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主体尺度     
人的认识和实践本质上是以主体尺度把握和规范客体。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对主体尺度作了片面的解释。他们或是将主体尺度理解为客体尺度的主观再现,或是将主体尺度理解为与客体无关的纯精神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尺度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主体尺度既是认识尺度,又是改造客体的尺度。主体尺度应理解为在实践和认识中形成的,以客体为基础,而又超越客体现状的人的需要和能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认识的能动性以如实反映为基础。认识的能动性不能超越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必须服从客体,必须服从认识的客体性原则。认识过程中的选择、重组、建构等具体活动必须以如实反映为基础,以如实反映为准则。本文认为,在现代认识中主观的作用日益加强,对某些具体的高深认识的产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这并不能否认深层次的实践的基础作用、决定作用。现代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如实反映为原则,以主观为重要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精神活动。它表现为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感受、理解、联想和认识 ,以及在感情上的自觉交流。从本质上说 ,它也是一种认识活动 ,即作为主体的读者对作为客体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面貌及其本质的认识活动。显而易见 ,作为主体的欣赏者 ,在认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因而其自身条件对产生的认识的偏与全、深与浅、对与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学欣赏者的主观条件 ,当然是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 ,欣赏活动就越完善。马克思说过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因…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这是十分明确的,科学的。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认识活动中,始终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一是认识者,一是被认识者;认识者是“学生”,被认识者是学习的对象。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把教学活动中的认识主体确定为学生是合乎逻辑的。但是这里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主体反映者和客体被反映者;二是主体要有活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的实践,究竟是指什么,是指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指人类活动的物质方面,还是指包括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两种因素在内的统一的人的活动、人类生活?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了,至今还未能得到一致的看法。在实践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实际上暴露了不同的哲学路线之间的分歧,暴露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从对实践本质的各自不同的理解出发,人们在哲学上分化了。主张实践包括主观要素,实践是主客观统一的同志,走向两个极端。一些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选择哲学”,或“主体哲学”,或“实践本体论”哲学,或“实践哲学”(也叫“超越哲学”)。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主张“实践唯物主义”,但他们并不真正懂得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质。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哲学倾向都有偏离唯物主义的危险性,或已经偏离了唯物主义。另一些人,看到了上述哲学的基本倾向,反对这种倾向,坚持唯物主义,但由于他们同样把实践看作是主客观的统一,因而不能把实践看  相似文献   

7.
主体问题的讨论,待别是对认识的产生历来分歧很大。一种观点是离开实践的决定作用,离开反映论而笼统地谈认识起因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种观点是把认识的丰富内容归结为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主观的建构,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单纯的主观选择和单纯的主观建构;一种观点认为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只靠反映论已经不能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认识的客体性原则应由主体性原则来取代。这些看法表面看好家有道理,好像强调主体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其实这些看法似是而非,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谈认识的产生,就是谈…  相似文献   

8.
思维创新已成为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传统的认识论与思维科学的一个共同缺陷就在于没有把二者深度结合起来。主体的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具有多层次、多环节活动内容。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本质与核心在于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主体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动力机制和内在尺度。研究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不系统深入地研究思维创新。把思维创新置入认识论视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对于深化认识活动的能动性研究、内在机制研究和拓展认识论研究的深度领域,都具有深远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育规律的特殊本质(续)程少堂(续上期)二、教育规律本质的内在规定: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1、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所谓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而发生的联系,从而使解决主、客观一致的问题由可能变成现实。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沟通主观和客观并使之达到一致的特殊功能。通过实践,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来;同时,人的主观意识经过实践的中介,又转化、实现为物质的现实。主观和客观是区分反映外部世界的人的意识与意识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一对哲学范畴。主观并不就是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指谁在认识,是认识者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这个主体是如笛卡尔所说的“我思”中的在思之我,而不是我在之思。我在之思是主观,即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杨军  徐涛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32-34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在认识论上主要有三个不同以往的思考:其一,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使得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这个观点还延伸到社会科学中;其二,认知神经科学提出,认识的本质不是反映,而是主体(神经元)对信息的处理;其三,建构主义认为,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在观念中对客体的建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似乎在超越二元论,物质和意识可能统一在神经元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主体在真理性认识过程中起着主导的能动性作用。主体是有头脑、能思维、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或人的集团。主体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属性。主体的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人类主体等。深入探究主体的相关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之必须。  相似文献   

14.
认识如何达到客观有效性是纠缠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胡塞尔以认识是事物对主体的呈现为出发点,在否定感性经验通达事物本质的同时,借助于原初所与的本质直观,排除了主观臆造的可能.事物本质在本质直观被原初给与,成为客观性认识的合法根基.但给与毕竟是给予了主体,客观性与主全性因这个原初所与性而有所关联,并引发人们对客观性的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5.
真理问题是人类认识的永恒主题,又是颇具时代性的课题。汲取多年的经验教训,要解决好真理问题,除在社会体制、机制、教育、道德文化等社会环境上必须改进、完善外,在方法论上,应在主体对客体能动地选择、改造中研究真理问题;在真理的本原和标准上,应在实践的唯一性和辩证性中确立真理;在对真理本质的认识上,应避免割裂真理的价值性和客观性的形而上学倾向;在对真理规律的理解上,应在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各自运动的规律性过程及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把握真理运动的总趋势和总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在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被长期视为一种主客体关系,没有超越"主体一客体"的认识范畴.其中,师生主客体论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控制,而提倡人格平等、道德互促的复合主体论,仍因认识范畴的局限,在本质上忽视师生间的体验性、情感性.本世纪初出现了"主体间性"概念,即师生双方不把对方看做一个对象,其关系是"我-你"的关系,它直接把师生交往还原为成人间的社会交往,未免过于简化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中引入"主体""客体""主体间性"等哲学术语,能加深我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但不应仅停留在对术语的移植层面,而要立足于教育教学的根本和实际去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审美活动属于认识论和实践论范围,不属于本体论范围;从认识和实践看,美无本体、本质,不存在那种单单具有“美”的性质的实体;本体论中不存在主体客体的区分,只有在认识论和实践论中才有必要划分主体和客体;审美活动是主体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践性的认知关系或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审美判断是一种包含着客体内容的主观判断;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审美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认识如何达到客观有效性是纠缠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胡塞尔以认识是事物对主体的呈现为出发点,在否定感性经验通达事物本质的同时,借助于原初所与的本质直观,排除了主观臆造的可能.事物本质在本质直观被原初给与,成为客观性认识的合法根基.但给与毕竟是给予了主体,客观性与主全性因这个原初所与性而有所关联,并引发人们对客观性的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表述、争议的一些问题的提出;揭示出对象化是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的关键;且对对象化作了界定,认为对象化,事实上就是人的本质的外在物化,是人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主体价值包括审美价值而对自然进行的加工和改造,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对象化不同于异化;提出了劳动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最重要形式。人的对象化的形式或方式是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形成人的对象性关系;人的本质具有的多样性、多重性必须通过相应的对象关系来体现、反映.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形成和结构都是人对象化的结果。进而反映人的不同侧面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解是发生在教育世界中的一种意义重构的认识活动,是教育主体通过对教育过程本身和教育中各要素的内涵、本质的判断,以情境再现、切身体验、意义创生为指向的认知过程,进而生成教育经验,形成教育文化,最终实现人文同构。从个体发展和教育发展来看,教育理解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多义性、生成性、意向性、实践性是教育理解的特征。教育理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在理解中澄清教育的基本问题;在理解中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理解中认识自我;在理解中推进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