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星 《大观周刊》2011,(32):13-14
沈从文先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尤具魅力,她们纯真善良,在灵山秀水的湘西世界中演绎着不同的人生故事。而本文只选择了沈从文先生作品中的三个人物为代表,分别从她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爱情方面做粗浅的比较,只是希望能从中更了解湘西农家少女的形象,以及美丽而神秘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2.
宁蕊 《大观周刊》2011,(31):11-11,10
自从沈从文的价值被发现以来,他的作品就被不断地研究和重新阐释。本文主要以《新与旧》为例来探索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现实旋律。《新与旧》用新旧社会的欺骗性、民主的虚幻性、边地人民灵魂的麻木性编织出现实的网,笼罩在湘西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曾前往湘西凤凰古城.未能免俗,至沈从文先生故居前合影留念.故居入口处对沈从文的一段简介似是从死板的教科书抄来,满篇"湘西系列"或"京派小说"代表作家云云.内中设一摊铺,贩卖《沈从文小说集》一类图书,给人感觉是旅游得很、商业得很、平庸得很.据说,沈从文在家乡的墓碑刻有铭文,日:先生一生时刻关心国之安危、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特此立碑,落款为"县人民政府".我想,这位经过"商业洗礼"加"政治洗礼"的沈从文,距离真实的沈从文,反倒远了.  相似文献   

4.
乍看此题,难免令人费解。老作家沈从文之死与新闻改革有什么关系呢?新闻改革又怎么能与老作家之死挂得上钩呢? 这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是湖南的骄傲,这位出生在湘西凤凰县的老作家,30年代曾以《边城》《湘行散记》《湘西》《长河》等独树一帜的作品而蜚声文坛。虽然,沈从文在解放后一个长时期内饱受误解、冷遇、甚至歧视,现代文学史的教科书把他排除在外,只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佳 《新闻大学》2004,5(2):37-40
提起沈从文,人们往往想到《边城》,想到《湘西》,想到他不朽的作品和他在中国文坛独一无二的地位。然而沈从文与《大公报》这份闻名遐迩的百年大报,特别是《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不解之缘,却较少为人们问津。本文试图梳理沈从文编辑、支持《大公报·文艺副刊》的这段历史。 沈从文与《大公报》的缘分不仅仅在于一个多  相似文献   

6.
神奇、神圣、神秘的湘西在哪里?有人说得好:湘西在沈从文的书里,湘西在黄永玉的画里,湘西在宋祖英的歌里。  相似文献   

7.
现象/话题     
本刊讯(记者延琳)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美国读者文摘出版公司共同出版的《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在日前举办的美国图书博览会上,成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奖最重要的综合奖项之一——艺术类成就奖的入围作品,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设计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的内文版式设计大奖。《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国家出版走出去项目“文化中国”丛书首批进入美国图书市场的重要作品之一。这本图书获美国权威的专业图书奖,说明“文化中国”丛书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这对于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初步成果。是什么使得“文化中国”出版项目能够获美国主流…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自一九二二年从湘西一个偏僻的山城,独自走到北京,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来,这个具有苗族血统的作家,不仅早已蜚声三十年代文坛,被视为自从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所出现的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而且从那时开始,便超越国界,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国外学术界掀起“沈从文”热。沈从文先生也应美国有关方面盛情邀请,以高龄而赴美讲学,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在国内,沈从文的作品相继出版、再版,受到文艺界和千百万中外读者的高度关注。胡跃邦总书记对沈从文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非常关心,要求有关方面解决他所遇到的一  相似文献   

9.
马涛 《档案天地》2011,(11):32-35,43
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与曾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都是从湖南凤凰走出去的人杰.并且他们有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熊希龄的幼弟熊燕龄是沈从文的嫡亲姨父。也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姑父:沈从文的大姐沈岳鑫嫁给了熊希龄的外甥田真一:湘西镇守使田应诏的胞妹田应弼差点嫁给了沈从文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故乡是用来怀念的"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到处充满神秘感的地方,那里的山山水水世俗人情,都是故事,都是诗歌,也都是图画."(吊脚楼)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脚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美学范畴与概念,其中"静的美丽"、"文体"、"恰当"是其重要的审美标准,成为他衡量作家作品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1983,(4)
闻名海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作家沈从文,是我省湘西凤凰县人,去年,八十高龄的沈老回到家乡凤凰,沈老见家乡文化教育事业落后,返京后,即将《沈从文文集》一书稿费9700余元连同余款合计一万元寄赠家乡,凤凰县政府接款  相似文献   

13.
湘西放蛊,经过著名作家沈从文妙笔的渲染,加上一些新闻媒体的传播,使这个千百年的奇风怪俗,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儒文 《湖北档案》2012,(5):42-44
1922年夏天,时年20岁的沈从文,从偏处一隅的蛮荒之地湘西来到北京。刚走入北京城,沈从文就立刻面临着经济的窘境。他摸了摸身上,只剩下7块6毛钱,可他还是大着胆子在北京西河沿的一家小客店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边城》是借湘西边地风情而对中国古典诗意卓越再造。《边城》美在那闪动的人性,小说通过简单鲜活的形象.热情讴歌了湘西人民的人性美;又为我们勾划出湘西古朴纯真的风俗,在世人面前呈现出自然状态下的纯净美。本文就其诗意的再造进行一些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以湘西这个具有原始生存形态的芸芸众生与尘俗未染的自然景现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及原始生命强力的张扬,构筑作者的人性理想.  相似文献   

17.
黄海 《中国档案》2008,(1):54-55
当我伫立在一代文豪沈从文墓前已是秋阳西斜了。 我从省城千里迢迢跑到偏远的湘西凤凰古城来,本想一览著名苗族大文学家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采,让青山绿水排遣一下心中的郁闷和疲惫。但我却偏偏舍弃了若干的去处,于匆忙之中来拜见纯厚而崇高的“乡下人”——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之墓。我知道,这会惹动我的许多情思和感伤。  相似文献   

18.
尽管沈从文与老舍两人交往有限,关系并不密切,但从沈从文的作品、书信与老舍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他们互有谈及的地方,尤其是沈从文在建国后的书信中多次言及老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沈从文与老舍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尽管沈从文与老舍两人交往有限,关系并不密切,但从沈从文的作品、书信与老舍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他们互有谈及的地方,尤其是沈从文在建国后的书信中多次言及老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沈从文与老舍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乍看此题,难免令人费解。老作家沈从文之死与新闻改革有什么关系呢?新闻改革又怎么能与老作家之死挂得上钩呢?这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是湖南的骄傲,这位出生在湘西凤凰县的老作家,30年代曾以《边城》《湘行散记》《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