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区域森林资源利用结构失宜、科技创新与转化水平低弱、资源竞争持续激化、环境污染迟滞控制,林业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及熵值法构建我国林业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对我国31个省(区、市)2005—2015年期间林业生态安全预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我国林业生态安全预警指数略有波动,但总体趋于弱稳定上升态势;林业生态安全压力与响应指数表现为空间离散性,状态指数呈现东优西劣特点;林业生态安全不同层级危机的凸显归因于营造林技术、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沙漠化综合防治技术、林产加工品绿色化技术的弱化。  相似文献   

2.
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冠岑  牛星 《资源科学》2010,32(5):992-999
日益严重的土地生态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形成了很大威胁,并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土地生态安全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发现土地生态安全危险事件的发展趋势并进行预警。针对以往常权评价难以体现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中动态性要求的缺陷,本文将变权理论引入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基础权和预警指标值的动态发展趋势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淮安市1996年-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警情变动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能够对基础权重做出局部调整以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动态性要求,1996年-2005年间淮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总体水平也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三方面协同作用稳定处于轻警区间并有所提升,而且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06年-2010年。  相似文献   

3.
日益严重的土地生态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形成了很大威胁,并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土地生态安全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发现土地生态安全危险事件的发展趋势并进行预警。针对以往常权评价难以体现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中动态性要求的缺陷,本文将变权理论引入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基础权和预警指标值的动态发展趋势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淮安市1996年-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警情变动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能够对基础权重做出局部调整以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动态性要求,1996年-2005年间淮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总体水平也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三方面协同作用稳定处于轻警区间并有所提升,而且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06年-2010年。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土地资源的数量约束逐渐强化,但是经济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减少土地资源数量约束的制约作用。1999-2008年上海市土地资源数量安全和结构安全的评价值逐年下降,2008年均处于高度不安全状态,但是效率安全和质量安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接近绝对安全和达到基本安全,因此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程度总体上处于基本安全状态。(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价格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增加。1999~2008年上海市土地资源价格安全的评价值波动较大,2008年仅接近基本安全的最低限,这种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损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壤资源特点与土壤安全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多样, 空间分异明显, 但宜耕地面积小, 总体质量不高;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 土地垦殖率高, 耕地后备资源有限。总体上, 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属严重制约型, 人地、人粮矛盾突出, 特别是近20 年来, 由于利用管理缺乏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建设占用耕地使优质耕地减少过快;生态脆弱带土地退化势头没有遏止, 土壤污染有加剧趋势, 土壤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我国土壤资源基础调查工作基础薄弱, 土壤资源现状不清, 缺乏科学有效的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和标准, 土壤资源管理相对粗放。需要加强土壤资源科学的基础研究, 深化土壤功能与安全的内涵, 更新我国土壤资源清单, 为多目标土地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模型和决策。  相似文献   

6.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选取水资源为生态安全因子,以2003年为现状水平年,2010年和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根据预测的农业用水量和农田灌溉配水定额可计算出基于农田灌溉配水确定的耕地面积,考虑该流域经济发展情况,再加上旱地面积可确定规划水平年基于生态安全的耕地保有量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建议,为促进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如下:2010年石羊河耕地保有量为525.85万亩,同比减少30.9万亩。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465.96万亩,同比减少90.79万亩。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土地资源安全SD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和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是社会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压力-状态-响应"(PSR)思路出发制定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系统框图,将土地资源安全系统分为粮食安全保障、土地经济安全、土地生态安全3个子系统。基于系统动力学,分析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进行定量化仿真模拟研究,全面揭示土地资源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连续性。通过建立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系统流图,开展SD动态仿真模拟,进而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安全等级。通过对设计的15种方案SD仿真模拟,得出了南京市土地资源安全战略发展最优方案,最终选择方案3、6、2、9作为南京市土地资源安全的优化模式,又以方案3为最优。本文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适合性和一致性检验。本文构建的SD仿真模型是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外部系统和内部结构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态分析模型,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土地资源安全系统的整个关系网,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特别是其在时间维度上的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稀缺性之间的不协调性历来是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区域耕地资源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数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给出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耕地被非农建设挤占的动态演变过程即为耕地非农转化,并进行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驱动分析.综合考虑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3个方面:土地整理复垦、经济建设非农占用、生态退耕及自然灾毁,得出耕地的非农转化量即为综合考虑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在食物安全状态下对耕地的需求量、生态安全建设中生态退耕面积、自然灾毁耕地面积与现有耕地总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平衡之后剩余的耕地数量.构建了耕地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并以济南市为例,预测到2020年耕地资源的非农转化量为29 876.31hm2.对区域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耕地资源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宁  郑新奇 《资源科学》2005,27(6):46-52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稀缺性之间的不协调性历来是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区域耕地资源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数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给出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耕地被非农建设挤占的动态演变过程即为耕地非农转化,并进行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驱动分析.综合考虑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3个方面:土地整理复垦、经济建设非农占用、生态退耕及自然灾毁,得出耕地的非农转化量即为综合考虑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在食物安全状态下对耕地的需求量、生态安全建设中生态退耕面积、自然灾毁耕地面积与现有耕地总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平衡之后剩余的耕地数量.构建了耕地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并以济南市为例,预测到2020年耕地资源的非农转化量为29 876.31hm2.对区域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查明江苏全省及各区域耕地压力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压力指数模型、泰尔指数、灰色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5个年份的江苏耕地压力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并对2025年、2030年进行预测。【结果】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全省耕地压力指数处于0.94~1.07之间,总体处于预警压力区;全省耕地压力泰尔指数呈增加趋势,各市耕地压力空间分异增大,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之间极不平衡,由南至北快速降低。(2)在耕地压力的影响因子中,粮农比、人均耕地、粮食单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粮农比起到决定性作用,说明在其他因子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粮农比是全省粮食生产的关键变量。(3)趋势分析表明2025年、2030年全省耕地压力将缓慢下降,但仍处于预警压力区,其中无锡、常州2市耕地压力增加较快,其余各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江苏省耕地压力水平整体较高,且各区域间差异大,粮农比对耕地压力影响最大,这一结果对江苏省未来缓解耕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周莉  王珏 《科技广场》2008,(3):75-76
本文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出发,对XML数据的约束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路径表达式和树模型的XML函数依赖。对于利用XML实现异构数据库的交换技术上,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鲍永庆 《情报探索》2014,(10):23-25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3年毕业生的15篇肿瘤学博士学位论文2111篇引文进行分析,揭示该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需求特点和规律。从文献资源建设的角度,研究该重点学科的发展态势,以便为该学科提供文献动态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丹 《科教文汇》2011,(8):132-133
本文试图从已知的关于语境的相关研究入手.采用示例分析的方式,重点从社会语境、情景语境、个人语境等方面探讨语境对词义的重大影响.旨在激发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语境知识的学习兴趣.引起其对语境学习的重视.以期对人们掌握英语的确切词义和恰当地运用词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参考文献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磊  林德明 《科研管理》2015,36(1):121-126
作为科技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往往是决定论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被引频次是进行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两者是否存在着相关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参考文献的数量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以及高被引文献的参考文献篇均被引频次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两个角度展开研究,探讨了参考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考文献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参考文献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于被引频次的论文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软科学》2002,16(3):71-74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的出现和兴起使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失去了代表意义,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对审计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审计目标重新定位;审计对象和范围拓宽;审计技术方法更加先进;审计准则相应改变;审计风险整体上升;审计主体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松果采摘对种子库的影响及其对动物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食物链原理和动物与生境密切的关系,探讨了松果采摘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的影响,认为松果采摘后一方面松籽没有动物帮助搬运使红松不能正常天然更新,影响了红松林生态系统正常演替而破坏了动物生境;另一方面使得保护区内以松籽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发生数量变化,致使食物链遭受破坏,从而导致红松林中动物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汽车振动是舒适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很多因素有关,除悬架、轮胎、座椅等部件外,转向系统的振动也直接影响汽车的舒适性,文章对汽车转向系统前轴的侧倾振动、前轮绕主销的摆振和外界激振进行了的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IT治理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郝晓玲  李明 《科研管理》2005,26(3):17-21,72
本文首先分析了IT治理的背景与应用现状,提出了IT治理的概念和内容,并研究了IT治理对企业的影响机制。指出了如何通过IT治理的途径控制企业IT风险、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实现信息技术价值交付等目标的解决办法,对推进信息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新颖 《大众科技》2016,(10):103-106
植物有森林树木、盆景花草、园艺花卉等,对人的心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植物色彩、植物芳香、植物景观环境、植物园艺操作四个方面阐述了植物对人的感知觉、情绪情感、心理状态、福祉等的影响,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