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奠基幸福人生.今年两会召开,“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先让学校幸福起来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为啥要创建幸福学校,理想的幸福学校是啥样,如何创建幸福的学校,从而为办幸福学校和发展幸福学校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人生幸福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生产人的素质。生产人的素质是教育活动所刻意追求的;人生幸福也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以人生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会弱化教育的目的性动力,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秩序,甚至会使教育活动无法进行,会潜在地排斥社会的要求。导致价值强加的后果。但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人生幸福又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这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幸福这一人生目的的核心性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人生幸福是“检验教育是否获得平衡和调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活力教育旨在强调发展师生的潜在创造力,充分开发师生生命活力,实现师生自主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幸福者和幸福创造者的教育.因此,活力教育需要幸福校园,幸福校园更加呼唤活力教育.“经营活力教育,创建幸福学校”有两条主线:一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不仅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还给孩子一个幸福人生.二是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在当前创建幸福中国、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时代背景下,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从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和“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两个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展智慧型幸福校园创建的新策略,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人可以拒绝名誉和金钱,但不能拒绝幸福。“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教育过程应该是洋溢着幸福的,让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这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下,北京市洋桥学校立足“为健康成长铺路,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宗旨,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为抓手,提出“积极人生教育”理念,以“理念引领、唤醒积极、文化先导、正向关注、项目攻关、课程跟进”为实施策略,进行了积极心理支持实验、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等教育实践,激发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增添了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促进了师生对幸福人生的体验和追求,为进一步构建幸福课堂,创建幸福校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教育生活的真谛,教育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教育者幸福并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应该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其二,不仅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是核心任务,塑造幸福人生是终极目标.在《中国教育报》的专访中,孟万金教授指出“创建幸福中国,基础在幸福人生,关键靠教育.创建幸福学校标志着教育观从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环,是学生走向高等院校和社会生活的最后阶梯.高中生活的体验极大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目的论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幸福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生产人的素质,生产人的素质是教育活动所刻意追求的;人生幸福也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以人生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会弱化教育的目的性动力,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秩序,甚至会使教育活动无法进行,会潜在地排斥社会的要求,导致价值强加的后果。但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人生幸福又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这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幸福这一人生目的的核心性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人生幸福是"检验教育是否获得平衡和调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冯卫东 《江苏教育》2013,(11):30-33
“积极教育”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后蔓延于西方,如今影响到我国并逐渐成为一种热潮的教育理念、教育范式和教育运动,它关注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体验,旨在促成其幸福感受、幸福人生。“消极教育”则是卢梭首先提出的,是其倡导的自然教育的一个专门名词。这两者不是相互悖反,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本文辨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主张用“消极教育”来为“积极教育”的实施和实现扩大空间,创造空间,从而给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相似文献   

11.
当下,幸福作为一种教育文化被众多学者引入学校,通识教育成为培育大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识教育的功能重在教化,即通过通识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让大学生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关键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的落实,当务之急是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小青 《今日教育》2011,(12):42-42
幸福是什么?无数贤人和思想家都在寻找幸福的本真。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把幸福誉为圣洁人生的最高和最终目标,在《政治学》中把幸福定义为美德的实现。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生存于世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道”,不做与之相违背之事,“无为而治”才能达到幸福。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讲师泰勒·本一沙哈尔所讲授的积极心理学在哈佛成为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未来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突出体现在,受到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对教师教育的立场存在着模糊与误解,执着于技术理性取向的教师教育观,而忽视了教师教育所应具有的“博雅”传统.博雅精神的教师教育更关注作为“人”的教育者,要想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必然置放在“幸福”、“自由”、“德性”这一本质意义来理解儿童,理解教育.因此,任何有助于养成儿童之为完全人格、幸福人生、自主意识、德性伦理等方面的熏陶与涵养的功夫均是教师教育必然要考虑的内容.迈向博雅精神新时代的教师教育主要有三层境界,即意识境界、德性境界和心灵境界.意识境界追寻的是成为教育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民主教育精神,德性境界寻绎的是教育者的“内心之修养,穷神之知化”的人文伦理精神,心灵境界上达的则是教育者的“大全之所悟,天地之参化”的人生幸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天职就是帮助学生过上幸福生活。要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教育者必须掌握一门如何将学生导向幸福的教育艺术,其核心是:机智地处理好幸福的“可教性”与“不可教性”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当下幸福与人生幸福、幸福祈愿与现实生活、角色生活与个体生活、需要分化与价值建构之间寻求平衡点和教育行动的切入点,进而为学生与幸福相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受过教育的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受过教育的人” ( educatedners)是幸福和幸运之人。因为他们优先获得了良性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并且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 ,是全人生的。他们有可能成为完满和完善之人。“受过教育” ( educatedness)的状态是“现在完成时态”,表明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已经达到的目的与效果 ;“受过教育”的状态又是“现在进行时态”,表明教育已经转化为自我教育 ,正在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轨道上延伸。教育好比“火箭”,受教育者恰似“卫星”,“卫星”一旦由“火箭”推动升入太空之后 ,便可以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和人生宇宙中自由自主地运行。人生来便是可以…  相似文献   

17.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而人生是为让自己幸福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应是教育事业恒久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小学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创设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更是成就孩子幸福人生的殿堂.学校秉着这一教育思想,根据儿童年龄特征,从人的本性、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出发,积极开放第二课堂,让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阳光四溢.  相似文献   

19.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幸福教育观”既注重学生未来幸福,又关心师生当下幸福。学生的幸福,依靠我们去唤醒和引导;自身的幸福,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感知。既要工作称心如意,又要身心健康愉快,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尝试幸福教育,用心体验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幸福是什么》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孩子通过自己的人生实践回答了对于幸福生活的理解:成为医生的孩子认为为别人解除痛苦是幸福;成为农民的孩子认为用自己的劳动供养了许多人是幸福;成为工匠的孩子认为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是幸福。亚里斯多德说:“人生的主题就是幸福的主题。”中国的学者也认为:“幸福问题是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