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板块课程体系是按照二级学科,将课程设置为若干个板块,再将板块组合起来形成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相比,它更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主动性。实行板块课程体系,应加强主干课的教学,加强对非主干课的指导,改因人设课为按需设课。  相似文献   

2.
杨谢 《考试周刊》2014,(92):8-9
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化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要培养新型语文科教师,高等师范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紧扣时代发展节奏,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强化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职责,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开发潜在课程,培养教师精神;遵循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课程的设置深刻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的设置因高校和地区的不同,存在一些差异。文章在分析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差异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重视专业理论学习、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和改革教育实践模式的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应该针对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革工作。本文从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升格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建立"一条主线、三个层次、四项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大学文学院的课程改革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折射出我国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模式所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需要。为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高师的课程改革必须先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该以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与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有诸多矛盾。我们应该强调专业特色,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强调师范特色,提升学生实践精神;建立弹性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突出课程内容现代性,完善学生人才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严重不适应语文教育的需求 ,认为过去那种培养通用型人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以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通用课程外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观念和模式 ,也应彻底改变。阐明了以培养语文教育素养为核心的三个层次、五个板块的新课程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色彩比较浓厚的专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所出现的不适应方面日益明显,旨在通过以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正视传统培养模式中较少关注的出口问题,去逐渐理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也成为突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其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存在学生疏离文本的倾向,导致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之间产生严重的距离感。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师应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参与性实践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因其植根于语言的生活土壤,在所有教育科目中优先具有进入存在论境域的发言权。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在不同的哲学语境中意味着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立场。语文教育作为直接同语言打交道的精神生成与发展过程,无论其观念状态还是实践形态都必然隐含着其所立足的存在论立场: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在场—不在场的存在论方式和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从交往—实践的角度来把握语文教育的立场和方法,是当前语文教育正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的方向,是对过去长期以来所奉行的认识论语文教育模式的一种积极批判,也是对存在主义语文教育立场忽视语言实践倾向的一个有力的矫正。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携带着一些新课程理念,它所设计的四个部分也有着比较清晰的逻辑结构,但由于缺乏对语文本质属性的准确把握,随之展开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内在逻辑联系均欠清晰,不利于语文教师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标准》里的一些阶段目标忽视了新时期某些必需的个体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规律的专业。临沂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调研.确定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创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架为外语工具课程、网络工具课程、基础综合素质课程、专业方向骨干课程和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五个部分,体现出创新性、实用性和国际化等方面的鲜明特色。经过从方案到实施的推进、从形式到内容的推进、从教师到学生的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初步显示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文研究生课程改革应面向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强化理论和方法类课程、增加科研工具类课程、加强写作能力培养和研究范例教学.应该大力减少课程数量和授课时间、科学设置一级学科学位课程、合理设置方向选修课程、认真落实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口径宽、能力强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临沂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服务地方建设的区域高校,应该如何在国际化语境中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随着对境外大学相同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同类课程建设和先进教学方式的考察与学习,应该反思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考核评价方式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创新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导致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凌 《科教导刊》2021,(1):74-75
如何在保留本专业固有特色的同时充分借鉴临近专业的实践性优势,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核心素养,又掌握实用的操作性技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达到人才培养中的"专-技"结合,需要在管理者、教学者以及学生的三方努力下,通过宏观的方向性指导、合理的课程安排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改革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文学,较之中国文学、华文文学,除了更具准确性与包容性,并可有着中国汉语文学与世界汉语文学的概念构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汉语文学作为语种文学的超民族性、超国别性、超文化性。通过对汉语文学进行正名,将能从学术研究方面开始来促进汉语文学突破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限制向着语种文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显示出汉语文学已经具有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语种文学这三大构成。  相似文献   

19.
反思"淡化语文知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知识的引入为现代语文教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构成了语文课程的基础。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导致了语文课堂的刻板和缺乏生机,原有的语文基础知识体系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更新和充实,与语文课程和教学目标不相适应甚至发生冲突。语文课程改革不是要淡化语文知识,而是要实现语文学校知识的除旧纳新,构建良好的学校语文知识体系,确保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