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的情节围绕促织的得失展开,成名一家的命运系于一只小小的促织。一家的悲欢随促织的得失而变化,读到悲处,让人悲伤痛心,读至喜处,却不能让人高兴,反使人陷入无尽的悲凉之中。我们从“喜”中可以体会到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人生的凄惨。下面,笔者就从“喜”的角度来谈谈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粗浅理解。  相似文献   

2.
一、喜剧与悲剧《促织》的结局是喜剧性的。成名因为献上了一只天下“无出其右”的促织,因而受到抚军和县令的赏赐。所谓“天将以酬长厚者”,好人终得好报,皆大欢喜。但这个喜剧结局丝毫不能掩盖故事深刻的悲剧性,成名一家悲惨的遭遇依然令人扼腕。当初,成名为了促织,先是“薄产累尽”,而后又因无法交差,屡遭杖责,“惟思自尽”。虽然在“驼背巫”的指点下,捕到一只“状极俊健”的促织,孰料乐极生悲,9岁的儿子由于好奇,一不小心弄死  相似文献   

3.
《促织》一文的情节结构是围绕着促织的得与失展开的,作品在促织的得失更替的情节发展中展示着人物情感的悲与喜。  相似文献   

4.
“促织”就是蟋蟀,这种小小的昆虫,本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一只小小的促织竟然能够左右封建帝王的喜怒,影响大小官吏的升迁,决定应考书生的功名,造成一个家庭的安危、祸福、悲欢和荣辱。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促织》,就是写了这样一个围绕着促织而展开的奇特而又曲折的故事。《促织》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有着充分的现实基础。小说从宫廷盛行“促织之戏”、向民间征收促织写起,引出了陕西华阴县乡下一个“为人迂讷”的穷书生成名一家的种种变幻不定的遭遇。开始,  相似文献   

5.
《促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高中语文课本将“蠹贫”注为:“因胥吏侵耗而贫穷。蠹,这里用来比喻侵耗财物的胥吏。” 我认为“蠹贫”应解释为因读书谋取功名未遂而贫穷。蠹,这里是蠹虫,书鱼之意。鲁迅先生写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促织》中的成名就是这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促织》写的是成名一家因促织的得失优劣而展开的故事。作者辛辣地讽刺和无情地揭露了最高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残酷。一(一)讽喻。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说:“讽喻是造出一个故事来寄托讽刺教导意思的一种措辞法。大都用在本意不便明说或者不容易说得明白亲切的时候。”蒲松龄所处的时代文网极密,要把讽刺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就不得不采取讽喻手法。故事情节安排含有讽喻。《促织》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但这些情节的变化都是为讽喻而设。成名为什么“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因为抓不到皇帝要玩的蟋蟀;为什么后来抓到了一个蟋蟀就“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因为抓到了蟋蟀就可以“塞  相似文献   

7.
《促织》和《变形记》,一在中国,一在西方;一为古典,一为现代。但其中可比较之处很多,是两篇很适宜在比较中展开探究的作品。一、以变形为中心开展比较1.变形的原因同中有异。成名的儿子和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都是被现实所迫而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之举。他们在现实中都无处逃遁,只能被“物化”,变成非人。而相异之处在于,成名的儿子变成蟋蟀有一种救赎的意味,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是为了救家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格里高尔却是连自己也莫名其妙,是在自己完全无法控制之下变成甲虫的。2.变形的结局异中有同。《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变成善斗…  相似文献   

8.
王培明在《是姓成名名,还是以成为名?》(以下简称王文,见《语文知识》1994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促织》一文的主要人物“成名”不是“姓成名名”,应是“以成为名”的意思。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现就王文所列三条理由谈些看法。王文的第一条理由是,《促织》全文写到“成名”二字的只有一句,  相似文献   

9.
《促织》是蒲松龄揭露社会黑暗、抒发内心“孤愤”的代表作之一。这篇作品不仅以其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宕和心理描写的细腻真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在作者的艺术想像中所表现出来的幻像与理念的巧妙结合也很值得后人借鉴。首先,作者化主人公的心理幻像为故事情节,真实地展示了处于绝望中的成名的心理流程寄托了作者对受摧残者的深切同情。为“猾胥”所陷而又“不敢敛户口”的小人物成名,为了促织,先是“无所赔偿,忧闷欲死”继而“早出暮归”,疯了一般“探石发穴”,结果仍然是一次又一次地交不了差,一次又一次地在县令的大堂上挨那无情的…  相似文献   

10.
人的情绪,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祖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认为“七情”的变化会影响身体健康。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记载。战国时期的韩非也说:“忧则  相似文献   

11.
知识之窗     
高中三册课文有《促织》一篇.“促织”两字注明是蟋蟀.蟋蟀为何叫“促织”?古代分男耕女织.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靠主妇一人织布来供给的.到每年夏末秋初,蟋蟀开始叫了,好象在催促主妇赶快给一家人再织布,所以就把蟋蟀叫“促织”,意思是“催促织布的小虫”.所以古有“促织鸣,懒妇惊”之句.  相似文献   

12.
《促织》一文末写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者将成名比喻成“得道之人”,而说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是“鸡犬”。其实成名的所谓“得道”即“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的富贵生活不过是各级官吏分给他的一杯羹。各级官吏因为进贡蟋蟀而加官进爵,得意之余“抚军不忘所自”,“宰悦,免成役”,“抚军亦厚赉成”,成名才侥幸过上了“裘马扬扬”的世家生活。成名的贫富贱贵全在那些贪官虐吏的一念之间,成名只不过是当时千万可怜百姓中幸运的一个。所以成名才是“鸡犬”。另外,虽然作者在前文揭露当时黑暗社会中官贪吏虐、民不聊生的…  相似文献   

13.
《促织》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它以促织为线索,通过对成名一家悲惨遭遇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皇帝的荒淫无耻,官吏的横征暴敛,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小说主题深刻,艺术上独具特色。一曲折的故事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促织》一末写道“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将成名比喻成“得道之人”,而说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是“鸡犬”。其实成名的所谓“得道”即“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激各千计”的富贵生活不过是各级官吏分给他的一杯羹。各级官吏因为进贡蟋蟀而加官进爵,得意之余“抚军不忘所自”,“宰悦,免成役”,“抚军亦厚赉成”,成名才侥幸过上了“裘马扬扬”的世家生活。成名的贫富贱贵全在那些贪官虐吏的一念之间,成名只不过是当时千万可怜百姓中幸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柏林之围》中的儒夫上校的小孙女是法德战争的受害者。对这个人物,作者没有进行外貌描写,而是着力描写她的“笑”,采用一种以“笑”衬悲,以“谎”写实的艺术手法,来反映出这个人物复杂矛盾而又纯洁高尚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云:"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这是自言、自慨,也是自信<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何谓"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太史公自序>谓韩子<孤愤>是发愤之作,因"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述往事,思来者,故感慨足,寄托深,所以清人南邨<聊斋>题跋云"余观其寓意之言,十固八九".<志异>全书488篇,有181篇文末加上"异史氏曰"的按语,点明其命意,倾泻其块垒,本应更有助于读者明其真谛,得其三昧,但<促织>一篇,读者(或教者)每每震于其离奇的构思,曲折的情节,完整的结构,细腻的描写,而对篇末"异史氏曰"的寥寥数语不加措意,而论者甚至不乏误解曲说,如或云"小说结局安排成名一家荣华富贵,表现了作者思想庸俗的一面,也削弱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新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或云"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教师教学用书>,同上,2002)等等,笔者不能苟同这些议论.  相似文献   

17.
方婷仪 《语文学习》2023,(11):38-42
<正>一、引言《促织》讲述了一个魂化促织的传奇“变形”故事,在行文落墨间,《促织》以微发端,小处见真章,见证了成名这个普通百姓的悲喜之路,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人情百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大多喜欢将“变形”作为切入点,逐级分析文本的情节设置、艺术手法及思想主旨。本文尝试摒弃“变形”主题的教学常规思路,以反转的艺术手法为抓手,形成“情节反转”“人物反转”“结局反转”的三角支架,引领学生探究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8.
《促织》是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讽刺佳作。文章围绕一只小小的促织,通过叙写主人公成名悲欢离合的人生遭际,深刻地揭示了具有警世意义的社会主题。通览全文,披沙拣金,全文妙在一“尚”,一“蠹”,一“酬”,三字而已。“尚”,交代故事背景。开篇“宫中尚促织之戏”一语,概  相似文献   

19.
与高中《语文》第四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促织》一文的“课文鉴赏说明”中写道:“《促织》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中写道:“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的封建统治的谴责。”显然,《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认为《促织》的主旨是“揭露统治者荒淫无道、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对此,本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促织》一文是《聊斋》优秀篇目之一,也是语文谏本中传统的重点课文,历来受到重视。文中主要人物“成名”究竟是姓成名名,还是以成为名之意?笔者经过仔细推敲,认为应该是以成为名之意,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