this study finds that a 1 000 yuan reduction in a graduate’s reservation wag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a job by 66% an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eing employed six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by 92%. In addi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reservation wage and the market wage has a positive impact. By slightly adjusting earnings expectations, college graduat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job search efficiency. Market wages should be seen as reference points when adjusting income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Based on a national survey of 30 universities in eight Chinese provinces in 2011, this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despite government policies encouraging college graduates to work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few students actually do so, due to concerns about their career prospects. Human capital, family, and school background and job search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assroots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students willing to work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end to be in a weaker position. This research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occupational status, alignment of job and studies, starting salary,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such graduates are relatively low.  相似文献   

19.
The current job market is a tough one for new and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Heather N. Maietta describes Nichols College's new, web‐based program designed to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 in community, as it provides peer‐focused support for the job search.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高校的毕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国家统包统分变为了毕业生的自主择业。面对新的形势,俄罗斯的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自身对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都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并初步建立了一个立体交叉的就业促进系统,了解其中主要机构的运作流程及功能对于思考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