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钦 《兰台世界》2013,(12):87-88
林则徐(1785-1850)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近代外交开创者,他对我国近代外交活动的贡献在于:定义了公正公平的外交原则、辨别了区别对待的外交策略、破除了陈旧的外交旧习、开创了新颖的外交视野.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第一位与西方列强正面交锋的中国官员,林则徐在外交活动中,充分意识到翻译活动的重要性,并且组建了最早的外事翻译班底,从事外事翻译,此外林则徐的翻译班底对于传播西方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其全 《兰台世界》2007,(2S):53-53
林则徐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开端,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面危机。对此,林则徐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人民求生存.中华民族求独立。对敌军事战略必须同整体全局大战略一样,也应是一个全面的多重并举的大战略。这就是:海防与塞防、人与器、兵与民的三并举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吴其全 《兰台世界》2007,(6X):55-56
本文对林则徐民本思想的时代特征:视野的开放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翻译《滑达尔各国律例》对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林则徐翻译《滑达尔各国律例》历史背景作了简要介绍,并详细探讨了该翻译活动对外交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文献记载林则徐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并着力于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对清代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推动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林则徐民本思想的时代特征:视野的开放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认为林则徐关心维吾尔族生活、妥善解决其困难、谨慎处理其官民争端并赢得他们的尊重和爱戴,表明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关注少数民族的生计等.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曾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省担任过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办理过民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政务.作为近代中国的伟大爱国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最为突出的贡献即为禁烟.道光十七年,当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禁烟问题争执不休时,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敏锐地认识到鸦片泛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主张严厉禁烟,并就权力所及,采取种种禁烟措施,"誓为中华除此大患",写就禁炯公文数百篇,其文洋溢着浓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出林则徐对待禁烟正义凛然的态度和誓死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决心.其中,谕体类公文数量最为繁多(见<林则徐全集·文录>).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选婿     
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刚吃过饭,夫人便埋怨他对女儿的婚事不上心。二女儿林普晴长得如花似玉,曾有不少官宦之家来提亲,林则徐都没答应。夫人的埋怨不禁使他想起自己被岳父选婿的经历,觉得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一生游宦十四省,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任均勇于任事,勤政务实,清廉正直,治绩卓著,尤以查禁鸦片烟毒成绩突出,受到世人瞩目。其辉煌业绩与他善于凭档执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选婿     
这是清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吃过饭,一个人在院子里踱着步子。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听到夫人埋怨自己对女儿的婚事从不过问,林则徐知道,自己是该过问一下二女儿林普晴的婚事了。  相似文献   

14.
15.
杨以增(1787-1856年),清山东东昌府(今聊城)人,字益之,号至堂,晚号东樵,死后谥端勤.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曾历任贵州、湖北县、府、道知事,再授河南开河道,转两淮盐运使,后擢任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权陕甘总督,总理粮台,转江南河道总督.  相似文献   

16.
罗刘强 《兰台世界》2016,(12):90-93
宋子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抗战时期他在外交战线上施展才华,争取美国为主的经济军事援助、出访英国、致力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参与中苏同盟会谈等。在此过程中宋子文用心尽力捍卫国家权益,以弱国外交官身份驰骋于国际舞台,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对促进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天地》2011,(8):34-35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相似文献   

18.
黄旦 《新闻记者》2012,(1):74-78
1838年底,钦差大臣林则徐奉道光皇帝旨意,急急如律令由北向南飞奔,去完成那个后来让他倒透霉的查禁鸦片之使命。翌年春甫抵广州,鞍马未歇,即着手译报,"籍以采访夷情"。翻译人员不算多,而且在今天看来,十足为一拼凑的草台班子,可在当时,算是很不容易的了。约20天左右,就译出  相似文献   

19.
张小花 《兰台世界》2012,(22):37-38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福建侯官人,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历任清朝江苏巡抚、陕甘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和两广总督。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力主禁烟、抵抗外辱,是中华民族抗击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能臣,深受后世敬仰。除了虎门销烟、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等被人熟知的英雄事迹之外,林则徐作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行文,或先破后立以退为进,或于立言之处巧设伏笔,或化被动为主动力陈主见,或同一题材详略结合、重复使用、强化受众印象,突破了一般公文布局谋篇时的写作传统,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也深刻地彰显了文章之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