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都说民国时期"大师云集",然而彼时真正被大家尊为"大师"的还真不多,若有者,章太炎先生大概可算上一位。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的朴学大师。所谓朴学,即上古朴质之学也,后泛指为儒家经学。梁启超称章太炎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也就是说,传统之经学,到了章太炎这里基本可以"观止"矣。而且,章太炎学问之大,几乎是当时一批新旧学者人所佩服的,旧学  相似文献   

2.
吴湉南 《兰台世界》2012,(28):19-20
章太炎(1869-1936)是近代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都是受关注的对象.港、台及大陆两岸三地对章太炎的相关研究也早已成果卓著.但是考察过往专家学者的研究,鲜有关注章太炎之"国学观"者.本文"国学观"的讨论仅限于国学是什么及国学的功用等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苏报案的结束时间并非章太炎和邹容最终定罪的1904年5月21日,而应以章太炎的出狱日期为判准。但章太炎的出狱日期并非百余年来海内外学界所认为的1906年6月29日,而是6月27日。  相似文献   

4.
国学大师章太炎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其学问博大精深,对文字、音韵、训诂、经学、诸子、史学、哲学、佛学等均有很深的造诣。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竟然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6)
孙中山何以「死而复活」文/张宿东说孙中山死而复活,是一大奇闻,不会有人相信。但它并非笔者杜撰,有下列根据:——“学术界泰斗章太炎”,“在他43岁那年……写了一则征婚启事,登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1931年6月15日,章太炎和比他小15岁的汤国梨在哈...  相似文献   

6.
6月13日至15日,2013年“华夏阅读论坛”之章太炎先生国学思想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由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苏州图书馆江南文献研究所、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杭州市名人纪念馆、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办事处承办,执行承办单位为杭州市余杭区章太炎故居管理所及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文体中心。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北京、山东、河北、甘肃、江苏、浙江、贵州等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章太炎先生的嫡孙,原民革苏州市副主任委员、苏州中山学院院长章念翔先生也从苏州赶来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7.
"老子曰"在今本《文子》中共出现一百八十五次,除少数出现在问答部分外,一般都冠于一章之首。这一点,很多人都提出过疑问。章太炎说:"所引老子,亦多怪异,其为依托甚明。"张成秋说:"其文皆称‘老子曰’,然不尽老子言也。"由"老子曰"的可疑,推论《文子》为伪书。对于这些指责,认为《文子》是先秦古籍的学者们在论述中  相似文献   

8.
1902年初,章太炎第二次东渡日本.4月26日与秦力山等人在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章太炎用典雅的文笔为纪念会起草宣言书,控诉清朝民族压迫政策和罪恶统治,大声疾呼:"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无忘郑成功.  相似文献   

9.
史识是史家、史著的灵魂,它是指历史学家好学深思、富于学术个性、坚持独识卓见的专门之学.历史编纂的主体是史学家,史学家的主体素养是主宰历史编纂成就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史识又是史学家主体素养中影响历史编纂成就最重要的素养.近代卓越的史学家对史识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章太炎说:"今修通史,旨在独裁,则详略自异."[1]335"旨在独裁"一语,典出于司史迁的"一家之育",又是"历史诠释"的应有之义,是一种全新的观念,特别强调史学家的别识心裁对通史编纂的影响.章太炎在通史编纂方面的成就与史识进步有着密切的关联.章太炎的史识主要体现在"旨在独裁"、"熔铸新哲理"以及文明史撰述的旨趣上.章太炎强调指出:"今修《通史》,旨在独裁,则详略自异.欲知其所未详,旧史具在,未妨参考."他说的"旨在独裁",是认为治史应提出独立的创见.司马迁首倡"成一家之言",刘知几主张"独断"之学,章学诚赞扬"别识心裁",都力主创新开辟,自成一家.章太炎"旨在独裁",正是这种治史风格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刘强 《全国新书目》2012,(12):53-53
《章太炎藏书题跋批注校录》向读者重点展示了章太炎在四个领域的治学理路和学术成就:金石文字、医学、理学、史学,这些内容是目前已经出版的多卷本《章太炎全集》所没有的,其展示的领域和方式也是《章太炎全集》以及已经面世的章太炎的著作和研究章太炎的著作所欠缺和难以做到的,可以说填补了章太炎研究资料的重要空白。  相似文献   

11.
正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发动武装起义的同时,广泛从事近代媒介活动。1905年,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06年7月,章太炎在革命党人的力邀之下,"出狱之后,主任《民报》。"①截至1908年10月,《民报》被日本政府查封,章太炎一直作为《民报》的"编辑人兼发行人",《民报》也成为近代广告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章太炎主持时期,《民报》广告不仅得到一定发展,而且呈现出鲜明特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报纸上最早的征婚广告。诞生在1912年春湖北的顺天时报上,这是国学大师章太炎中年丧妻之后为再寻佳偶所登。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征婚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10,(6):7-7
曹聚仁(1900年6月26日-1972年7月23日),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人士. 出生于浙江浦江蒋畈村(今兰溪市梅江镇蒋畈村),1915年考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任学生自治会主席,主编<浙江新潮>.1921年到上海创办沧笙公学,并在爱国女中任教,同时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撰稿.1922年,他笔录了章太炎的国学演讲,后整理成<国学概论>出版.后对章太炎扼杀白话文的论调,撰文做了批评.又编著<国故学大纲>上册,批判胡适派的学术主张,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的民主观给当时的时代带来了新的声音,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爬梳章太炎的生前著述,综合历史情境,深入探究了章太炎民主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叶小青  邵勇 《兰台世界》2005,(13):61-64
在民国历史上,章太炎与冯玉祥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是一位民主的斗士,无论是排满倡导革命,还是抗拒袁世凯复辟帝制,或者揭露蒋介石的对日妥协,他恣睢放纵,不怕杀头,不怕坐牢,自称"章神经",尽显英雄本色.而他的学问,则淹通博洽,造诣精深,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也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更是一个职业报人,他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三次流亡日本",可以说他的一生都与近代报业紧密联系。纵观章太炎的办报活动,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897-1900年,从事维新派报刊活动,1901-1911年从事革命派报刊活动,1912-1936年,晚年报刊活动。本文力图从媒介化政治的视角对章太炎的办报活动进行梳理,从而探究他是如何利用报人的身份传播思想和参加革命的。  相似文献   

17.
赵继成 《北京档案》2021,(8):50-51,55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故学大师.回顾他传奇而绚烂的一生,"跌宕起伏"成为他人生的主旋律.在那个专制与民主、愚昧与科学、动荡与安定相交织的年代,他一直冲在时代的最前沿,扮演着改革急先锋的角色.在学问上他不分政见、门第,践行孔子以来"有教无类"的优秀传统,广收门徒,为民国学术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章太炎年谱长编》为主要材料,讲述章太炎从1890到1916年这27年间在理论、实践两方面的突出成就,以纪念11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这场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8.
传媒记录历史,传媒影响历史,传媒也汇入历史.关于新闻与史的亲缘关系,"前人之述备矣".谭嗣同的"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揭示了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章太炎认为,新闻作品须以事实为本,新闻评论要有独立见解,如此方足以匡国政而为史宫取材;李大钊认为,"历史不应是专给一姓一家作起居注,或专访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华盛顿邮报早夭的发行人菲利普·格雷厄姆也曾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杭州章太炎先生纪念馆查询资料时,发现一些章太炎先生及其夫人汤国梨与他们的女婿龚宝铨之间的通信,其中四通为各种有关章太炎的著作所失收。为方便学界使用,兹予以整理,并对信件内容略加考释。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陈雪虎所著《文的再认:章太炎文论初探》一书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却实际上忽视了的重大问题:中国的"文学"并非古已有之。与此书呼应,在这篇《"文"到"文学"的迁变》中,陈雪虎条分缕析地分析了"文"的各种内涵,并反思现代中国之“文学”的特殊内涵。这也就把一个崭新的课题置放到我们眼前:中国的“文学”,究其现代性的意义来说,就存在一个“发生”的问题——至少是一种革命性的转义与创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