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2年的中原大地饥荒成灾,据估计河南境内有300万同胞死于这场浩劫。面对大饥荒,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死难者的人数和饥荒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由著名作家刘震云编剧,冯小刚执导的国产大片——《1942》,讲述的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大饥荒时期的逃荒故事。蔓延至1943年的这场大灾荒,造成300万河南人死亡,上百万逃荒到陕西西安等地,成为"河南担"。70年后,当再次梳理这段悲怆的历史时发现,除了极少数传教士和个别中外记者留下片断记录外,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1942年那场河南大饥荒早已不存在。而由冯小刚执演的影片《一九四二》就是要重新捡拾这段历史,重新续接中华民众对这段悲惨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29日,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影片《一九四二》上映.该片改编自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描述了1942年中国抗战时发生在河南等地的一场大饥荒,以此回望历史,探讨中华民族在深重灾难中表现出的丰富人性.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引用了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有关河南大饥荒的许多报道,正是这个正直的美国记者,促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最终采取果断措施,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河南灾民.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12月4日,《1942:饥饿中国》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部全景呈现1942大饥荒历史的纪实作品,出自《河南商报》一群激情四溢的年轻记者之手。时隔70年,大多数亲历者已经去世。《河南商报》几经筹划,派出七名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的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他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     
《全国新书目》2012,(12):93-95
1942:饥饿中国孟磊、关国锋、郭小阳等编著2012-12 30.00元978-7-101-09049-9这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1942年,一场大饥荒正在肆虐。时隔70年,《河南商报》派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河南自古就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较多的省,民国时期,更是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集灾害之大成的省份,其灾荒发生次数及受灾县数位居全国各省之首.旱灾是民国时期河南省最为猖獗的大灾,其中1920年大旱灾、1928至1930年大旱灾、1936至1937年大旱灾和1942至1943年特大旱灾,河南几乎全境皆旱,受灾人口相当于河南人口总量.  相似文献   

8.
以电影工业的标准衡量,《一九四二》有着精致的制作和庞大的野心。但这部既抢占贺岁档又贩卖灾难史诗主题的电影仍浮现着自说自话的道德精英主义《一九四二》这部将近150分钟的长片,全景式地展现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大饥荒,让中国电影观众重新获知一场几乎已遭遗忘的历史悲剧——以一种残酷影像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家河南开封,上个星期举办了一个展览,题目叫做《中原悲歌——河南大饥荒图片展》。策展人是我哥们儿,开展那天他拉我去现场,指着一幅照片说:"你认识这个人吧?"照片上是一老和尚,旁边印着说明:"河南佛学社净严法师,1942年9月研制出一种耐饥丸,免费发放给饥民,每天服一丸,祛除饥饿感,同时又能保持正常的精力。"这个老和尚我是熟悉的,虽然他已经圆寂,但他的徒弟现在是相国寺方丈,相国寺方丈的徒弟是太平兴国寺方丈,太平  相似文献   

10.
1942年底,全国抗战局势进一步恶化之际,发生了一桩震动全国的豫东专员失踪案,一时舆论哗然。为稳定民心,蒋介石亲自督办侦破此案,并安排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自到河南指挥破案。蒋介石和戴笠都没有想到的是,犯下这一惊天命案的竟然是军统一名少将级的大杀手……  相似文献   

11.
1942年底,全国抗战局势进一步恶化之际,发生了一桩震动全国的豫东专员失踪案,一时舆论哗然.为稳定民心,蒋介石亲自督办侦破此案,并安排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自到河南指挥破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灾荒实情反映点面结合、政府与社会救济对比鲜明、乡村政治视角与历史理想结合三个方面,分析冯小刚导演《1942》的真正用意和心灵震撼,审视1942年河南灾荒难民实情。  相似文献   

13.
河南说,登封“朝阳沟”最正宗豫剧《朝阳沟》唱红全国,并逐渐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之后,剧作家杨兰春的出生地和创作地也随之上演了“真假朝阳沟”之争。河南登封方面认为,真正的“朝阳沟”就是登封市大冶镇境内的曹村,那里是实实在在的《朝阳沟》的故事发生地,是剧作家杨兰春深入生活并进行创作的地方。据河南文化界人士介绍,1942年,豫剧《朝阳沟》的编剧、导演杨兰春参军来到河南登封,1948年转业到洛阳文工团,1951年,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了本科。1953年回到河南,在省豫剧三团工作。1957年,他回到曾战斗过的登封县大冶镇曹村,与当地的群众共…  相似文献   

14.
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图书室,1923年成为河南省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图书馆——河南中州大学图书馆,1942年为国立河南大学图书馆。建国后历经变迁,先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曾经与中国媒体是无缘的.1959年到1960年,因种种原因,河南信阳地区发生饥荒,当地主要领导在大量饿死人后还残酷无情的"反瞒产"、"堵外逃"、"截信件",不但不放粮赈灾,反倒继续从饥荒农民手中强征粮食,还不允许人们逃荒自救,不允许通信求援,从而从信息通道上彻底封锁信阳地区,企图杜绝外界知晓信阳发生惨绝人寰的百万人口饿死事件.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的新闻出版物与河南大灾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虽然有相关报灾救灾条例,但制度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新闻出版物便成为报道灾荒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新闻记者的报道和呼吁,1942年河南大旱荒给河南带来的灾难将是难以估计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新闻出版物,更确切地说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10,(6):54-54
穆青(1921年—2003年10月11日),著名记者、摄影家。原名穆亚才,回族,河南杞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同年9月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报刊之友》2010,(6):54-54
穆青(1921年-2003年10月11日),著名记者、摄影家。原名穆亚才,回族,河南杞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同年9月进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河南卫视鼎立大中原,布局大中华。品牌栏目、特色活动.首播大剧全面出击。河南卫视四大品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民星在行动》据守周末高地,特色鲜明.资源制胜.构筑起河南卫视参与全国竞争的核心资源。中华第一品牌戏曲栏目《梨园春》,以绝无仅有的16年辉煌,在中国电视界独树一帜。栏目同时段收视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每期3亿观众的共同期待,成就大众品牌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20.
英国记者迪克里·卡特,因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题为《大饥荒》(又名《饥饿的小女孩》)新闻照片而荣获普利策奖。这本来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却酿成了悲剧——在公众和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