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甲 《兰台世界》2013,(10):57-58
封建礼教成为慈禧太后称帝的最大心理障碍,帝国主义侵略及国内社会动乱失去了称帝的社会环境,同时又受到皇党的制约.近代日渐泛滥的共和思潮大势更是决定了慈禧太后不可能登上皇帝宝座.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垂帘听政",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清朝的慈禧太后:在皇帝座位后面垂下一张帘子,慈禧太后坐在帘子后面,朝见百官,决定国家大事,皇帝实际上成了傀儡,而就是在这张帘子后面,慈禧太后主宰着中国的命运。"垂帘听政"其实并非是慈禧太后首创,在慈禧太后以前,早就存在"垂帘听政"的旧例。  相似文献   

3.
1894年恰逢慈禧太后六旬寿诞,慈禧太后下令遵照乾隆朝旧例兴办万寿庆典.甲午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事愈发吃紧,加之清廷内部"帝后党争""和战之争",一度搅乱了慈禧太后的办寿计划,万寿庆典仍由颐和园挪至紫禁城如期举行.通过庆典,慈禧太后达到了加强其政治影响的目的,但也因故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时人将战争失败与太后奢侈办寿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慈禧太后的一生奢华享受,而且特别注意身体内外的保养,如果单从一个养生学的角度出发的话,慈禧太后可以称得上是当时中国的养生大家了。  相似文献   

5.
慈禧太后的一生奢华享受,而且特别注意身体内外的保养,如果单从一个养生学的角度出发的话,慈禧太后可以称得上是当时中国的养生大家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皇权制社会,实现对"皇家"与"国家"的稳定治理始终是最高统治者着力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种"家国同治"的传统模式却因清末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权力关系和家庭角色而不得不改为"家国分治"。光绪帝作为"国主"在实现变法图强的过程中侵犯到了作为"家主"的慈禧太后的利益,为维护"家主"权威,在基于"家庭伦理"所产生的"政治伦理"的逻辑关系下,慈禧太后凭借出色的政治能力收归皇权,通过训政的方式又恢复了"家国同治"的统治模式。由此可见,"家国分治"和"家国同治"的转化既与清廷的政治传统有着密切关系,也与时局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透过戊戌政变后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微妙关系,可管窥清末"国主"与"家主"异化与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孟繁勇 《兰台世界》2016,(24):101-103
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之后,对萨满教祭祀礼仪进行了规范,使之由原来的无序、松散、随意、临时性逐步走向庙堂化、等级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反映了皇太极称帝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8.
在慈禧太后统治的近50年中,中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不断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在守旧与革新的迷惘中,慈禧太后徘徊前进,太后的两张面孔,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杜以同  刘泽玉 《兰台世界》2014,(10):116-117
在慈禧太后统治的近50年中,中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不断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在守旧与革新的迷惘中,慈禧太后徘徊前进,太后的两张面孔,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3,(4):71-77
《崩溃的帝国1:举步维艰》讲述了光绪十一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独揽。弱势帝王在强势太后的威逼下如履薄冰、步步妥协,而最终换来的却是大权旁落和国土沦丧。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即将亲政的光绪皇帝该怎样在慈禧太后的威压下谋求机会、中兴大清呢?  相似文献   

11.
西晋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篡魏称帝,是为西晋,都洛阳。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洛阳在建康之西,史称西晋。  相似文献   

12.
1915年在中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袁世凯逆历史而动.破坏共和.背叛民国,称帝复辟。由于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国体.为显示其复辟的合法与正当性.在袁世凯称帝之前,大肆鼓动和指使各地大上推戴书。以利用所谓民意.达到“民意”拥戴的效果。直隶是袁世凯倚重之地.也是其发家的地方.在袁系势力的高压下.直隶有关地方部门不得不表示“推戴”。  相似文献   

13.
西晋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篡魏称帝,是为西晋,都洛阳.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洛阳在建康之西,史称西晋.  相似文献   

14.
怀仁堂,是中南海内主要建筑之一,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仪銮殿旧址。仪銮殿于光绪时用三年的时间建成,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见大臣并处理政务。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把从事过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囚禁于瀛台,自己就在仪銮殿亲自训政,使得仪銮殿取代了紫禁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史记》,至公元前91年完成。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73年——班超出使西域。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265——司马炎夺取魏因政权,建立西晋。577年——北周火北齐。589年——隋文帝结束了南北分割局面,重新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相似文献   

16.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第11位皇帝,4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至18岁。此后虽名义上亲政,然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光绪皇帝痛定思痛,卧薪尝胆,意欲变法图强,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以致变法失  相似文献   

17.
在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内部,皇后参政的事屡见不鲜,但是真正登上皇帝宝座的只有武则天一人。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九五之尊,撇开她本身的才华和政治手段,应与唐初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唐初开明开放的社会风气,士族与庶族之间的争斗,以及佛教的舆论支持无疑为武则天的称帝创造了难得的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促成了武氏政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之一的根正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慈禧太后是他祖爷爷的姐姐。文中从几个方面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1900年,八国联军迫近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经太原逃往西安,当时一班人马走到太原时,就缺少接济了。慈禧太后叫找山西银号钱庄界的人来商讨借银钱的事。老板听说朝廷借钱都吓得纷纷逃避了,因朝廷借钱不是小数,起码几十万两银子.不还的话,谁又敢去讨,所以只留下伙计在家看门,当时丧俊臣也只是不到甘多岁的青年伙计.被找去的人都没有敢答应借款的,而丧俊臣大胆的出来,答应借款几十万两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后来贾俊臣所在钱庄的老板回来了,知道他借出几十万两,大为光火,把他开除回家了。慈禧太后到到西安后,安定下来,…  相似文献   

20.
本书驻足于近代中西方社会激烈交锋、动荡转型的十字路口,通过那些主导、影响国运民生的风云人物,如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等人在急剧变迁的历史关头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透视近代中国迷失落伍的深层原因,为今天的中华复兴之路寻找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