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如何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加强健康体育教育是师生们关心的课题,运用文献资料对体育俱乐部的地位,功能以及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任务及管理方式,重点阐述了建立俱乐部是高校课余体育的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的最好方式,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活动中,体育俱乐部占主导地位,从而带动校园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国高校课余体育发展现状,课余体育与经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教育,现代体育的依存关系及课余体育俱乐部-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的新走向,阐述了对待高校课余体育建设必需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着重谈了以课余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建设我国高校课余体育。  相似文献   

3.
校园体育文化与课余体育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校园体育化及其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校园体育化与课余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构建校园体育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俱乐部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俱乐部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实现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高校体育俱乐部已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占居主导地位,并且,在不断的运行中,推动大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体育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实例和文献数据资料的研究,对涵盖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体育俱乐部形式等进行评价,提高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任务及管理与发展,使高校体育俱乐部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活动中得到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从"构建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和"体育选项课教学"入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和"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关系,以及构建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的意义,寻求通过构建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促进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伟  罗二凤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80+190-180,190
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的加入。但是,随着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成员的增多和活动内容的丰富,俱乐部的管理问题、经费不足问题等日益暴露。经费是俱乐部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经费不足将严重影响俱乐部活动的正常开展、制约俱乐部的长期发展,俱乐部的管理不够规范又进一步限制其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典型调查与比较法就课余体育俱乐部有偿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探析课余体育俱乐部采用有偿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云 《考试周刊》2012,(43):110-111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课余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终身体育的要求,提出高校课余体育改革的重点:提高对课余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体育场馆建设,组建各种体育俱乐部,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举办体育节。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式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它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优势,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强化特长,培养兴趣;它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愉快和充满竞技的活动环境中身心健康、个性特征、体育专项素质获得全面发展,使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与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结构在创新方面分为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高校体育赛事模式的创新和高校业余体育生活模式的创新。高校体育文化精神的建设创新包括体育明星校园行活动,校园体育工作先进人物、体育组织的榜样化,评选优秀体育社团、俱乐部(项目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结构和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南阳理工学院进行了俱乐部体育活动指导课探索性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俱乐部体育活动指导课是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体育俱乐部会员对活动指导课的认同度达到了94%,在四个类型活动指导课中,对运动训练类型课表现出更多的认同,与活动指导课开课前相比,学员课余每周利用所学运动项目技能进行课外锻炼的次数普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借鉴俱乐部教学模式优秀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法,构建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体育课程。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符合高校体育思想发展趋势和时代对高校体育的改革要求,包含体育教学俱乐部、课余体育锻炼俱乐部、体育训练俱乐部、综合体育俱乐部四种类型,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结构的布局,得当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对现有学校运动场馆设施进行科学管理和适度开发.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的平台,在娱悦的基础上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仅靠一周两节体育课是满足不了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而课外体育俱乐部既是满足学生身心需要的有效手段,又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我校开设单项课外体育俱乐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刘颖  刘艺 《内蒙古教育》2013,(12):16-17
近年来,中国高校兴起了一种新的体育活动模式,那就是成立了体育俱乐部。俱乐部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体育教学,改变了原有的一成不变的上课方式,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有利就有弊,随着体育俱乐部的成立壮大,不同种类的活动之间的均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资源的紧缺等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浮现。如何合理安排资源,适时开展活动,制定管理制度,是高校体育俱乐部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科学管理体育俱乐部是问题迎刃而解的有效方法,这里,将从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对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CDIO教育理念指导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立,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多种弊端。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探索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方式,将CDIO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中,以此来提高体育俱乐部管理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和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终身意识。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体育俱乐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对校园一卡通的二次开发应用,对建立体育俱乐部管理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构思及实施方案.利用Winform开发平台,结合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了体育俱乐部活动信息的数据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式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它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优势,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强化特长,培养兴趣;它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愉快和充满竞技的活动环境中身心健康、个性特征、体育专项素质获得全面发展,使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与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阻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提出建立“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利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能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给学校体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兴的体育拓展运动被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运动打破了高校体育封闭教学模式,将课程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突破了原有形式,直接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推进了高校体育现代化和创新了体育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对体育拓展运动进行阐述,并分析了高校建立体育拓展俱乐部必须要性,进而提出了如何在高校体育中建立拓展俱乐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俱乐部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已经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指导纲要》,推动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建立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使体育俱乐部活动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为丰富高校体育现代化的内容和寻求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