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良婧 《历史档案》2005,6(2):65-71
当今学界一般都把孙中山心性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当代的精神文明,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孙中山所言心性指的是人心,所言心性文明主要指的是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文明,无法涵盖其中的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文明。但孙中山的心性文明又并非是精神文明的子范畴,因为前者虽然主要指的是后者中的一部分,但思想道德文明并非是其思想的全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革命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德育思想。他认为,具备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的,要实现人们的"心理改造";不可盲目"随西方文明之旧路径而行",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民生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这些思想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精华,闪烁熠熠的思想光芒,在今天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杜瑞 《新闻世界》2010,(7):144-145
作为一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缔造并领导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新闻宣传工作。本文主要从孙中山的报刊功能观、宣传思想的运用、新闻宣传艺术、新闻人才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充分肯定了他对新闻宣传理论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陈德勇 《大观周刊》2012,(52):29-30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一方面是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批判,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创新。他的“民权与共和、革命的关系”、“五权宪法”、“四种民权”、“权能分治”和“革命程序论”思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师马克思之意",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分析灾荒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政治腐败等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事关民命、首重保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赈灾和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7.
试论孙中山的新闻思想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新闻宣传活动,形成了其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孙中山的新闻思想主要来源于其革命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和中国封建士大夫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凡 《兰台世界》2007,(5S):68-69
民主革命的先行——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不仅以光辉的革命业绩名垂史册,还以其卓越的理论建树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观念,特别是其关于官员道德方面的许多颇有见地的思想,对于当代政府官员道德建设,官民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他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 ,并将其看作是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新的学理而予以关注和介绍。这种介绍虽然尚不成熟 ,但它毕竟表明孙中山热情追求真理的精神 ,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其功不可没。一孙中山在十九世纪末叶踏上了社会政治舞台。1894年夏 ,他怀着改革的热忱上书李鸿章失败后 ,便毅然跨出决定性的步伐 ,立志实行革命以改造中国。他是个受过“欧洲式”教育的青年 ,其从事革命的思想武器主要来…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正是政治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抨击封建帝制、总结借鉴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孙中山提出了"政在养民"、"以法治国"、"五权制衡"、"主权在民"等一系列治国思想主张,并在其具体的治国理政过程中践行了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11.
陇海铁路的建成,改善了沿线地区运输条件,农产品流通变得活跃。随着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经济总水平得以提升,铁路的影响轨迹大致如此。这种演变过程不失为一类解释铁路与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间关联性的逻辑论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是在借鉴传统监察制度优点、兼采西方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其核心内容包括监察权独立、权威以及监察权自身监督。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之所以彰显新意,在于这一思想对传统的超越;将中国古代权力监督机制纳入宪政框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论孙中山先生的新闻民主和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孙中山的新闻民主和法制思想主要包括以言论自由为基础的新闻自由是中华民国国民基本私权的思想;“民主国”和“专制国”不以“是否订立报律”区分的思想;政府订立新闻法制应以“补偏救弊”为主旨的思想;新闻法制应该形成完整体系和立法应分轻重缓急的思想;新闻法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产生才具有法律效力的思想;国家应该支持新闻媒体维持正常运行的思想;新闻立法活动应遵循“善从恶改”原则的思想和依据“行为”而不是依据“意思”判定有罪的思想等八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新闻民主和法制思想不但在当时闪耀着民主主义的灿烂光辉,而且对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我的新闻民主和法制体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1895年着手武装起义开始,领导过多次武装起义和扫清反动势力的战争,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推翻旧政权的军事理论。这些军事理论奠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基础,是中国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5.
如何建设我们的国家,是孙中山孜孜探索的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和谐发展是其最根本的追求。为此,他致力于推动传统封建制度及观念的现代转型;主张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心,创新社会经济制度;强调"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倡导对外开放,反对走西方的殖民老路。他的和谐发展理念历史文化渊源深厚。  相似文献   

16.
本随着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轨迹研究其出版实践和出版思想,研究出版工作对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章运用翔实的史料记载了孙中山先生的出版思想和实践从萌芽到发展乃至成熟这一不平静的过程及其辉煌成就,探讨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新闻出版活动的特点,揭示了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宣传家、出版家以及研究其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金融建设思想中,不仅体现出政府的主导特质,是特定时期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思想产物,同时也可以反映国家经济思想内的超前意识,对当前中国经济仍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卞昭 《兰台世界》2012,(25):91-92
人类是经过对黑暗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抗争,逐渐找到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道路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为中国民主宪政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功绩。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理论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少数改良主义思想家就开始宣传宪政思想,提出了宪政主张,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宪政运动,但都是主张君主立宪,是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19.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关内开始大规模地向东北迁居,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运动,仅1927年-1929年三年时间,每年迁移到东北的关内居民就达到了数百万之多。  相似文献   

20.
1917年,段祺瑞政府决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朝野上下激烈争论。孙中山开始坚决反对参战,后又公开赞成宣战。孙中山的反应,折射出当年参战之争的复杂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