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户绝情况下,当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才可以对遗产进行继承。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女儿、命继子、寡妻不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先后顺序参加继承而是在同一顺序上的各法定继承人。同一顺序上的各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并不相等。国家对同时在一种情况下出现的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女儿、命继子的继承份额通常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继承人范围的变化发生改变。法律严禁寡妻擅自处理财产,防止财产外流。寡妻一旦改嫁,脱离夫家的宗族成为新宗族的一员,继承权便丧失了。  相似文献   

2.
一清代小曲在某些地区又称时调、小曲子、小唱等,它是由明代时兴小曲发展而来的民间流行歌曲。明代中叶后,时兴小曲已经流行南北各地,以其真纯、泼辣的内容和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猛烈地冲击着正统文坛,被明代文人称作"我明一绝"(明卓人月语)。清代小曲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立法和司法上都体现了"重典治吏"这一主题,然而明代惩治官吏犯罪的法律制度并非仅限于此,以《大明律》和《问刑条例》为代表的立法规定了较为科学的法律适用程序,同时还规定了科学严谨的刑事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立法和司法上都体现了“重典治吏”这一主题,然而明代惩治官吏犯罪的法律制度并非仅限于此,以《大明律》和《问刑条例》为代表的立法规定了较为科学的法律适用程序,同时还规定了科学严谨的刑事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5.
明代无名氏杂剧主要分为民间戏剧和宫廷戏剧两大类,民间戏剧的题材以武打历史剧和神仙道化剧为主,体现了民间百姓喜欢热闹、喜庆的特色;历史剧的众多还与明代的历史小说、说书艺术兴盛有关;言情剧则反映出明代民间较为宽松的爱情婚姻观念。在艺术上,民间戏剧重叙事,情节较为曲折;语言通俗;在剧作的结构上,多为一本四折加一或二楔子,间有五折;剧后多有说明角色服装道具的"穿关"。宫廷教坊剧的内容以道教神仙故事为主,剧情较为简单,多为皇家的庆典演出,多颂圣之语。  相似文献   

6.
明代京外罪囚五年审录制度源于洪武初年,定制于成化八年(1472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定制既源于成化以来日益严重的地方刑狱淹禁现象,又是明代会官审录制度深化推广的结果。为保证审录顺利进行,明朝不仅在时间、空间上有特殊要求,且本着专选优简与专职特考原则,在审录官员简选、职权等方面设有系统专门规定。相对于地方司法体系,其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多弊端,这也最终导致了其在清初的废除。  相似文献   

7.
明代京外罪囚五年审录制度源于洪武初年,定制于成化八年(1472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定制既源于成化以来日益严重的地方刑狱淹禁现象,又是明代会官审录制度深化推广的结果。为保证审录顺利进行,明朝不仅在时间、空间上有特殊要求,且本着专选优简与专职特考原则,在审录官员简选、职权等方面设有系统专门规定。相对于地方司法体系,其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多弊端,这也最终导致了其在清初的废除。  相似文献   

8.
清代末年,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章程,使得中国现代司法体制开始建立,裁判过程随之发生变革,为民国时期司法制度的革新做了铺垫。当前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地方保留的民国司法档案还没有得到有效整理,因而对民国时期地方法院在新旧交替之下的司法裁判实践的研究,尚有许多空白之处。法源的继承和变迁是民国司法实践的重要方面,民国江苏地方法院的裁判文书对于民国时期习惯法在民事裁判中的运用有具体呈现,不仅直观反映出民国时期地方法院对中国传统习惯法利用的继承与赓续,同时也见证了新式法治理念下中国司法裁判制度的革新过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国家祭祀政策的影响,明代民间祭祀活动大体呈现为从明初沉寂到中叶渐盛的发展态势。本文结合南戏剧本文献、戏台文物以及现存地方南戏遗存之状况,推论出:明代前中期,南戏祭祀演剧较为活跃,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里社祭祀向宗族祭祀的演进,南戏祭祀演剧呈现出娱乐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既有专门的仪式剧,也有融仪入戏的娱乐剧,两者交相影响,共存兼融。而明代南戏道德伦理剧的兴盛,也与祭祀组织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中国出版史也是中原出版史上的繁荣时期。除了官府出版、藩府出版取得了较大发展外,民间出版也达到了新的水平;明代中原民间出版的主体是私家刻书,书坊刻书和寺院刻书也有开拓;中原民间出版对于中原文献的传承、中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夜不收军是明代侦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哨探敌情、传递情报、烧荒、奇袭、劫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明代夜不收军主要分布在北部边防一带,规模不大,主要以千户、百户管理为主。夜不收军的待遇略高于普通军士,但在赏罚规定不太健全,致使部分夜不收军情报失真,或为敌所用,泄漏军事机密,遗患边防。  相似文献   

12.
明代民歌常用茶来作为情爱的比喻,茶是婚姻的符号。明代茶区流传一种特殊类别的民歌,即采茶歌。采茶歌对茶区民俗有一定反映。利用明代民歌中有关茶的资料来研读明代历史有其特殊意义,这些材料真实地呈现了民间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3.
方勇 《兰台世界》2016,(14):113-115
明代申明亭制度是明初朱元璋按照儒家乡里教化的思想创置的民间基层调解制度。这一制度通过在民间设立里老人这一独具特色的角色,宣朝廷行法令、旌善扬恶以及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基层纠纷调解,以求达到儒家思想中的无讼社会。尽管在六百多年后的当今社会,申明亭早已不适应我国的现代法治建设环境,但该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普及法令、注重道德教化和通过民间调解解决基层纠纷的思路仍然有其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吕宽庆 《兰台世界》2014,(10):30-31
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民间立嗣继承的对象和立嗣继承的方式,详细论述了清代民间立嗣继承问题,重点论述了清代民间立嗣继承的宗祧继承与财产继承问题,深入探讨了应继、爱继以及兼祧等继承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民间立嗣继承的对象和立嗣继承的方式,详细论述了清代民间立嗣继承问题,重点论述了清代民间立嗣继承的宗祧继承与财产继承问题,深入探讨了应继、爱继以及兼祧等继承方式。  相似文献   

16.
明代民歌常用茶来作为情爱的比喻,茶是婚姻的符号.明代茶区流传一种特殊类别的民歌,即采茶歌.采茶歌对茶区民俗有一定反映.利用明代民歌中有关茶的资料来研读明代历史有其特殊意义,这些材料真实地呈现了民间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7.
杨军  杨华林 《出版科学》2016,24(5):111-115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书坊蓬勃兴盛,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书坊众多、刻书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二是书坊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江南地区替代福建建阳成为坊刻重心。民间书坊兴盛折射出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加快了明代图书出版从初期单纯赞辅政治的单一教化功能向中后期注重民众实用、休闲娱乐功能多元化的转变,为传播明代通俗文化、启蒙思想提供了平台。民间书坊及其出版活动成为影响明代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户籍中的医籍是一个双元概念,分指医户与太医院籍两种性质迥异的户籍.医户主要由元代遗留医户、佥拨、赐籍三部分构成.入明后不久,医户丧失经济特权,与民户一体当差,不再有职业上的限定.医户也随之民籍化,成为民籍的二级户籍.医户的演变过程,说明配户当差制并不是明代一以贯之的户籍政策.太医院籍来源十分复杂,主要有访保与祖父世...  相似文献   

19.
漕运是对作为国家税粮的漕粮运输行为,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漕运基本制度,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对漕运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既确保了统治期间粮食的南北流通,又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14,(3):101-102
漕运是对作为国家税粮的漕粮运输行为,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漕运基本制度,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对漕运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既确保了统治期间粮食的南北流通,又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