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理想教育,培养有理想的新一代,这是德育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鼓舞广大青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又是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学校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明确:我们的远大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要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并通过具体形象的诗文、儿歌等形式,向青少年、儿童描绘出未来美好的前景。这对形成革命的队伍起到了指导、动员和组织作用。当时,有不少中小学生,在革命理想教育的鼓舞下参加了革命,在战斗中,英勇奋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研是发现、选择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和选择问题是教育科研的第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一般称为教育科研选题。在教育科研选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课题?第二,从哪里去找课题?第三,在众多问题中,如何选定自己的课题?下面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些问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进行民族气节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提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从小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了解我们现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大别山深处的英山县,县教委一班人针对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的随意性、盲目性、松散性,决定将德育由虚变实,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并绘制了“高起点、全方位、三步走”的工程蓝图。该工程实施近五年,已取得初步成效。本刊编辑同仁认为,英山的德育工程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为使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落到实处,要求抓紧组织试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什么要抓紧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以及怎样抓紧实施?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宜紧不宜松。 早在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从何着手?民族素质提高从何起步?从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加强行为规范训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的起点,是实施中小学德育大纲的抓手。我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比作为一座宏伟的大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特别强调要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实效。通知要求德育工作具有渗透性、生动性、丰富性、民主性,要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可是,我们过去在德育工作中习惯于作大报告、讲大道理、搞大呼隆,对学生心理缺乏精心研究,对学生成长缺乏全面了解,对教育方法缺乏精细设计,常常急于求成,单刀直入,搞一刀切。习惯于空洞说教,其收效很小,甚至产生负效应。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国内外不少教育心理学工作者,正在探索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明示和暗示的共用,优化德育方法,使德育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显性课程明示的特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楼汉葳 《文教资料》2014,(22):92-93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其道德意志,渗透其道德行为,从他律到自律,最后内化为自然的德性。有效的德育应该回归实践层面,实行“生活德育”。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变,要进行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和积累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转瞬即逝,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世纪之交,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大潮已汹涌而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经济的产业支柱。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而德育尤其是中小学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的严峻挑战,也不得不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因此,中小学德育树立全新的观念,加大调整与改革的力度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上海中小学德育十五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如下六个方面内容。1.德育目标的改革教育改革应有明确的目标,无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德育亦然。纵观几十年来,在各个厉史时期,我国德育在目标问题上的弊端,始终是德育工作中最主要的弊端。尽管在各时期中,这一弊端在表现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 (1)德育目标不确定。处于围绕政治运动和政治口号转的状况,导致一个时期变换一个目标。这样,教师无所适从,教育没有常规。德育成了完成政治运  相似文献   

11.
比较教育学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最年轻的学科。但是,作为教育学分支的年轻的学科,近三十年出现的有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未来学等等。所以,这个定义还不能准确表示比较教育。为了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比较教育,我们必须研究一下比较教育的特点。比较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日本认为,比较教育特点有四:用比较研究法来研究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最大特点。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领域,这是比较教育学的第二特点。以现在为中心是比较教育的第三个特点。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比较是比较教育的第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姑且不论人类到底能否征服宇宙,而如果能,也姑且不论将在哪个世纪实现,但这毕竟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更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然而,一提到向宇宙进军,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这件事和科学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而很少有人联想到征服宇宙乖口中小学教育的关系。一般说来,即便是有人意识到这种关系是存在  相似文献   

13.
14.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 ;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 ,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 ;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 ,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面临三个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基础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模式,中小学德...  相似文献   

16.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应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中小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手段。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四化事业献身、为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斗的崇高理想,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并且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教育与政  相似文献   

17.
傅岩 《班主任》2002,(4):3-6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课程改革阶段。课程体系的根本性改革,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课程改革对加强中小学德育所起的作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高效地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每一个人每一天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高效地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每一个人每一天都面临的问题。近十多年来,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的学习策略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那么何谓学习策略呢?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国各级小学的课程表中,写上了崭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标志着我国德育课程由知性德育迈入了生活德育的新航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回顾、反思德育课程前行的路径,我们高兴地看到经历十年课改后,德育课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德育课程教学会更具魅力。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十年来,确立了生活德育论的道德哲学立场,变革了传统的知识授受式教学,探索了活动式、生活化德育课堂,促进了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