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全国基线调查数据,以多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probit模型分析了代际经济交换中子女之间的公平性对老年人获取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代际经济交换中子女之间的公平性与老年人获取经济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子女之间越公平,老年人获取代际经济支持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相比父代能否公平地给予每个子女经济支持,子女在向父代提供代际经济支持时的公平性,将对老年人获取代际经济支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数据,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代际向上经济流动,发现:在农村地区,子女对于老年人的赡养是受到子女和父母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老年人是否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以及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多少,受到他们自身健康状况和年龄的影响,而子女是否支持老年人则更多的取决于子女家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21,(6):100-109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子女数量与代际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生孩子能提高代际流动性,该作用对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的家庭更为明显;此外,家庭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等级不同该作用也存在差异,在中低和中等社会经济地位等级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增加对促进代际流动的作用显著,而在低、中高以及高社会经济地位等级家庭中不再显著。利用代际流动矩阵和指标法进一步分析流动方向和流动质量发现,家庭子女数量越多流动质量越高,子代更易实现向上流动。最后,使用路径分析法探究子女数量对子代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路径,发现子代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网络是正向中介变量,子代的受教育年限和户籍状况是负向中介变量。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三孩生育政策,并为探索代际流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烟台市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数据,分析代际关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支持,也会显著地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老年人如果能够向子女提供家务、生活上的帮助,那么他们更有可能对生活满意。老年人的代际关系符合利他主义理论,即老年人作为照料的提供者比作为接受者更有可能令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收入代际继承性和流动性指数、收入代际弹性系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流动的特点,运用通径分析技术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功能,分析教育的这一功能随中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所呈现出的变化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原因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多数子女依然滞留在与父亲相同的收入组群;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有助于促进弱势群体的子女实现经济社会地位的跃升,具有较强的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改善整个社会收入公平状况的功能也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6.
李荣彬 《教育研究》2020,41(3):116-127
教育流动如何影响子女健康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尚缺乏严谨的经验证据。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教育代际流动对子代健康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育的"代际固化"现象日益加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父辈,其子女实现教育向上流动的几率更大;相比之下,受教育水平低的父辈,其子女往往没有足够的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现代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较小。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子代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向上流动的距离越大,子代的健康状况越好,但这种影响效应会随着父辈与子代之间教育流动距离的缩小而不断减弱;收入水平、健康行为、幸福感和医疗保险参与是教育代际流动影响子代健康的重要路径。这些发现对制定教育规划,改善教育水平和转变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亟待妥善解决的社会难题。通过对广州市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流动老年人是随子女迁移而流动,主要以照看孙辈、帮子女料理家务来安排日常活动:部分流动老年人陷入流动困境并担忧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为解决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提出加强社会化育婴、托幼服务,将流动老年人纳入属地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从社会层面、老年人个人层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间的非经济支持可知: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影响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间非经济支持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因素、人口流动因素、老年人的年龄结构因素以及老年人本身的身体状况因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诸多影响老年人家庭代际间非经济支持的因素中,老年人的年龄结构因素和本身的身体状况因素是关键因素,这两个因素直接决定着家庭代际间的非经济支持的需要与否以及需要程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计算中国及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构建父母—子女教育转换矩阵,分析中国及不同省份教育代际流动的性别差异,并运用多变量回归分析家庭资本各维度对全国及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子女受教育水平有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指数高于男性,表明儿子的教育代际继承性更强,女儿受原生家庭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相对要小,在教育水平提升方面总体上也比儿子的表现更好;(2)父母受教育水平在不同分位发挥的作用不同,在低分位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子代的影响更强,在高分位父亲的影响更强;(3)全国整体教育代际流动水平较高,且处于高流动水平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说明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在逐步缩小;(4)家庭资本各维度中对教育代际流动影响强度最大的是经济资本,其次是政治资本,再次为文化资本、家庭综合地位,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小;(5)教育代际流动水平越高的地区,显著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指数的家庭资本因素越少,显著影响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指数的家庭资本因素多于男性。基于此,可以通过适当的公共政策影响及改变子女成长的家庭资本,保证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剖析养老保险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论表明,代际支持的婚姻状态、子女数量及照料可及性三个维度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子女数量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婚姻状态和照料可及性对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且城乡无差异。此外,养老保险在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了应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提升缴费档次和补贴标准,还应加快长期护理险的推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是代际职业流动的早期特征,表现出青少年子代相对于父代职业的流动倾向。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对初中生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随迁子女相对缺乏学校、朋辈以及家长的支持;随迁子女的代际流动性更强,相对而言更期望从事高于父代阶层的职业,比城市本地学生更“上进”;学校、朋辈和家长支持维度的多项因素影响着初中生职业期望的代际流动性。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对培育农民工随迁子女之职业期望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促进社会融入,培养新型市民;开展职业启蒙,塑造职业期望;加强三方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弱化了以子女同住为特点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农村空巢老人难以达成对传统老年生活“儿孙满堂,四世同堂”的美好期待,加剧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出现。然而,目前学界就代际支持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而农村空巢老人群体还面临着社会资源不足和代际支持不足的双重困境,更需要被关注。对此,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对子女代际支持影响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行实证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后者影响作用更大。然而,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与生活照料支持显著负相关,在控制健康状况后仍旧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动对我国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带来全面挑战。本文基于对6个城市的实地调查,从家长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中呈现显著的“分化效应”和“代际效应”,家长个人特征、社会经济背景、流动类型、家长对教育政策的感知等因素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尊重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意愿,保障弱势群体教育需求,加强县镇教育吸引力,降低城市教育“准入门槛”,构建适应农民工流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我国教育变革的应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相对代际教育、职业和收入流动性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趋势是高位发展后的自然下滑还是社会流动危机的开端,引发政策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代际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可归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而教育处于中心地位,通过多条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起到关键的纽带作用。特定的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与补偿个体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劣势对教育选择偏好和投资的消极影响,进而影响代际职业和收入流动。经合组织国家促进代际社会流动的公共政策包括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高质量早教普及,晚分流、多样化的学校干预,教育支出等教育政策以及调节贫富差距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韩两国老人选择居住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对中国城市烟台的老人和1997年对韩国大中小城市老人调查的数据,对中韩两国城市老人选择居住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韩国,老人与已婚子女同住的比宰很高,而在烟台,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率却很低;中韩两国老人与子女分住的主要理由基本相同,而同住的理由则根本不同.韩国老人选择"同住是理所当然或家庭的风俗习惯"的比例最高,而烟台老人选择"同住是为了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子女"的比例最高.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韩国城市的大多数老人仍以传统的方式来选择居住安排,另外很多韩国老人之所以与已婚子女同住是因为经济上不能自立,而烟台城市的大多数老人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居住安排,许多老人之所以选择分住是因为大多数老人经济上能够自立、观念上不支持传统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78名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弹性状况以及个体、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影响因素的考查,结果表明,性别、婚姻状况、居住类型、健康状况、与子女关系、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自尊、社会支持均会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弹性,其中,六个因素共同预测心理弹性的65.8%,预测重要性依次为:主观支持>自尊>健康状况>支持利用度>经济收入>与子女关系,自尊在主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5.22%和25.88%。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了高校扩招政策的代际流动效应。结果发现:第一,高校扩招促进了代际绝对流动但未促进代际相对流动;第二,高校扩招通过增加大学入学机会提高代际向上流动机会,扩招后上大学概率增加了13.4%;第三,高校扩招对代际向上流动影响存在区域及家庭背景异质性,对底层家庭及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代际向上流动促进效应较为有限。因此,政府应给予落后地区及贫困家庭教育优惠政策,加大教育经费支持力度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教育资源与机会是开放社会和流动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然而与此同时,各社会阶层间的差距也在日渐扩大.这使得中国的政府部门、学术研究者、普通民众都更为关心社会公平性和代际流动水平.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因此教育的代际流动水平将对收入等方面的代际流动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关系到社会公平性.那么,中国的教育代际流动水平如何?父母和子女的教育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效应?对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978至1982年的延长中小学年限的学制改革,使得适龄人口的平均教育年限增加了;但改革有个意料之外的影响——适龄人口上过初中的比例有所下降,其中女性下降的比男性多,因而女性平均教育年限增加的比男性少.进一步,针对教育可能与遗传能力等遗漏变量相关的内生性问题,以此学制改革作为父母教育年限的工具变量的2SLS估计结果表明: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时,父母的教育年限分别每增加1年,子女的教育年限分别相应地增加0.36年、0.59年,可见母亲的教育年限的影响较大.上述结果表明,基础教育会显著地影响底层人群,政府应该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代际流动水平乃至社会公平性,例如制定并贯彻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公共教育投入、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等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代际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职业代际效应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较为严重,父母职业对子女职业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通过引入代际行业的总流动率、结构流动率、交换流动率、代际行业的流入性指数、继承性指数等指标,对行业代际流动进行行业自身结构变化和社会系统开放性的原因分解,对比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差异,探讨教育对劳动者跨越行业代际效应的作用。经过验证得出:中国存在行业代际效应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行业的代际效应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逐渐减弱;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跨越行业代际效应,进入高收益行业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以孤独感为老年人精神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调查分析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状况不佳,多数有孤独感。子女日常表现、老年人娱乐活动频率、老年人社区活动场所状况与老年人孤独有关,老人居住方式、娱乐活动方式、邻里交往与老年人孤独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