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分别种植水稻、蔬菜和棉花,种植这些农作物每公顷所需人数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耕作层微生物碳量均占到了50%以上;(2)水稻耕种时间越长,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越高,但不同耕作年限的增幅有所差异:与30年耕作时间水稻土比较,50年耕作时间水稻土的增幅达40.87%,70年耕作时间较50年水稻土的增幅为31.83%,而90年耕作时间较70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增幅则为17.54%;(3)随着水稻土耕作时间的推移,土壤的有机碳总量、含水量上升,土壤的黏粒比重有所下降,这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  相似文献   

3.
流星菜园     
从前在一个村庄里,有一片很大的菜园。菜园里的人们一天到晚耕种不辍,由于日光充足,水土污染又少,种出来的庄稼特别好吃所以大家都很富裕。这片菜园里有四个最富的农民。稻民四:生在专种水稻的世家,世代研究种植当地特产“桃花米”,因为种得好而被尊称为“种水稻的农民”,简称“稻民”。“稻民”家从在菜园定居开始,到了“稻民四”这里已经  相似文献   

4.
陈亦权 《少年月刊》2012,(Z1):76-77
罗尔坐在家门口,愁眉紧锁,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了田园里所有即将收割的水稻和麦子,还有一大片已经成熟的椰菜和西红柿。本来,这些食物足以使他们安然度过接下来的一年,但是现在,哪怕立即恢复耕种,也无济于事。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不久,父亲又已经年迈,况且这些日子以来,父亲的身体生病。他们都迫切需要粮食和营养!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以前,内蒙古后套地区并不具备全范围开垦耕种的自然地理条件。大约在清代乾、嘉时期,由于流经该地黄河的南、北两派发生了支经倒置的实质性变化,该地区才具备了全面开垦耕种的客观条件。因此.后套地区绝不是古代历朝河套开垦的中心地区,不能简单地根据清代以来后套地区逐渐形成的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就认为后套地区是历代河套开垦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6.
教师之所以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因为其工作对象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只是教授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得到全面的成长。犹如耕种的农夫,要辛勤把幼苗培育长大,如果受了干旱、洪涝、霜冻,或者肥料、光照不足,庄稼就长不好,就得不到好收成。而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成功的成果却大多数不属于教师本人。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需要有奉献精神,有崇高的道德操守,要用心来耕种自己的责任田。  相似文献   

7.
罗尔坐在家门口,愁眉不展。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了田园里所有即将收割的水稻和麦子,还有一大片已经成熟的椰菜和西红柿。本来这些食物足以使他们安然度过接下来的一年,但是现在,哪怕立即恢复耕种,也无济于事。父亲在房间里问罗尔田园的状况,罗尔沮(jǔ)丧地走进去说:"父亲,我们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农作物全都被洪水冲走了!""傻孩子,你可不是一无所  相似文献   

8.
又到春种时节,正是农家最忙碌的时候,五一长假,正好帮助乡下父亲把家里的春地耕种一下。  相似文献   

9.
永佃权     
永佃权是指佃户对所租佃的土地,有永远耕种的权力,也就是说有永远使用的权力。如果土地所有权变更了,但使用权不能变。这种一田二主的土地制度,在明清徽州地区非常流行。  相似文献   

10.
考上大学那一年,我带走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三千块钱,带走了最好的被褥。五十多岁的爹则在家里守着几亩田地耕种,小妹初中没毕业就跟村里人一起去了广东打工。  相似文献   

11.
很早以前,人类生活在大平原上,世世代代以耕种放牧为生。孩子们向大人发问:“大地是平的,它有边吗?”  相似文献   

12.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象征着春天的开始。 立春之后,气温逐渐升高,冰雪融化,泥土解冻,农民伯伯也在这个时候开始耕种。  相似文献   

13.
种菜手记     
喜欢种菜,不是老农式的按部就班,我喜欢自由地去耕种,全凭我的兴致。 种了十多年菜,喜多忱少,收获的不仅仅是绿色新鲜的菜蔬,更重要的是梳理了我的思想,娱乐了我的身心,得到了诸多体会。文人种菜,上纲上线,这种雅兴,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14.
随着“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农地政策的延续,以及工业用地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容,农村中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无户”(即无田耕种户,无力耕种户,无心耕种户)问题不断涌现。这不仅影响到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给社会氇定,扶贫工作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  相似文献   

15.
以古文字为线索,结合考古发现、古代文献、民俗资料等多重证据,对华夏民族远古时期垦荒和耕种农具的发展演变情况作了简单的勾勒,并进一步论证了殷商时期已经使用牛耕技术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丝瓜     
好友从贵州考察回来,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这一幕:他看见数十农人耕种,另外有数十农人蹲在田埂上看这数十人耕种,从日出,  相似文献   

17.
在荒野里有一片开垦出来的耕地,原来的开垦者因为要外出三年,就暂时转让给一位懒惰的邻居耕种着。懒惰者每年耕种的时候,都在耕地的四周留了一点点边,没有种上庄稼。这样三年过去了,耕地就被荒草侵占了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个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既没田地可以耕种,也没有钱用来经商。他十分迷惘和彷徨,整天过着流浪与乞讨的日子,没有人能看得起。有一天,他感觉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便去向一位高僧求救。  相似文献   

19.
三年前,我的学生小美达上了三本线。她的母亲长期卧病在床,仅靠父亲一人耕种几亩地养活一家人,家庭条件很差。面对高昂的学费,小美的父母束手无策。小美个性很强,不甘认输。她想通过贷款、借钱去读本科。  相似文献   

20.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