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整合区域旅游发展要素促进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正处在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要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依靠产业聚集发展、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具体战略,促进区域旅游政策、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一体化,最终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完全无障碍的旅游区。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江地区近20年来的开发开放,使得皖江城市带逐步形成并初具规模.对皖江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的研究成为热点,有关皖江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皖江城市带的空间范围、格局、廊道及其整合等方面对皖江城市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皖江城市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安徽崛起的关键所在,大力提升皖江城市带的层次和经济实力是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具体情况,对钻石模型进行修正。随后从资源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集群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作用、机遇、区域文化与外来投资八个方面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提出一些对集群发展有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中部重点建设的四大城市群之一,具有国家政策、地理区位及资源、产业、人才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内动力不足,外引力渐强,有使城市带断裂成东西两段的趋势.皖江城市带各主要城市应相互开放、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整体提高,以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和空间组织:以马芜铜城市圈为核心,加强主圈建设,以安庆为中心建成副圈,分别以合肥和黄山为中心建成南北两个辅圈,形成"一主一副两辅"的皖江城市带"鹰型"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市场准入制度从法律角度说,是“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简称,它是指有关国家或政府用来调控、规制欲进入市场的主体或客体的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由于受政府职能改革不到位、法律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皖江城市带市场主体准入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探析皖江城市带现行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和参照WTO的通行规则,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皖江城市带市场主体准入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因其盈利性好、行业互动性强等优点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并迅速成为世界各国各地促进经济、发展旅游的一个新亮点.黑龙江省会展旅游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全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利用好优势和机遇,克服劣势,减轻威胁,才能促进黑龙江省会展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对黑龙江省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SWOT分析,并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为制定黑龙江省会展旅游业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城市化空间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描述生产规模与技术有效的BCC模型,选取一个时段安徽省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相对效率值进行对比,说明城市人口增长与面积的扩大同时,城市化空间效率的变化特征。通过对城市化空间效率研究,从空间视角来衡量城市化水平与质量,有利于防止城市化低效率的推进,有利于促进要素空间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皖江城市带农村乡镇体育人口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对皖江城市带农村乡镇体育参与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皖江城市带主动体育人口占7.4%,经常体育人口占12.8%,偶然体育人口占14.6%,非体育人口占65.2%;不同类型体育人口在性别结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健身认识、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动体育人口和经常体育人口已经把体育活动作为善度余暇时问的一种方式;家庭收入对体育人口类型的形成影响较大.分析影响不同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时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皖江城市带9个小城镇全民健身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小城镇体育服务人力资源的现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小城镇体育管理者对全民健身认知不深,工作态度不积极,在使用本区域潜在的体育人力资源上不具有计划性和规范性,小城镇体育服务人力资源体系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产业关联性及风险性特征,需要配备一套架构完整、设计合理、内容科学的财税激励机制。该文立足皖江城市带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及要素现状,在厘定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基础上,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自主选择、实施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及鼓励风险投资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借助财税手段支持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上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得到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契机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科学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强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有效合作;要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充分利用"长三角"平台,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为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的四大城市群之一,区位优势明显,而地位劣势突出,最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具有带动力强的极核的作用。芜湖与安庆历史上均为皖江地区乃至安徽省的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城市,但目前还不足以带动皖江城市带的发展。皖江城市带东西两段经济水平差异较大,东段发展水平较高,西段经济基础差,边缘化倾向显现。只有重点推进"芜马同城"战略,提升安庆市在皖江城市带西段的极核功能,强化城市带核心,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重新构建芜湖-安庆双核关系,才能有效地推动皖江城市带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是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皖江城市带区域高校发展的机遇,随着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给该地区高校的学生就业扩展了更为广阔的渠道。相关院校既要抢抓机遇,又要积极应对,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导向思路上创新思维,争取实效,取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池州学院皖江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中心以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为学科支撑,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与综合研究。研究中心直接面对皖江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支撑学科与专业发展,培育学术研究团队,服务皖江城市带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皖江文化引领皖江旅游带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皖江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揭开了皖江旅游带开发的序幕.文章探析了皖江旅游带至今尚未崛起的主要原因,提出以皖江文化引领皖江旅游带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倡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皖江文化旅游引导战略、黄金水道旅游线优先发展战略、沿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马芜铜工商旅游重点发展战略,以加快皖江旅游带的崛起.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在汶上宝相寺发现舍利子以来,汶上县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汶上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紧紧围绕"佛"文化这个中心,合理开发旅游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对策,旨在给汶上旅游业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具有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劣势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深度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节庆旅游作为一种崭新的旅游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郑州节庆旅游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若干优化策略,以期对郑州节庆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关中—天水经济区背景下天水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和重要的发展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在经济区旅游产业开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人文价值、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天水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不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业人才短缺、旅游线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酒泉的区域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决定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和未来。良好的气候条件、相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酒泉丝路文化的旅游开发,欠佳的旅游软环境和分散的景点布局制约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远离客源市场和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向酒泉丝路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