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祥健 《软科学》2001,15(3):42-46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展开,非自愿移民的数量与规模与日俱增,但移民安置工作与绩效却很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开始尝试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实践世行移民政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拟在简要回顾我国移民安置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移民安置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和反思,并以此为基点,借鉴世行移民工作之经验,对进一步作好我国的移民安置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近年来颇存争议.本文以专业分工理论为基础,围绕人力资本积累,讨论了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移出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显示,不管是传统文献所强调的短期的"人才流失",还是新近研究所提出的长期的"人才收益",其经济影响都要视八力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定.只有当移民有利于专才型人力资本的存量增加,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程度提高时,才会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人均收入向发达国家收敛.  相似文献   

3.
作物抗旱性、水分利用与籽粒产量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分析认为,作物抗旱性只是人们对植物适应各种干旱环境的通俗概括,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术语或概念。半干旱地区,水的时空有效性与作物生长时期的不协调是作物不能实现其全部产量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作物个体的干旱适应能力将导致作物群体产量的降低。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首先就要求作物品种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期,特别是敏感时期,能够避开干旱周期,以减少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的胁迫作用;其次是剔除个体数量性状的冗余、提高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此两项措施,可望获得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的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4.
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 《资源科学》2011,33(6):1178-1185
本文以四川、湖南和湖北三省四个水库移民安置区共318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意愿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安置区距离省会城市的距离、家庭人口、劳动力人数等13个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居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农民教育年限的增加,其土地转出有增强倾向。因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外出打工就业的几率就越高,有较为稳定的非农收入,土地已不再是生活的主要保障,他们更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而获取一定的补偿;②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土地转出有反向作用,劳动力人数越多,越不愿意转出土地。而家庭总人数和农业人口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家庭的土地需求,对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并不显著;③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比重越大,说明对农业依赖程度越高,越不愿意转出土地;④家庭总人数和农业人口数并不能准确反映农户对土地的真实需求,因而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了实现移民安置区土地的主动流转,建议采取5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1979年4月,从太平洋彼岸传来了当年中国先民可能横渡至美洲的信息。美国圣地亚哥大学考古学家詹姆斯?莫里亚蒂博士,给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寄来一封信。  相似文献   

6.
张芳 《科教文汇》2008,(36):285-285
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文章分析了日本老龄化社会形成的原因。现状及老龄化对社会形成的冲击。列举了日本对老龄化社会的一些政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0—2015年河南省及周边39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选取与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机理相关的气候指标,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水热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结合统计数据,运用面板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发现:①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期最低气温和生育期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两者升温速率呈现从河南省中部向周边递减的特征。夏玉米生育期总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其减少速度在豫中地区最快,在豫西南地区最慢。②从敏感效应来看,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对生育期平均气温和生育期总日照时数的敏感效应最强,对生育期总降水量的敏感效应均最弱。从敏感区看,冬小麦产量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豫北、豫西和豫南地区,夏玉米则集中在豫西和豫东地区。③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突变后有利于除豫北以外共83.3%区域内产量的增加,返青期最低气温突变后有利于豫北和豫东共44.4%区域内产量的增加。夏玉米生育期总日照时数突变后对豫中和豫西共44.4%区域的产量增加有利。  相似文献   

8.
杜丽红  任振宇 《软科学》2011,25(11):99-101
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永久性安置点是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唯一的跨市州异地安置点。在对移民迁入地、移民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状况等问题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邱林权  张宇 《内江科技》2014,35(9):127-127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转基因技术拓展玉米传统遗传育种模式,取得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已成为当今一大趋势。所谓转基因技术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采用基因枪或根癌农杆菌质粒介导等方法进行遗传转化、基因克隆,将目标基因转入到受体中,从而获得具有高产、优质的玉米产品,玉米转基因[1]育种是这项技术应用于玉米育种的重要成果之一。然而,自转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峡库区491个移民户的调研数据,在研究人力资本对移民创业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探索了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作用以及社区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知识水平、经验水平、能力水平、社会网络与移民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在人力资本与移民创业绩效关系中发生中介效应作用;社区环境在人力资本与移民创业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清以来平潭县岛上居民处于东亚多股军事力量的漩涡之中,经历了频繁的迁徙。进入和平时期后,又陷入持续不断的大饥荒之中。经常性饥荒的发生,与海岛社会生态链的简单、单一有关,这种简单、单一的生态链使得海岛社会极度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即有灭顶之灾。海岛居民并非没有去尝试改变单一生态结构的努力,花生的大量种植,金融体系的建立等等,是平潭岛民主要的措施,但都没有改变单一生态的基本结构。平潭是海洋生态脆弱区的典型案例,代表了沿海岛屿地区的一般情形,如玉环、洞头也是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12.
清代前期南海北部带鱼渔场集中在琼州海峡、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东的惠州府、潮州府沿海,粤西带鱼尚不是主要捕捞鱼类。清中叶以后,北部湾带鱼渔场退至海南岛西北部的昌化至临高一带;粤西的阳江、吴川等县带鱼逐渐成为捕捞鱼类,清末在台山的上下川岛一带形成渔场;粤东的带鱼渔场清代变化不大。粤西和北部湾的带鱼种群之间,资源量的此消彼长以及互相渗透,体现了南海带鱼种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以县为单位的灾害统计方法和旱灾等级划分标准,对清代(1644—1911)268年山西旱灾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量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清代山西旱灾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清代山西平均1—2年即发生一次旱灾,清代前期和后期为旱灾高发期,中期旱灾发生频次较低;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从地域分布上看,清代山西受灾范围广,受灾县数占山西总县数的98%,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和晋北部分地区。面对严重的旱情,清代山西官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采用各种技术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兴建水利工程、采用防旱耕作技术以及引进和种植抗旱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旱灾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胡庆华 《科教文汇》2014,(25):129-131
清朝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从清初承袭注重儒家经典忽视自然科学的封建教育到中西并存的洋务教育,再到清末新政废科举、摒弃旧式封建教育,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作为正式学科确定下来,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甘薯乙醇的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薯在我国分布广、产量高,作为燃料乙醇的非粮源料来源已受国内较多研究者重视,但甘薯在中国的乙醇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气候、土壤、地形和土壤等数据,运用ARC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中国甘薯的空间分布及乙醇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甘薯在中国可分布区极广,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40°以南的东南部地区,其中,未利用地可分布的总面积为593.7×104hm2。适宜用于发展燃料乙醇原料来源的未利用地面积为29.7×104hm2,按照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计算,其乙醇生产潜力为(83.3~166.6)×104t/a,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北省,其次是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如未来提高生产、管理及储藏技术水平,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甘薯乙醇生产潜力可达391.6×104t/a,可满足我国目前E10乙醇汽油50%以上的乙醇需求。因此,甘薯是我国极具乙醇生产潜力的重要源料来源,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甘薯乙醇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支持,同时甘薯乙醇产业布局也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6.
刘珊  闵庆文 《资源科学》2010,32(6):1065-1071
17世纪-19世纪,中国西南山区普遍经历了生态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紧张,山地开发加剧,大量森林植被遭到损耗,生态环境出现危机。但是黔东南地区在同期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森林植被破坏,反而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方法,对明代至民国初年黔东南的森林资源变迁及其社会区域响应机制进行研究得出,这种区域差异的形成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合理的社会响应机制是黔东南能够在清代至民国初期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有力的驱动因素。其中少数民族的宗教崇拜、禁忌习俗,以及传统的习惯法,是黔东南山地民族原始而独特的生态观的外化表现,对森林资源的保育、树种遗传资源的保存有直接推动作用;林粮套种的农林生产结构,大大规避了单纯农垦生产模式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保证了地力的充分使用,解决了佃农的口粮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林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乡规民约和林事纠纷调解机制,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林业法制管理体系,对森林资源日常管理和利用秩序进行严格规范,确保了民间法规法律效力和有序执行。鉴于历史时期山地民族生态智慧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如何充分认识、理解,并将民族社区精华的传统生态智慧有效地运用于现代资源管理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明代律令规定了对各类度量衡违法行为的不同处罚,帝王也多次下诏重申加强度量衡法制管理力度。清代相当重视度量衡法制管理,制订、颁布了与度量衡管理相关的多条法律条令。  相似文献   

18.
百泉药会起源于隋代兴起的卫源庙会,清初演变为全国性药材大会;清代百泉药会虽然历经多次迁会风波,但在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相助下,仍旧不断发展壮大;道光年间的辉县知县周际华相当重视度量衡管理,颁布了与度量衡管理有关的禁令。  相似文献   

19.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解决经济与科技“两张皮”问题的有效载体。四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过近10年发展,在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但仍存在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需要不太相称等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梁中美 《科教文汇》2012,(27):203-204
晚清致力于传播西方新思想、新文化,以求启蒙、激活贵州的主要人物有严修、李端棻、吴嘉瑞等。1905年林绍年派遣留日学生是贵州空前绝后的豪举,对于贵州的新学传播影响深远。贵州新学普及的艰难根源在于贵州地方政府对新学意义的认识不足和措施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