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6月1日,我厂在俱乐部召开了“庆祝国家劳动人事部向西京锅炉厂颁发《工业锅炉制造许可证》大会”,邀请陕西日报和西安晚报记者来厂采访,6月5日和12日两报分别在一版发了消息。可是,陕西日报在仅七十个字的报道中竟错了五处:一、“九百大卡”应为“九百万大卡”;二、“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应为“自然循环热水锅炉”;三、“省劳动人事厅和机械厅向该厂颁发了《工业锅炉制造许可证》”,应为“省劳动人事厅代表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锅炉制造许可证》”,省无权颁发此证;四、题目中的“蒸汽锅炉机”不妥,应在“机”后加个“组”字,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由陕西日报倡导发起,由西部地区和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市区共同参与组织的“西部党报大联动”活动于4月中旬正式启动。 去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陕西向全国发出西部大开发的总动员令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关心大开发、支持大开发、参与大开发的热潮。为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舆论的引导作用,为西部各省市区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由陕西日报倡导发起,甘肃日报、青海日报、宁夏日报、新疆日报、内蒙古日报、西藏日报、广西日报、云南日报、贵州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共同组织开展了“西部党报大联动…  相似文献   

3.
在第五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有一位从事校对工作的——《陕西日报》刘彦明,他曾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新闻十佳校对”。因为笔者也是搞校对工作的,自然希望向他学习,不由到处查阅检索他的文章和事迹。 很快找到一篇刘彦明写的论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陕西日报》1998年11月10日),但读着读着,一行这样的文字跳入我的眼帘: 一些数字,多一个“0”少一个“0”,小数点放错,数字  相似文献   

4.
漫画作品,于幽默中有褒有贬,很受读者欢迎。但令人扫兴的是,一些漫画中常常出现不该错的错别字。如10月12日陕西日报一版《外宾赏月图》中“中国的月亮真园”,其“园”字应为“圆”;10月14日辽宁日报一版《良师益友同世来》中的“咳嗽”,其“嗽”字是自造的。类似这样的错别字,不时在一些报刊的漫  相似文献   

5.
消息 一等奖: 蒲城出现百家“粮食银行”(4月15日陕西日报)作者吴永国 西延铁路铺轨到宝塔山下(12月3日延安日报)作者张春生刘忠 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6月9日西安晚报)作者张宝贵 百辆送礼车被拒县府外(2月14日陕西日报)作者高陵 二等奖 百家大中型企业厂长总工考察高校(l月17日陕西日报)作者高山李其贵刘德文 小佳县敢闯大上海高科技产品扬美名(10月5日榆林报)作者刘光平张边林 韩城市改革公费医疗管理体制让医院给患者掏钱看病(l0月16日消费者导报,作者慕塞 小学生一项发明救活一个厂(n月2日宝鸡日报)作者:白德泉孙秉志张恒兴 陕彩厂六名班…  相似文献   

6.
《新闻实践》2013,(5):77-78
新华社3月26日电:陕西日报传媒集团3月25日宣布:1940年3月25日诞生于战火延安的陕西日报,采用国际前沿AR技术,成为“会动的”视频化省级党报。视频化党报是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利用二维码技术链接陕西传媒网,让陕西日报的重点栏目新闻“动起来”。读者利用自己手机扫描到陕西日报版面上的二维码后,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看到、听到“会动的”“直观的”视频化陕西日报新闻。陕西日报全面视频化的第二步,是在前期受众终端读者适应基础上,适时运用可以模拟真实现场景观的AR技术,让陕西日报上所有稿件的内容直接、直观、声形并茂地显示,使传统报纸从平面媒体升级为全息媒体。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2,(6)
《新闻战线》2002年第8期在“新闻阅评” 专栏发表简讯,介绍《陕西日报》为纪念江总书记在西安发出西部大开发动员令3周年而推出的24版全彩特刊。陕报6月27日出版的这期特刊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陕西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年报告》。纪念特刊图文并茂,回顾了江总书记5次到陕西考察的情况和重要指示,集中反映了陕西人民实施西部大开发3年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六)新闻摄影新闻漫画 新闻摄影部分 一08 住房特困户飞出“鸽子笼”(张富汉)陕西日报12.28 东方宝石朱扭探怀(李仁义)汉中日报12.13 一席大款宴 千家温饱食(来桂禀、陕西日报830 华山飞翔第一人(张玉合 张宏庆 王晓林)西安晚 报 9.23 理论家忙起来了(郝跃平 张富汉)陕西日报12.28 H$#: 为了孩子的微笑(周怀忠)陕西日报 u.27 当代斯诺(姚宗仪)美联社10月 西延铁路油笆列车在隧道爆炸(阉明)美联社6月 就它不怕烧(鱼安滇)陕西日报12.28 总书记视察汉中(孟守禄)汉中日报6.19 挂羊头卖狗肉的泥巴(尤书印)陕西日报12.28 5$#: “明星企业”打工…  相似文献   

9.
6月1日上午,细雨纷飞,仙桃市17个单位的21名特困下岗职工凭着“仙桃日报新闻助困卡”,来到仙桃日报社领走了该社免费赠送的1050份《仙桃日报·周末版》,零售后以补贴生活。这表明仙桃日报“新闻助困”活动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拥有广泛陕西读者群的《陕西日报》和《三秦晚报》,同为陕西日报社主办。然而,常常同天出版的这两份报纸,虽一“日”一“晚”可对同一件事的报道却不尽相同,有时这样不同的报道竟出于同一人之手。不由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报纸怎么了? 3月8日《陕西日报》和《三秦晚报》同时在一版发表有署名为《本报记者祝光》写的《目中无人横冲直撞——西安5名出租车司机被拘留》,前者赫然写道:“12月下旬至2月中旬52天时间内,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160多起”;可后者却写道:“12月底至2月15日52天时间内……” 手边还有一例,均出于3月17日两报上。《陕西日报》云:“本报北京3月16日电……为了抑制物价,我们去年底已经采取了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发生了什么公元1992年1月4日,这一天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它是一个周末,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但正是后一点,使它与一件新闻界的新闻有了瓜葛。这一日,中国大陆众多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向世人推出了“周末版”,展示了新的一年报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纷纷出版了“周末版”;《辽宁日报》、《陕西日报》创出“周末版”;《南方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贵州日报》推出“周末扩大版”;《解放日报》则随报奉送四开八版的“周末彩报”;《四川日报》打出了“天府周末”,《吉林日报》则名之为“周末增刊”;《河北日报》为“周末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亦由半个版扩大为一个整版,更名为“大地周末”;《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出版报》等亦推出“周末版”。如果将这个日子向前推一日,还有《参考消息》的“周末增刊”,向后推一日则有《工人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的星期刊……这是继1991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周末版浪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5,(Z1)
原上一枝秀 自然成风格《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陕西日报·经济特刊》一百期题词:“办报如调鼎,贵在有特色,原上一枝秀,自然成风格。”范敬宜解释说:“调鼎是说烹调做饭,办报犹如烹调,关键是要做出特色来,报纸办不出特色,读者就没胃口。《陕西日报·经济特...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7,(1):64-64
受省委宣传部委托,日前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和《今传媒》等八家媒体,在广泛推荐、认真筛选的基础上,评出了“2006年陕西十大新闻”。它们分别是:(1)“十一五”开局之年我省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4.
玉、瑜有别     
《陕西日报》1993年12月4日5版(周末版)《周末漫笔》专栏《王起明的精神》一文最末一段有“即便是败笔,也瑕不掩玉”这样一句话。 这里,“瑕不掩玉”应为“瑕不掩瑜”。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瑜”为玉的光采,指玉上最美的地方,比喻优点;“瑕”为玉上有毛病的地方,比喻缺点。因此,文中把“五”的意思理解为“瑜”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5.
省新闻学会主持的一九八五年全省报纸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最近在西安揭晓,共有六十四篇(幅)好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十一个,二等奖十六个,三等奖三十七个。以下是获一等奖的新闻作品目录: 新闻三篇:《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陕西日报)、《丧事中的大红匾》(陕西日报)、《省公路局“企业验收团”在安康大搞“吃、喝、拿”》(陕西日报);通讯二篇:《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陕西日报)、《张斌杰轶事》(宝鸡报);评论一篇:《年龄的紧迫感与“危机感”》(陕西日报);来信二篇:《值得深思的掌声》(法制周  相似文献   

16.
《报刊之友》2010,(1):112-112
年末岁尾,受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委托,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台、陕两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和《今传媒》八家媒体,评出了“2009年陕西十大新闻”,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新闻知识》2004,(9):63-64
陕西召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8月18日上午,陕西省国资委和陕西日报在西安联合举办“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畅谈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 会上,大家围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两个大局观”、西部大开发和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等,深入交流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深切体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日将成语“越俎代庖”的“庖”误作为“疱”,后来一查词典,方知大错。“庖”指厨师,而“疱”却是皮肤上长的小疙瘩。“越俎代疱”岂不令人费解?这就说明成语用字一定要准确;错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若想当然,只凭记忆,则易出错。这里,仅以今年几家报纸为例: “再接再励”(1月25日西安法制报一版标题;1是24日陕西日报三版《腊月·腊日·腊八粥》)。其中的“励”应为“厉”。厉,指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如写作“励”,则无此含义。“相形见拙”(2月22日西安晚报三版《“模糊学”谈片》)。其中的“拙”应为“绌”。“绌”读chu,指不够,不足。“拙”读zhuo,一指笨,二是谦辞。故“拙”不能代替  相似文献   

19.
报界宗师新闻精神永存鱼化湖畔媒体精英荟萃6月17日,全国首个以张季鸾命名的新闻馆在西安外事学院建成开馆,并向社会开放。陕西记协主席和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文化艺术报等媒体社长及总编等30多名新闻专家学者相聚西安外事学院鱼化湖畔,缅怀报界宗师,弘扬前辈的新闻操守和爱国精神。中国记协和大公报专电致贺。  相似文献   

20.
何地,是新闻的五要素之一。可是读报中常见有地名之误。今年元旦后的一个多月中,仅笔者就发现多例(依先后顺序): “河南省高城县人”(1月5日西安晚报四版讣告)。我国无“高城县”名,疑为商城县。因“商”与“高”二字貌似。“甘肃城县人”(1月6日陕西日报四版讣告)。我国无“城县”: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