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的优劣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准之一,好的作品来源于灵感,灵感是学生写作的闸门,思绪的源泉。灵感如同灵魂,缺少灵感的文章就等于没有灵魂。又如何能打动读者呢?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有两个以谈话为主题的节目:《聊天》和《对话》。通过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参与,达到情感的沟通,信息的传递。作文与聊天和对话一样,也是个体表情达意的工具,能起到与他人交流情感,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所以说它难.是因为作文是一种复杂、艰苦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大到主题提炼、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小到遣词造句、语法标点.无一不费思考.图而,相当一部分学生怕作文、不喜欢作文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4.
5.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写作教学要"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灵感是人类认识活动中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它具有难能可贵的创造功能,创新大多起始于人大脑中产生的灵感。一位学生这样叙述写作时没有灵感出现的心情:"坐到书桌前,想写点东西,然而面对一沓白纸,脑子却空空如也,一支笔握在手上,半天纸上还没落下一个文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类探索事物中具有创造性的一种精神表现。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要使其长出一片绿荫芳草地,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老师能灵活地创造写作意境,拨动学生写作灵感这根弦,使之思想活跃,激发兴趣,创意新颖,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想象力还不丰富,如果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上不切实际地只拿书上的理论对学生死搬硬套,或者针对某个命题的含义,搬出几篇内容类似于本命题的文章向学生朗读一番,以为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结果学…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能力尤为重要。那么,何谓灵感?灵感并不是虚玄的东西,它是人的大脑中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的结果,灵感思维是以大脑右半球为基地的,它在大脑中潜意识运行,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有个以谈话为主题的节目:《对话》。通过主括人、嘉宾和观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参与,达到情感的沟通,信息的传递。作文与聊天和对话一样,也是个表情达意的工具,能起到与他人交流情感,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阅读学生作文,往往感到感受肤浅,感情贫乏,有一种被动的完成作文任务的感觉。这种思路源头枯竭,“茅塞”永不“顿开”的作文局面,究其原因,用学生的话说,那便是没有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理应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感受与体验又只能在心灵开启之后,即在有了生命意识之后。因此,文学教育中,必须充分关注生命的存在,与鲜活的生命进行对话,以促成学生自身个体生命质感的生成、积淀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阅读学生作文,往往感到感受肤浅,感情贫乏,有一种被动的完成作文任务的感觉。这种思路源头枯竭,茅塞永不顿开的作文局面,究其原因,用学生的话说,那便是没有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当灵感忽然爆发,如同一推电闸,电流接通,灯火通明,一切细节都忽然发亮。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何使灵感降临呢?一、搜索记忆。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我们容易获得灵感。巴金先生在谈到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时说:倘使我没有在封建大家庭生活过  相似文献   

13.
在《苏小妹三难新郎》这出戏里,苏小妹耍新郎(秦观)对出“闭门推出窗前月”的下联,新郎苦思良久,也对不上来。东坡先生深怕妹夫对不出下联进不了洞房,便心生一计,叫书童向附近的水塘投了一块石头。新郎见此情景,豁然开朗,一句“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下联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4.
写作训练的前提应是训练学生创造条件蕴育灵感,抓住契机产生灵感。灵感不能腾空而来,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如土壤蕴育而成,那么,如何创造条件,使大脑经常处于蕴育灵感的氛围之中呢?一、要借巧读打好灵感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于灵感,许多作家都有描述。歌德认为,拜伦创作之所以总是成功的.是因为“就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被迫似的老是不停地做诗.凡是来自他这个人.特别是来自他的心灵的那些诗都是卓越的。他做诗就像女人生孩子.她们用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下来了”。我国古代文论中常讲灵气、感兴、天机之类。指的也就是灵感。其实。所谓灵感不过是艺术构思在偶然机缘的触发下,  相似文献   

16.
写作训练的前提应是训练学生“创造条件蕴育灵感,抓住契机产生灵感”.灵感不能腾空而来,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如土壤蕴育而成,那么,如何创造条件,使大脑经常处于蕴育灵感的氛围之中呢?一、要“借巧读”打好灵感思维的基础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大脑接受的信息与意象大都来自书本,读书能开心明目,读书是掘巧育灵的奠基工程,读书工夫下得越深,脑瓜就越开窍越聪颖越精灵.因此,写作教学不要囿于讲授写作过程,要开创丰富的阅读园地,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得法.二、要“用巧思”打开灵感思维的通途中学生喜欢打破砂锅纹(问)到底,对于自己神往的事总是想弄个水落石出.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渴望效应.要根据这种心理巧设想念,让大脑处于常思不怠的状态中.《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一家人望眼欲穿,渴盼已久的阔叔叔于勒,突然变成衣衫褴褛的卖牡蛎的老水手,菲利普夫妇像避瘟神似的逃避开了他.可设悬念:于勒以后的命运如何?菲利普夫妇回家后反应如何?假如自己再续写下去,应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此这般常遐想,就会在大脑中修筑起一条通向灵感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7.
写作训练的前提应是训练学生"创造条件蕴育灵感,抓住契机产生灵感"。灵感不能腾空而来,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如土壤蕴育而成,那么,如何创造条件,使大脑经常处于蕴育灵感的氛围之中呢?  相似文献   

18.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论如何启发小学生写作乐趣,旨在通过乐趣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技能,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想像和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课程标准语)。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灵感具有突发性,亢奋性,创造性,忽逝性。在写作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对作文训练的畏难情绪和冥思苦想的痛苦现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通过创设想象的时空,沟通作文写作与现实生活的情感,注重专题技巧和形式的训练等方式,从而创设写作气氛和情境,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之下,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诱发创作灵感的闪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