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月11日,备受关注的“大部制”改革方案揭晓。大部制以“大”为名,从组织架构来看,这一特征已经十分明显。但就内在的功能,品质而言,笔者以为至少应当有这样几“大”期待:  相似文献   

2.
尊敬与期待     
其实我在《图书情报工作》上发文章是很晚的事,但《图书情报工作》长久以来却是我非常尊重的学术期刊。究其原因,大约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刚刚接触图书馆学时,是《图书情报工作》帮我巩固了专业思想,开拓了学术视野;二是我近年开展实证研究时,《图书情报工作》又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走出中世纪--这个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让多少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字眼,往往与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联系在一起.如今,虽然大家都知道中世纪并非当初想像的那样黑暗,而"启蒙"二字也经常被一些时尚的后现代主义者所讥讽,但我还是冒着被扣上"理想主义者"帽子的风险,不合时宜地跳出来声称:现代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是一个文艺复兴思想火花闪现的历程,也是一个走出中世纪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刘倩 《新闻窗》2013,(1):56-57
人文关怀脱胎于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反对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明确提出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和统治,要求破除对封建神学的迷信,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意义、价值和人格尊严,倡导人的自由发展与思想解放。随后,人文主义的具体范畴与内涵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是高楠与王纯菲两位教授合著的最新力作,该书以总体性视野对跨世纪以来的文学新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虽然人们对过去学术研究中的“大叙事”、“大体系”充满质疑,但研究中的总体性视野本身却是不容回避的。面对纷繁复杂、瞬息生变的文坛现状,一个足以考量全局的、高度足够的学术角度尤为重要。本书体现出作者多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视野所陶练的理论素养与观察分析问题独到的解思理路。  相似文献   

6.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是继薄伽丘之后具有全欧影响的的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生活经历使他非常的仇恨教会,激发了他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他的思想和生活阅  相似文献   

7.
王小环 《编辑之友》2011,(9):105-108
《文艺复兴》是20世纪40十年代后期上海最重要的大型文艺期刊,创办于1946年1月,终止于1949年8月的《中国文学研究号》,由郑振铎和李健吾主编,共出版4卷23期。《文艺复兴》的巨大影响力,首先来自于它连载的钱钟书的《围城》、巴  相似文献   

8.
新闻出版工作十年实践十条经验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新闻出版软实力大幅提升,新闻出版硬实力实现跨越。十年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十个一”:高举一面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一个中心,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一条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9.
刘雅芳 《兰台世界》2014,(11):80-81
理雅各是西方汉学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汉学翻译与研究标志着汉学研究的新纪元。当时的汉学家为数不少,但理雅各则独树一帜,如此巨大的汉学文化研究使其真正架起了跨越中西方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理雅各是西方汉学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汉学翻译与研究标志着汉学研究的新纪元。当时的汉学家为数不少,但理雅各则独树一帜,如此巨大的汉学文化研究使其真正架起了跨越中西方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中国职业网球运动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更重要的意义是它开启了中国百姓对这项百余年历史运动项目的意识启蒙。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出版业的黄金时代。我指的不是印数和码洋,而是出版界通过自己的产品,为整整一代青年的精神成长提供了营养。当时的出版物几乎左右着社会思潮的走向,大量的中国古籍掀起了“文化热”,大量的翻译书籍掀起了“西学热”。当时“畅销书”的观念并不清晰,但凡是好书都能成为畅销书。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依托,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坚实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动力。坚定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10,(16):117-117
浓墨重彩的“文化”背景下,“创意”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产品给谁看、给谁用,谁会用、爱不爱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人对军事电视节目的需求与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谦 《军事记者》2009,(4):47-48
电视媒体凭借着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高效的传播途径,在军事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媒体,电视军事节目不仅担负着面向广大国民介绍本国的军事情况、讲解军事知识,以及进行国防教育的职责,同时也担负着提高现役军人政治素养、文化修养,传递军事信息、普及军事科技以及丰富军人文化生活的作用。如何让军事节目能够被广大官兵所接受,已成为军事电视新闻工作者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胡晓 《新闻传播》2009,(8):136-136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媒体呈现出各类纷繁芜杂的新闻现象,如选透、艳照门、范跑跑、网络暴民、小沈阳等代表草根的娱乐化、庸俗化风潮成为新闻报道主流,“舆论监督”这一新闻的基本要义一度被掩盖甚至抹杀。“新闻”、“真实”、“客观公正”这些原本新闻中所应具备的特质却变成了与“炒作”、“虚假”、“歪曲事实”等贬义词相联系的怪现象,使得对它们的解读方式成为新闻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大师的中国荣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五四之子的费孝通先生曾有着大创造的机运和才华,他也抓住了这种历史机遇。晚年的费孝通先生以“文化自觉”来做文化自卑或自大的解毒剂,但我们仍可体察他内心“慢慢地着急”的焦灼洞明和达观世故。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中国60诞辰的前夕,王立胜博士的新作《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以下简称《基础》)出版了。这部以“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和构建”为研究命题的著作,试图以“社会基础”这一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框架,用以分析和解释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演进的方向、动力和机制问题,从而从“元问题”的角度找到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三线”建设:西部工业文明的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时期,我国将苏联援建的“156项目”中相当一部分放在西部,使过去几乎没有工业的西部出现了一批轻、重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结束的“三线”建设,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布局的又一次“西进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书写下不容淡忘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