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报的宗旨就是"听党的话,为人民服务"。因为党报是党主管主办的,党是党报的"老板";而党是人民的代表,人民是党的"老板";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党报的宗旨只能也必须是通过听党的话来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不直接提"听党和人民的话"呢?因为党代表和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怎样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怎样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化表达方式?本文从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想人民所想,抓住焦点为民发声;急人民所急,抓住疑点为民问政;帮人民所需,抓住难点为民办事;解人民所难,抓住痛点为民解忧。  相似文献   

3.
董广安 《今传媒》2010,18(10):7-9
"勿忘人民"是穆青新闻理论中最丰富、最核心的部分。穆青无论走到哪里,谈得最多的是"勿忘人民",题词最多的也是"勿忘人民"。1988年,穆青同志到新华社福建分社视察工作,为厦门支社题写"勿忘人民"。这是他第一次用这四个  相似文献   

4.
"人民广播"应如何为人民服务,为听众服务呢?简单归纳总结为"五要"、"五不要"。五要:一人民广播要快速地传递权威的新闻信息;二人民广播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三人民广播要为特定对象的受众群体服好务;四人民广播要弘扬好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道德素养;五人民广播要引领人民的新生活。五不要:一不要报道领导活动多,和百姓有关的信息少;二不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出现广告等虚假宣传;三不要为了追求时尚特色,而出现低俗庸俗的节目;四不要认为自身是宣传工具,就很少包装宣传;五不要单项发展。  相似文献   

5.
薛芳 《档案管理》2022,(2):62-63
新时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需要重新审视红色档案资源的基本特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发理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方向,构建"协同发展"资源开发新模式,开发"人民满意"的红色经典产品,创新贴近"百姓生活"的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6.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以通讯稿的形式被刊登在《解放日报》上。1953年,毛泽东将1944年通讯稿中的引文编辑整理成《为人民服务》。1991年再版《毛泽东选集》时,出版者对《为人民服务》的题解和注释作了修订。"为人民服务"口号启示我们,"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一定要正确,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做支撑。  相似文献   

7.
1949年创刊的《人民文学》被誉为新中国的"国刊",担负着"主流话语"下引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示范性职能。《人民文学》的编辑们既要严格贯彻构建"主流叙事"形态的编辑理念,又要兼顾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力求在作家、读者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于是,各种编辑策略层出不穷。《人民文学》、《人民文学》的编辑、《人民文学》的作家作品的命运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十七年"期间作品、编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8.
一、新版<准则>更加突出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宪法方向 新旧版<准则>始终在第一条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人认为这是无意义的政治口号.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宪法本来就是人民权利的政治宣言书,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宪法规定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客观上就要求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强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档案部门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笔者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档案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一、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内涵与意义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对全党提出了新要求:"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指出:"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1944年给韬奋的题词作了最好的概括:"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95年,在纪念韬奋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韬奋真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可以说,韬奋精神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也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一、"勿忘人民"与我党的宗旨1988年4月,穆青第一次为新华社厦门支社郑重写下"勿忘人民"四个大字。此后,他多次给新闻界不同对象书写同一题词。这并非是他心血来潮、即兴挥毫,而是对我党宗旨深刻思考后的郑重抉择。"勿忘人民"不仅没和党的宗旨冲突,而恰恰是实现宗旨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3.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并将这一宗旨郑重地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一次漫长的历史选择.回顾这一过程,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也是军队的唯一宗旨,它贯穿于军队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整个历程。军队的宗旨是由阶级性质决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全部奋斗哲学浓缩成"服务人民",但明确、完整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建军的最高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17日和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先后在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调研时强调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用心走基础,用情写群众。"对出版来说,同样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到群众中去,以群众为友,向群众学习。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在《神圣家族》中就鲜明地提出"历史活动是  相似文献   

16.
作为阐释主体对客体对象加以重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命名从来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它因指向实践行动和影响权力主体知识话语的生产与复制,而具有历史的、因果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大多以"人民"的名义命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就至少出现了四种以"人民画报"命名的刊物,并历史地、内在地建构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人民本位"的图像象征体系:以"人民"的名义从事视觉实践的价值立场,"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本位"观,"书写工农兵"和"工农兵书写"的"人民主体性"意识.这套体系在维护人民政权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人民画报"不是一个纯粹的报刊概念,而是一个政治范畴和政治性的概念,其图像实践也是创造新的政治主体的过程,是一种将视觉宣传与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与视觉政治结合在一起的有机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吴风 《新闻大学》2013,(2):8-13
"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运转逻辑,本文从建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文艺路线的确立、典型人物报道这三方面回溯"人民本位"新闻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阐述这一思想逻辑的作为历史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从人民价值立场、人民文化观念和人民主体性意识等三个维度诠释了"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一切文化的生产和创造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重视发展的人民性问题.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命形态得以延续的依靠产业,人民性是其发展的终极属性.我们要准确把握和解决文化产业"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将来要发展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即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维度同文化产业发展手段、目的和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邹韬奋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被誉为"人民的喉舌"。在其新闻事业上,他非常重视读者的需求,为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说话,并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既与我们党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为我们抢占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制高点,开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新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坚定了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