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创造出了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伴随着民族地区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如何稳妥、科学、有效地管理随之产生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是民族地区档案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搞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意义重大。中央电台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第一要务就是把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少数民族千家万户,让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及时了解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其次,要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对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不是一部完整、科学、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拓荒者、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白润生教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广播在我国广播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广播事业呈现出丰富多采的局面。对少数民族广播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少数民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引导文学创作,扶持鼓励以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原创作品为主的各民族作家作品,加强各民族作家、作品之间的翻译和交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化,实现"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目标,促进新疆各民族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共同繁荣与发展,2011年10  相似文献   

6.
金毅泉 《传媒》1999,(4):34-35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汉族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胡耀邦语),整个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也有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少数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新闻事业也是由56个民族的新闻事业共同组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和整个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整个中华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新闻史上,少数民族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世纪初以来,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相继问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新闻事业空前繁荣,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春天。到1994年,全国已有17种少数民族文字的91家报纸和用11种民族文字出版的150多家期刊,出版发行地点遍及我国各个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8.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的规划以及专业队伍的壮大,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只有总结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文章以"十三五"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现阶段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现状,并就相关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新时期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常培是中国语言学界最早的"三巨头"之一,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语言教学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西南联大执教期间,罗常培利用特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实地考察调研少数民族语言发展。关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振华 《今传媒》2023,(5):97-10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因秀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览,其语言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对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西龙胜白面瑶寨进行走访和考察,了解其多语语言景观的建设情况,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从规范性、特色性、少数民族文字运用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进而加快语言文化符号的资本转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旨在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研发、出版,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三大发展主线之一。自2004年以来,北语社秉承"依托北京语言大学第二语言教研优势与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需要,为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水平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民族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建设,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树立起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材专业出版社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牛锐 《青年记者》2015,(10):44-45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新闻记者应多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关注其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出积极贡献。充分了解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种类多样。在语言方面,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发展民族经济、开发民族文化等方面为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发展契机。研究甘肃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对包括西北、西部乃至全国地区少数民族档案顺利有效实施信息化建设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必须从完善法规、制定政策,迎接挑战,强化意识、加大投入,丰富馆藏、建立数据库,转变观念、培养人才等五方面采取对策,让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在网络环境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分布式共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共享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共享的现状,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共享的需求结构,提出了兼顾"多元性"需求和"一体化"需求的分布式信息共享模式,并设计了实现该模式的数据库系统技术架构、组织架构和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出版业应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与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服务特定的目标读者群,利用现代新技术,积极开拓创新,走集约化道路,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创造少数民族出版业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新疆在内",双语"教学既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举措,又是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民汉兼通"目标的必要途径。此项举措为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新闻史。”在民族新闻学研究队伍中应当李先提倡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在这里,我想指出,成舍我先生的新闻活动与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曾经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首先,北京是成舍我报业集团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发祥地之一,特别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报刊的最早发祥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几乎所有县市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共同居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135个边境县有107个在民族地区,边境2100多万人口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语境中的权威遗产话语不同,中国语境中的权威遗产话语有助于加强弱势民族和社群在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集体叙事并为其争取文化权益。以拉祜族创世史诗为例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遗产话语实践涉及文本、话语阐释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少数民族在官方权威版本生产和话语阐释方面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反身性。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遗产社会实践中,官方权威遗产话语是生产少数民族象征资本的主导力量,文化旅游背景下的非遗资本转化已成常态,少数民族社会资本的建构得益于科技传媒的普遍应用。在非遗资本的生产、建构和转化过程中,由于受权力、资本、利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遗产社会实践往往存在问题。从遗产话语实践角度出发,为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强调:赋予非遗"活"在当下的现实合法性是必要前提,建立相关主体的合作制衡机制是重要保障,鼓励面向未来的遗产心态和创造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国家文化教育中的一种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牵系到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性发展又涉及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需要明确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注重教改实施,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它记录着各族人民的音乐创造才能,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有着突出的贡献.据史料记载,夏代就有许多的少数民族至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代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部门和官吏,汉代,中原地区和边疆"四夷"交流频繁,探险家张骞从西域带回乐曲《摩诃兜勒》丰富了当时的乐坛.同时,汉代乐种鼓吹的产生与少数民族音乐有密切的关联.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当时流行在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琅琊王歌辞》等,都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当时宫廷音乐中盛行的"十部乐"大都是少数民族音乐,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各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分不开.宋代时期的辽、金、西、夏、喀拉汗等王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如出生在喀拉汗国的突厥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兼演奏家艾布·乃斯尔·法拉比创作了"拉克"、"乌夏克"、"乌扎勒"三套木卡姆,他还用拉丁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把东方音乐介绍到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