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结构思想与方法下的现代档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学理论已经过了百年的历练,但以档案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中,我国出版了不同作者的四部五个版本的<档案学概论>,我近期档案学理论研究也变得异常活跃,档案学理论界开始思考一些过去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档案学应该用什么样的结构来容纳档案实践经验和知识?怎样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体系?如何利用这个科学体系发现更多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它预测档案学和档案实践发展的未来?而诸如:档案学研究对象、档案学学科体系、档案学科学体系、档案学理论体系、档案学理论层次结构、档案学理论内核、档案学理论逻辑起点、档案学理论内在逻辑、档案学的理论纲领、档案学研究范式、甚至是档案学本体论等等问题,一下都涌现出来.而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我国档案学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表明我国的档案学研究已进入以档案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应用理论研究不够务“实”.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档案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一情况,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向“深”处走,应用理论研究必须向“实”处走。  相似文献   

3.
宗培岭 《浙江档案》2006,(3):15-18,27
为推进档案学理论研究,本文倡导正确处理好档案行政管理者、档案管理者与档案研究者的关系,档案学理论自身研究与引进相关学科理论、引进国外档案学理论的关系,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实践的关系以及档案学理论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就当前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在诸关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报刊集萃     
研究动态构建文件与档案学的设想《档案学研究》1998年第1期黄存勋等人的文章,就建设文件与档案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新学科的框架问题,作一探讨。一、建设文件与档案学的必要性。1.电子文件及其转化而来的虚拟档案的大量出现,给传统的档案工作方法和档案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移植西方理论但没有经过充分"本土化"吸收与批判的现象.本文以文件连续体理论为例,剖析西方档案学理论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某些环节的缺失,并对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管理理论的核心部分,它首先形成于欧美国家,之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盛行。至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一理论经过不少档案学家的努力,它已发展得较为成熟,甚至成了有些档案学家研究档案学的专门领域。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加深,一种新的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越来越受到档案界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理论存在很大的争议,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以下简称“两种理论”)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其差异性,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应用。  相似文献   

7.
档案学研究的务实与务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重探讨了档案学研究中的务实与务虚问题,说明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务实际之虚”和“务实际之实”应当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取向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8.
扎根理论作为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解决档案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近几年,扎根理论开始在国内档案学研究中产生热度,其应用主要分布于处理新生事物探索类问题、影响因素识别类问题和复杂现象分析类问题。理性地认识扎根理论,正确地运用扎根理论,未来将能更好地发挥扎根理论在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反思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学术化现象,解读其形成的原因及其给档案学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克服这种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宗培岭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2期发表的《档案学理论与理论研究批评》中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析。作认为:我国档案学理论虽不够成熟,但在借鉴与自身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套档案学理论体系,为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较档案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更为重视,但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理论热点多,但研究深度不够.甚至热而无果.至今尚未形成一枝独放的、为国际档案界广泛认可的中国档案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