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叙事批评在中国和西方有各自的发生发展历程.在西方,叙事学诞生之初,注重被叙述的故事的结构、叙述者的作用和叙事作品的构成体系.经典叙事学是一种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纯形式研究;后经典叙事学则以阐释具体作品为主要目标,着眼于具体作品的意义.自觉的叙事批评经过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将文本的叙事分析和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分析结合起来,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中国的叙事批评大致经历了文史不分的叙事批评、感悟式的文学叙事批评、有理论自觉的叙事批评三个阶段.叙事批评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运用叙事理论,对文本进行叙事批评;在叙事理论研究领域,拓展研究内容;叙事批评和其他批评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当代叙事学》一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关于西方叙事理论与中国古典小说之间关系的思考和疑问。西方叙事理论对于中国古典小说是否具有适用性呢?本文仅就《当代叙事学》中叙事序列结构分析的部分进行一些归纳思考。  相似文献   

3.
叙事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问。叙事理论主要研究小说的叙述方式、结构模式和阅读类型,为科学地认识叙事语篇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叙事情景和叙事声音等叙事手段在叙事语篇的运用分析,探讨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4.
以Baker为代表的翻译学者提出了叙事理论的翻译研究。本文尝试在叙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许渊冲在诗词英译过程中所带有的叙事学特征,从中发现叙事与诗词翻译的结合点,研究从源语叙事到译入语叙事过程中的时空建构和人物事件再定位机制对诗词英译所起的特别作用。目前叙事学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翻译研究方面的声音较为微弱,其适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尝试初步探索叙事学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分析方面的适用性,旨在扩大叙事学在翻译研究方面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叙事学为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和方法解析中国近世叙事文本,是促成中国近世叙事文学文本意义再生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研究者的理论愿景与操作手段,对叙事学视域下中国近世叙事文学的研究成果作了初步梳理,并认为在叙事学视域下开展中国近世叙事文学研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尊重中国近世叙事文学在文化思维和话语表述方面的特殊性,二是确保叙事学理论对文本的"有效介入"。  相似文献   

6.
电影作为影像叙事媒介,可以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换成叙事文本,可以说是处处浸透着叙述.电影叙事学不是关注电影表意的层面,它主要关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功能,是对一个影视作品叙事结构的抽象性研究分析.文章以电影叙事学理论为基点对<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结构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略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学开辟了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研究的新天地,而罗兰.巴特又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模式颇有成效,用它来分析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问题,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特点和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8.
相比于西方叙事学从语言学角度切入叙事研究,中国叙事学注重考察叙事行为背后所隐含着的主体性和社会文化因素。以叙事结构呼应"天人之道",是中国古代小说惯用的结构原型和叙事方式,赋予了中国叙事传统"技"与"道"的双构性思维。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的叙事传统分析表现为"奇书文体"的技巧性叙事和"文化原型"的哲理性叙事的双重构成,且二者有着内在的契合,这关乎到中国叙事学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叙事学是在叙事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学科,通过对叙事素材的详细分析探究新闻叙事语境下民生新闻的原理及方法。在叙事学框架下通过对大量真实的民生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出民生新闻的叙事原理,进而用民生新闻叙事角度、结构、目的等理论来指导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学者将叙事学理论应用到小说研究、戏剧研究、电影研究以及叙事空间研究等领域,分别构建了小说叙事学、戏剧叙事学、电影叙事学以及空间叙事学,却没有将其延伸到诗歌研究领域.为此,本文将系统、科学地研究叙事诗歌中的叙事机制以重新审视叙事学和诗歌研究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诗歌叙事学,以丰富和延伸叙事研究和诗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其结构论哲学思想之上 ,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们一反传统批评家以作品内容为本体、以作家的主观精神为动力的文学叙事观念 ,提出了以文学结构形式为本体、以文学法则程式为动力的新叙事理念 ;德里达从其解构主义思想出发 ,深刻洞察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过分强调文学叙事的普遍统一性而完全忽略了它的具体差异性的致命弱点 ,提出了一种以具体多样的话语文本为本、以能动多变的个人天才创造为动力的新型的文学叙事理论 ,将西方的符号叙事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张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56-57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除新颖奇特的内容外,别具特色的叙事手法同样是使勃朗特姐妹的小说长久不衰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刺猬的优雅》通过看门人荷妮和富家少女帕洛玛的交替视角,展示了巴黎一栋高级公寓里发生的故事,揭露她们的经历和心路演变。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围绕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特点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芭贝里身为女性作家在写作中如何通过女性叙事策略,建构起女性叙事声音和女性话语权威。其写作尝试也对中国的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呈现出的根本矛盾是叙事模式的普遍性原则与文学创作与欣赏的特殊性境遇之间的矛盾。结构主义叙事学提供了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叙事成规,但当以叙事成规去解读具体文本的时候,则不断遭遇叙事作品特殊性的挑战。结构主义叙事学式微之后,后结构主义倾向于将每一种叙事模式都放置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历史语境之中予以探讨,比较多地照顾到叙事模式变化的特殊性。这意味着,当代叙事学已经从传统的诗学研究走向了与政治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上来。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社会历史批评解读《哥德巴赫猜想》无法深度透视其复杂性,真实性叙述下的文学意义的价值潜藏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以叙述学为凭借,作为报告文学文本经典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叙事策略上所折射出的读者意识以及对于那个时代的治愈等叙事功能渐次浮出历史地表。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结构和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和叙事伦理四个方面对奈保尔小说《米格尔街》的叙事艺术进行分析,表明除新颖的内容之外,别具特色的叙事手法使《米格尔街》更加真实地呈现了“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7.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传统的全知全能型叙事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并创造一系列叙事技巧来构建其小说世界。其作品《到灯塔去》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从叙事的时间艺术、多视角转换和间接内心独白3个层面来分析探讨《到灯塔去》的叙事策略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可以看出作品堪称意识流叙事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Other disciplines offer new perspectives, concepts, and models that would help vocational psychology reinvigorate itself. The paper identifies contributions (such as narrative) that post-modern sources and scientific disciplines could make, though with reservations about importing ideas from the physical sciences into the social sciences. There would also be challenges for vocational psychology, primarily to its core values as a science but those could change over tim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then discusses how some of the lessons of narratology could enrich post-modern approaches, while its structuralism could enable vocational psycholog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narrative.  相似文献   

19.
有意味的叙事时间设置一直是张爱玲小说叙事艺术的独特之处。这里从叙事学的角度,就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从时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对小说《色·戒》进行探讨,以求证叙事时间在叙事语篇中所产生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