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摆》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单摆实验以及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也是必做的两个实验。但在实验中,单摆很容易偏离了竖直位置,成为类似于锥摆的运动;要使单摆始终在竖直面内运动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单摆的摆动不是严格在竖直平面内,而是微微作锥形运动(即“锥摆”),若不加修正,在同样“摆角”的情况下,其周期如何变化?利用其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偏大还是偏小?好多资料上也有类似的思考题,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及答案。单摆具有等时性,其周期T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T=2πgl。单摆的摆动不是在竖直平面内,其摆球…  相似文献   

2.
单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即在摆角很小(小于10°),忽略空气阻力对摆球运动影响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A)、摆球的质量(m)无关,只与摆长(l)及摆球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lg。课本上安排了改变单摆的摆长对单摆周期影响的实验,取摆长不同的单摆,让学生观察、感受单摆振动快慢的变化,并分别测出它们的周期。实验表明:摆长变长,周期变大;摆长变短,周期变小。至于加速度g的变化对单摆周期的影响,课本上未做这方面的实验安排。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  相似文献   

3.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人教二OOO年版)对用实验研究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所提供的实验装置,由于单摆要分别在摆长约1m且不同的偏角(约小于5。)的情况下,测出单摆振动一定的次数(如50次)所用的时间,并算出其周期。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比较费时问,且不好掌握两次很小的偏角.且在观察单摆的周期跟单摆的振幅没有关系的现象时又不直观。如何使这个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做时既省时间又好掌握,且能观察到单摆的周期跟单摆的振幅、质量没有关系而跟重力加速度、摆长有关的现象呢?笔者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研制出下面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4.
5.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与用途(1)特点①把卷尺、量角器与单摆结合,可简便测量摆线长度以及摆角大小。②可演示多种单摆探究实验:探究摆线长度对单摆周期的影响;探究摆球质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探究摆角大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③单摆底座加入转盘,可使底座绕着摆球垂心进行圆周转动,从而模拟演示傅科摆原理。④利用减速电机控制摆线长度和底盘匀速转动,同时通过设计的控制芯片可以便捷调节底盘  相似文献   

6.
压力的概念及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难点之一,对于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和压力与重力的关系,一直没有有效的突破办法,教学中多采用硬性说明和灌输的方法。为此自制了“固体压力与重力关系演示装置”,以直观形象的实验手段来突破教学中的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学校实验室中配置的这个演示实验器材,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方案设计的。这个方案采用的是把两辆小车并排放置于两条水平的力学轨道上,两小车的前后两端各系上细绳,前端的细绳通过定滑轮挂上钩码以拉动小车,后端的两条细绳通过同一夹子,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册(必修加选修),有关胶体性质的实验中用到半透膜。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蛋壳内的蛋膜是最理想的半透膜。取蛋膜,需要去掉外边的硬壳。通常做法是用盐酸浸泡蛋壳,溶去碳酸钙。在这个过程中,需不断除去表面形成的泡沫,过程麻烦而且用时长,约需3~4h。经过实验,我们摸索到快速取膜的方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1仪器实验的特点(1)在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范围内,源于课本,高于课本:①时空结合,演示直观,节省时间,效果明显。②对于周期和摆长的关系,不仅能定性证明,而且能定量证明。③对于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也可以定性证明。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装置见图1),是一个很难做成功的静电学实验。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略加改进,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掌握周期公式并能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行人教版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中,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而实验正是揭示加速度与两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关键。现行课本实验设计(如图1)。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观摩教学比赛过程中,一教者在给学生演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乙醇与金属钠的实验中,他按照教材上的装置,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再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然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在处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该节内容时,首先是从生活实例定性得出:当质量m一定时,物体所受的力f越大,加速度a越大;当f一定时,m越大,a越小。对于高中生而言,仅仅知道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教材对此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应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但精度不够、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用黑板刷或夹子夹小车后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机械波演示仪所展示的波形大多数都是模拟波,其各质点是独立的,运动情况是利用机械传动装置人为设定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机械波是因介质中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且一般的模拟波演示仪无论振动频率如何改变,波长都保持不变,因而不能体现出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我们设计制作的这套多功能机械波演示仪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