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东生,1917年出生,天津市人,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他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使中国在古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曾荣获2002年度“泰勒环境成就奖”,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于2004年2月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刘东生为什么会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到底有哪些突出的贡献和成就?这些贡献将为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他为什么会走上黄土研究之路?他童年的理想是什么?他在工作中是怎样的表现?他的同事和学生眼中的他是怎样一个人?在他的夫人眼里,他是怎样一个老公?在他女儿心中,他是怎样的一个父亲?他平时有哪些爱好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广宇 《大学时代》2006,(6):30-31
刘东生是我国黄土研究方面的专家。在半个世纪的地学研究中,他建立的黄土“新风成说”,平息了170多年来黄土成因的风成与水成之争;通过对古土壤的序列研究,向四次冰期提出挑战,经过3年的时间,他总结出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古环境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刘东生完成了到现在为止,全球惟一完整的陆地沉积记录,使中国的黄土成为认识全球变化的一把“钥匙”,被称为“黄土之父”。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电引人关注的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此殊荣。两人各获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刘东生简介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王永志简介1932年出生于…  相似文献   

5.
简讯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东生 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王永志 从1992年起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简讯…  相似文献   

6.
《书的故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两本书一块钱?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听错了?卖票工人很惊讶,……他突然想起在杂志上看见过的鲁迅先生的照片,越看越像,这时候他更惊讶了……”。这两次“惊讶”都生动地刻画了青年工人买书时的心理活动,具有很深的含义。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理解这两次“惊讶”的含义,对整篇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次,是他听说两本书只需付一块钱,怀疑自己听错了,不敢相信,觉得意外,所以“很惊讶”,他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这一“惊讶”一方面反映出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见面     
《大学生》2014,(13):118-119
今天来的人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吧?这称得上是一次历史的见面了。我的这三本重新出版的书分别是《曹寅和康熙》,这是我的博士论文,45年了,生命力很强,1966年写的,这告诉大家要好好写毕业论文。第二本书是《胡若望的疑问》,讲了18世纪一个中国人在法国的生活。第三本书是关于一堆人了,叫做《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74岁奔赴南极、79岁出征北极、85岁踏上青藏高原、88岁深入罗布泊……这一连串令人惊叹的经历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在将近70年的科考生涯中,他在黄土形成和演变历史研究方面,获得了国内外的最高荣誉,也平息了困扰科学界多年的学术纷争难题……对于黄土这部记载着数百万年前地球古老信息的"无字天书",刘东生几乎倾其一生细细地品读。  相似文献   

9.
有个笑话说,一位美国人,大概还是学者,访问中国一个月,回去就写了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第二次访华,待了三个月,只写了一篇文章。后来,他又来中国,一待就是一年,返美后没有再写只言片语。我觉得这个笑话正是在说我,因为我在美国的考察刚好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张怡 《学前教育》2010,(4):14-15
《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这本书出版后,在游戏小组投放了一定数量的书以供家长借阅。出乎意料的是,书籍投放的第一天,郭潇雨的爸爸就主动提出要购买一本。在问到“这本书可以随时借阅,且借阅没有期限限制,为何要购买一本”时,小雨爸说,这本书记录了四环游戏小组最初的建设和发展,阅读时一个个故事所记录的场景在眼前再次呈现。  相似文献   

11.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大众文学家,他虽然不是历史学家,但他关于战争和历史的很多观点在日本影响甚大。对于这样一位影响了许多人的历史小说作家,我们有必要对他及其作品进行一番分析研究。1975年5月司马辽太郎开始了他成为一名作家后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其后便出版了《从长安到北京》一书。本文以这本书的内容为中心,重点讨论在这次旅行中,他对中国历史以及当时中国现状的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2.
纸条的魔力     
(一) 家庭学习小组组长小云向我报告:“小炳在小组里捣乱。他把一只小狗带到小组里来了,吓得女同学直叫唤。这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上星期三,他把一只死麻雀偷偷放在  相似文献   

13.
文喆 《中国德育》2010,(6):95-96
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是一本有趣的书,正像甘子钊院士撰写的推荐词所说,这本书会带给你“一次富于智慧、风趣幽默而又大开眼界的科学之旅”。  相似文献   

14.
院士之家     
在中国,夫妻同为科学院院士已属罕见,然而偌大的中国,一家三口同为院士,且又同为政协委员的家庭却只有一个。这就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和他的女儿李林、女婿邹承鲁。李四光先生是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生前曾任政协副主席,而他的女儿和女婿则在1980年,于中国科学院在停滞了23年之后首次续选中双双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这样,中国科技界首次出现了一个拥有三位院士的科技之家。只为孝顺.想当医主的李林成了金属物理学家李林是李四光先生的独生女儿,原名熙芝,后改名为李林。按照李林的本意,她更想当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学生尼森正在图书馆里埋头攻读一本名叫《生物变种遗传基因研究》的书,这本书虽然他已读过好多遍,但仍然爱不释手。奇怪的是,当他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这本书总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他仔细注意书中的每  相似文献   

16.
<正>李院士已经离开我们四天了,总觉得他还在隔壁办公室上班。回忆起和李院士的交往,一次深入接触是关于"大数据时代的大地图—遥感可以先行"问题探讨一事。2014年6月22日上午,我突然接到了李院士的电话,是关于和华为公司交流一事,但具体内容讨论后再定,事情比较急。晚上7点,我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贾中伟老师一起来到了李院士家里,他竟然已经在电梯门口等我们了,说是怕我们找不到房间,这使我们深受感动。讨论中,李院士针对目前出版的国家大地图集都是静态的问题,遥感作为实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魅力     
从前,有个小孩叫小明。他从小不爱学数学,现在已经上三年级了,却只学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天,小明去图书馆看书。突然,他发现了一本封面特别漂亮的书,书名叫《数学的魅力》。小明有点好奇了,就把书拿了起来。当他打开第一页时,一道刺眼的光芒从书上射出来,接着,小明突然不见了!原来,小明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当他睁开眼睛时,看到一个美丽的天使站在他面前。小明惊讶地问:“这是哪儿啊?”天使微笑着说:“这是一个没有数学的城市。”说完,天使就消失了。小明好奇地往前方走去。一会儿,他来到了一条小河岸边。突然,他听到两个人大声说话的声…  相似文献   

18.
院士之家     
在中国,夫妻同为科学院院士已属罕见,然而偌大的中国,一家三口同为院士,且又同为政协委员的家庭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和他的女儿李林、女婿邹承鲁。李四光是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他的女儿和女婿则在1980年,于中国科学院在停滞了23年之后首次续选中双双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这样,中国科技界首次出现了一个拥有三位院士的科技之家。李林是李四光先生的独生女儿,原名熙芝,后改名为李林,按照李林的本意,她更想当一名医生。但当她16岁又一次跳级考取贵阳医学院时,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伯里教授1997年12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在英东楼学术会堂召开座谈会,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刘伯里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表彰他在放射性化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刘伯里先生是建国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个工程院院士,也是师范院校第一...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材料书,供在农村工作的人们看的。本来在9月间就给这本书写好了一篇序言。到现在,过了三个月,那篇序言已经过时了,只好重新写一篇。事情是这样的。这本书编辑了两次:一次在9月,一次在12月。在第一次编辑的时候,收集了121篇材料。这些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大多数是1955年上半年的,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