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异同,厘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间以及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相互关系,阐明作为内在矛盾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外在表现为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为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在我国新时代展开过程中必然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现实,为深入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变和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志军 《新高考》2008,(Z2):22-25
个人与社会相当于个体与集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个人融于社会,社会容纳个人。个人通过努力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社会可以为个人提供必需的物质、精神产品,为个人造福。个人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渣滓,社会可以制约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任何部门法都基于一定的利益而存在,都以协调各种相互冲突或重叠的利益为己任。以社会本位为其本位观的经济法,不同于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的私法,与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公法也有所不同,它是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首要任务;以追求经济领域内的社会公平和提高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合作,保障经济安全作为维护的目标,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重要方式,社会治理强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多元共治,共同协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的在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在经济社会双转轨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社会治理,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根本、以培养社会自治功能为依托、以社会稳定建设为基础、以法治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志愿失灵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中产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要以维护社会公正为目标,以调节社会矛盾和平衡利益为重点,以有效社会政策为手段,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健全责任明确、协调联动、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法治化、公共化、信息化与服务化。在厘定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内涵边界的基础上,讨论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开放性:发展模式与体制适应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技能社会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教育和社会革新理念。技能社会是以技能为本质与核心,以技能形成体系为重要载体,以技能共同体为建设逻辑的社会。在技能社会的建设中,应基于不同的技能形成体系,构建适应区域差异、产业差异、企业技术创新差异的多样化技能社会。在技能社会的建设中,以技能为核心的价值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以共赢为根本的利益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以主体共在均衡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是技能社会建设的结构承当。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新平台,自觉推进自身创新发展;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研究新课题,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创新工作机制;以社会管理为载体提升社会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和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危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急需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社会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应用基础学科。社会工程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宗旨,以不同社会规律之间的整体关联、协调的方式方法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建构和选择,探寻促进社会运行的具体模式、发展趋势,消解人类社会危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索、以诗歌体裁为视角,以典型社会时代为背景、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性诗歌作品为内容,分别探讨社会繁荣的唐宋时期、动荡的中国近现代社会以及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的诗歌现象,表现社会背景与抒情性文学的关系:社会背景影响抒情性文学发展的方向,抒情性文学反映社会背景中的情感现象,以及两者相互影响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从基层做起,利用自身学识为乡村的科学普及、体育健身以及文化建设等服务。提出了为使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效进行应采取的方法及措施,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表明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又能反哺社会,引领社会的精神风尚,提升社会的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2.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建设的确切意涵。我们要认识到:在社会建设的对象上,社会建设中的"社会"在当前并非落位于公民社会,而是一个以"人与人之间交往为纽带的,以公益、保护、帮扶作为运行原则"的中义社会;在社会建设主体上,社会建设的主体并不仅是政府一家,党委、社会团体、公众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在社会建设途径上,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社会建设就是要政府还权于社会,从社会退出,对社会"一放了之",而是在许多地方和领域要明确和强化政府干预和介入的责任,以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建设的重点上,要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建设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不是以其他内容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治理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引导功能和社会推动功能。具体而言,其社会教化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智力支持,社会整合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必要条件,社会引导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价值导向,社会推动功能是实现社会善治的不竭动力。在社会治理系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机理主要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培育公共理性,实现合作治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引,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加强制度建构,提升制度效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轴心,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社会支持只在教育系统内进行孤立的自我改革。教育改革嵌套于社会改革,两者是相互包含、互为媒介、互动同构的有机整体。社会信任、社会合作、社会参与是影响教育改革的社会三要素,三者以社会合作为中心,共同为教育改革提供从心理到行动、从行动到制度化的社会基础。社会信任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本与责任共担,信任程度缺失制约教育改革,造成教育改革制度设计的“公平悖论”与参与改革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内耗;社会合作促进教育改革的技术、人力、经费等诸要素融合,并为教育改革提供自生自发的基层创新动力机制,跨界合作为解决教育“短板”与“盲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社会参与为教育问题解决从个体感受经由社会行动并上升为国家政策开辟了渠道,通过协商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重建社会信任、鼓励社会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可夯实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社会责任就个体而言,它以满足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回报社会的责任为主要表达方式。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较关注国家大事;对参与社会公益等多持积极态度,但以不影响自己为前提;在为家庭分担上缺乏积极性。家庭、社会、个人及学校是影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选择的主要因素。培养90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策略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融社会责任感培养于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拓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作,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关于相关治理研究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白马藏族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基层社会全貌。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事社会治理和白马藏族社会的研究,而从文化视角去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的仍比较少。以白马藏族社会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以期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关于相关治理研究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白马藏族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基层社会全貌。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事社会治理和白马藏族社会的研究,而从文化视角去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的仍比较少。以白马藏族社会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以期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会考试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延伸,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考试公平、公正、科学客观的人才考核评价标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行业的认可,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甄选了有用人才。促进社会考试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将社会考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入手进行研究,全面阐述社会考试的基本内涵、特点;详细论述社会考试的重要性;深入剖析社会考试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为社会考试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万亚娟 《职教通讯》2011,(16):56-58
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建立发达的全民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职业学校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大有作为,可以为全民学习提供理想的场所,为社区民众提供便捷、廉价的学习渠道,为学习型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要为学习型社会构建更好地发挥作用,职业学校图书馆必须依据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积极地进行新的定位,积极拓展服务职能,研究激发读者需求,架构信息服务桥梁,推崇个性化服务,整合信息资源,扩大社会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大学的一项专门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最早出现于美国大学。以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1914年一战爆发、1980年《拜杜法案》颁布三个历史节点为标志,可以将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以大学世俗化为倾向的社会服务理念萌芽期,以知识推广为重点的社会服务理念确立期,以联邦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服务实践发展期,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杠杆的社会服务职能成熟期。在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变迁中,联邦政府主导着社会服务范式的转变;产业与大学的前期合作为政府政策出台提供了市场基础;大学为更好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而主动进行组织设计;大学、产业和政府跨界融合而成"三螺旋"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