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验操作技术的几点改进新疆奎屯一二九团五五中学张国正(834032)一、玻璃管截割启动小型电动砂轮机(用80目以上细砂轮),手握住玻璃管两端,按所截长度轻靠砂轮边角,以砂轮转动方向旋转一周(见图一),待出现擦痕后离开,轻折即断。此法截割玻璃管,粗细、...  相似文献   

2.
截粗玻璃管的方法 中学课本介绍的使用钢锉截断玻璃管的方法,只适用于细口径的玻璃管。若管口径φ>  相似文献   

3.
<正> 一、材料: 绿塑料匙,绿漆包线(细铅丝可代)绿蜡光纸。二、工具: 小刀,尖嘴钳,蜡烛。三、制作方法1、将塑匙照(图1)在两侧割凹痕头部多余部分去掉。在凹痕处缠铅丝用钳子固定。  相似文献   

4.
自制量筒     
[材料]无色透明的圆柱形璃瓶一个、白漆少量。 [制法] 1.截断瓶子:在瓶子里装上一定量的水,并保持水平,使液面达到要截断的地方,沿液面缠上一圈纸条。把瓶内的水倒净,再用瓷碗片(或三角锉)沿纸条边缘划出一圈细痕,去掉纸条,晾干瓶子。在细痕上缠几圈沾有煤油的棉线,点燃棉线,不停地转动瓶子,使棉线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立即竖直把瓶子插入冷水中,瓶子就会从细痕处断开。  相似文献   

5.
锯割和锉配是钳工加工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也是要完成质量较高的工件所必须要掌握的。能否掌握锯割和锉配的基本技能,将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得分,也会影响钳工其他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一、制作材料: 方座支架一个、三合板一块、U形玻璃管1根,漏斗1个、带玻璃管的胶塞一个、灯钩2个、细铁丝、螺钉、螺母若干。 二、制作方法: (1)用铁架台作为简易风向风速指示器的底座,在底座上标出“东南西北”字,在立杆下端三分之一处套上塑料圈。(见图一)  相似文献   

7.
尽管钳工技能等级考试要求工件的最后加工面基本上是锉削面,但影响工件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的往往要涉及锯割。因此,在钳工技能教学过程中,提高锯割质量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钳工实习指导经验,总结出锯割“三环”训练法,在技能教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尽管钳工技能等级考试要求工件的最后加工面基本上是锉削面,但影响工件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的往往要涉及锯割。因此,在钳工技能教学过程中,提高锯割质量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钳工实习指导经验,总结出锯割“三环”训练法,在技能教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盐水瓶一个可制成空气对流瓶。制作方法: ①用点料热爆法炸断盐水瓶。在距瓶底30mm处用笔绕瓶画一圈整齐的标线,用锉刀(或玻璃刀)沿标线刻一长约5~10mm的刻痕。再用一根直径约3~5mm的玻璃棒在酒精灯上将一端烧至红软,然后迅速压触在刻痕前约2~3mm处,瓶壁就会沿刻痕裂开一条纹。继续用红软的玻璃棒在裂纹前端5~8mm处压触,裂纹将不断延伸,直至盐水瓶炸裂断开。②锉孔。先用锉刀将盐水瓶上、下两段的锋边锉掉(不要锉断  相似文献   

10.
知识天地     
蒸馏器:用家用铝壶代替。取下壶盖上的螺丝帽,用圆铁锉扩孔,配上单孔胶塞;壶嘴用胶塞塞住。 冷凝器:选择一根粗塑料管和比塑料管略长的细玻璃管,配上两个橡皮塞,并按玻璃管管径各打两个孔,如图组装成冷凝器。 冷水源:准备三只水桶。一只挂在高处,另一只放在低处,利用虹吸原理得到冷却水。第三只备  相似文献   

11.
智力闯关第四关第1题:当地球引力突然消失了,会产生什么情况?请说出5种。(1、5相连)第2题:动手做:剪一条1厘米宽、8厘米长的纸条,如图1所示按4厘米长对折后,把纸条放在笔尖上,用手握住笔。手的热度把周围空气变热,热空气上升,使笔尖上的纸条旋转。要求纸条旋转20圈不掉,时间和速度不限。(5、6、3相连)  相似文献   

12.
简易气体发生器装置(一): 取一段细玻璃管,用喷灯将其一端封死在距这端40毫米处喷用,灯加热,待玻璃红软用两手向中推间挤,使处红软堆起一圈凸形部分,其外径与具支U形管内径接近,以既漏不下小锌粒,又能透过稀盐酸为宜.然后按左图组装即可使用.不用时关闭活栓,氢气的压力使酸和锌粒脱离接触,反应立即停止.  相似文献   

13.
节外生枝一般来说,一张长方形纸条很容易做成一个纸圈,这个纸圈有上下两条边和正反两个面(见图1)。可当我们把纸条拧转180度,A点和C点、B点和D点分别重合时,做成的纸圈却只有一条边、一个面(见图2)。这就是莫比乌斯圈。“莫比乌斯圈”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四色定理”时偶然发现的一个副产品。它已被作为“了解并欣赏的有趣的图形”之一写进了新数学课程标准,编进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活动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莫比乌斯圈,学生们会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到…  相似文献   

14.
我校生物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将废日光灯管制成生物标本瓶,制作方法如下。1.截取灯管在距废日光灯管ZO~23cm处贴一圈纸条,用小砂轮片(磨开蜂王浆瓶的小砂轮即可)沿纸条边缘划出一圈细痕。去掉纸条,在细痕上缠绕几圈沾有煤油的棉线,点燃棉线,不停地转动灯管,使棉线充分燃烧。当火焰快灭时,即把灯管插入冷水中,灯管就从细痕处断开,然后把截面磨平,用清水洗去灯管的荧光粉。一般一根日光灯管可以截取两端的两段制成标本瓶。2.封包管口选用大小合适的软木塞,塞入管口约1cm,在软木塞外面涂一层白乳胶,稍干后,再用红颜色的油漆…  相似文献   

15.
锉削技能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它是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其形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等达到图样技术要求的一种切削加工方法。可以加工平面、曲面、内外表面、内孔、沟槽和各种形状复杂的表面。生产实践中,锉削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衡量钳工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其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动作要求细,不易掌握,所以,这又是钳工操作技能中较难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材料: 1.旧挂历纸,卡纸若干。 2.白乳胶、剪刀,彩笔、图钉 制作: 1.把旧挂历纸剪裁成若干张纸条。用这些纸条从里往外一圈一圈卷,卷紧卷齐成10公分直径的圆形,然后粘牢,再用乳胶把卷好的圆形粘在做衬底用的卡纸上(图1)。 2.用纸条卷两个椭圆形:用白乳胶把卷好的两个相连着的椭圆形分别粘在衬底用的卡纸上(图2)。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纸圈     
把一张纸条的两端粘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纸圈,这个纸圈有内外两个面,如图1所示。如果在这张纸条的两端粘起来之前,把纸条的一端先翻转一下(如图2),然后再把两端粘起来,就能得到一个神奇的纸圈,它是1858年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的,因此称作“莫比乌斯圈”。小朋友,你想知道“莫比乌斯圈”神奇在哪里吗?下面我就向你们介绍介绍吧!  相似文献   

18.
例 1 某同学用图 1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 (预先固定好 )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 ,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cm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 ,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2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 :①白磷 (足量 ) ;②活塞先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结束 ,恢复到常温后 ,活塞应停在约cm处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 0 0 0年山东省初赛题 )解析 实验中白磷足量 ,足以使玻璃管中密封的氧气反应完 .白磷燃烧后生成…  相似文献   

19.
许多版本教材中都编排有风的形成模拟实验,我们对它作了改进,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可以让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都能动一动手,经历一下实验的过程,感悟一下风的存在。材料:1.5升塑料空瓶、玻璃管、蜡烛、线香、小夹子、狭长的纸条、火柴等(如图1、2)。制作方法:1.用刻刀将1.5升塑料瓶裁成三个部分,从瓶口向下大约1.5cm,从瓶子底部向上约7.5cm留上、下两个部分备用。2.把玻璃管的一端用酒精灯烤一下,然后用它在距离瓶子底5cm的地方烫一个圆孔,并趁热插入玻璃管直至冷却。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两个小纸条,小纸条可以用有一定硬度的彩纸做,…  相似文献   

20.
玻璃管是自然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但实验室中都是比较长的普通玻璃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太方便,教师往往在课前要对这些玻璃管进行适当的加工,下面介绍几种玻璃管的加工技巧。在对玻璃管进行加工之前,教师先要准备好酒精喷灯、玻璃划刀穴小摊上推销的滚轮玻璃划刀、薄边的砂轮片也可以雪、长镊子、软石棉板等几样工具。具体加工方法如下:1.玻璃管的切断以前大家经常采用的利用酒精棉线、电炉丝等高温炸断的方法效果往往不是太好:断口不是参差不齐就是有裂痕。我使用刻痕拉折法效果较好:穴1雪把玻璃管放在课桌的边缘挡板处,右手将玻璃划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