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馆作为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2.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四川科技馆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娜  徐晋华 《中国教师》2005,(12):24-27
刘娜、徐晋华:李教授,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作为数十年从事科普事业的您,能谈谈对科学、科普的理解吗?李象益:人们对科学、科普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过去人们觉得科普就是让公众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而现在科普的根本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包涵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的应用能力,对科学的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对科学的理解是指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应用能力,主要是指掌握一些科学技能,比如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社会上不是常说计算机、驾驶执照和外语是现代社会的三个通行证吗?科学的态度其实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韦伟 《中学生物学》2006,22(1):62-63
科学素质是指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形成的适应经济和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质。一般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中国科协等部门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进行了多次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对科技知识理解方面相差不大,而对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的理解、对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上差距很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中华民族要想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众的科学素质必须有普遍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中学学科教育中,教师必须以学科教材为抓手,发掘教材的多元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激发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1 学习教材,了解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本质的阐述,是构建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科学知识去奢谈科学素质的培养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6.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科学素养明确界定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那么,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科学素质是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直接或间接地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甚至政治稳定带来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1年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仅为1.4%,而美国在1990年就达到7%;我国城乡的差距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愚昧、迷信之风颇为盛行。农村公民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迈向小康,创建和谐社会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素质、支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实验室的天文地质馆成立之初就在进行科普实践与探索.论文阐述了科普实践发展成熟过程、科普活动的形式;论述了高校实验平台科普改进的思考:(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实验中心科普的职责;(2)健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科普工作长效性;(3)加强科普理念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到传播科学思维;(4)应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科普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这过程中,媒体的大众传播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电视科技栏目以及科技专题片也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十几年来,在科普教育的创新方面,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许多新的经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科普教育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教育重在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同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重点来抓,而媒体在此行动中,有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和作用,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电视节目而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做好科普教育的传播阵地排头兵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电视节目科普教育,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宣传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科技栏目发展和现状的透视,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地阐述了新时期科普教育中电视科技栏目的传播平台作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本的科学素养成为公民素质必备的构成部分,每个合格的公民都应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当代科学的新进展。要了解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就需要查阅大量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文资料,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英语这门世界通用语言,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科普文章。此外,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强,人们无论是日常阅读、对进出口产品性能与使用的了解,还是走出国门留学、旅游等,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科普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因此高校实验室不仅是引领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也是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抗震防灾科普宣传示范基地依托实验室现有条件,将场馆设施、科教仪器、教学科研成果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和共享。抗震科普基地从"感知震害""结构抗震"和"科学防灾"三部分,将抗震防灾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与工程抗震防灾科研紧密结合,全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实现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认为公民科学素质可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三部分;探讨了科学态度、科学传播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构建了公民科学素质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温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科学态度对科学素质存在直接的显著影响,而科学传播对科学素质不存在直接的显著影响,但通过科学态度这一中介变量对科学素质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化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科普基地"传递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的指导思想,开展针对公众和学生的机器人、无人机科普装置开发:危化品爆炸现场泄漏物成分协同检测系统,新能源汽车动态充电系统,智能家居控制实训系统。该项目的实施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见、可闻、通俗易懂的科普装置,促进科普文化氛围营造,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4.
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普及科学技术,让科学服务社会、归于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的通常手段和主要载体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主要有科普说明文、科普小论文等。科普文章的作用就是把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认识,把人类的科技活动状况、科技研发的成果、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想和探索精神表现出来,介绍给公众,传播到社会,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可见,科普写作担负着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任务。既然如此,科普写作的重点就在它的“普及性”、专业知识和大众消费。那么,如何在科普写作中把握这个重点,体现普及性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王昕 《中国教师》2013,(18):33-34
一、对"科学素养"的理解"科学素养"可概括为三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二是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三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比"科学素质"和"修养内涵"意义更广、层次更深,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科学素质就是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一个让人忧虑的调查结果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2010年11月26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  相似文献   

19.
媒体点击     
徐敏:《科学素质不是"鸡肋"》,《解放日报》10月7日 [观点再现]:近期公布的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而早在1989年,加拿大这一比例就达到了4%;1992年,欧洲许多国家此项比例为5%;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高达17%。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9日,我应邀参加全国科技大会暨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真切感受到了现场的气氛.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和科普工作,这的确令人振奋.应该看到,把科普著作纳入国家科技奖的范畴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意义重大,会有助于改变社会上不重视科普工作的氛围,也会激励科普作家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科普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