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江西近代新式初等教育轫始于光绪二十四年,至光绪三十二年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各级各类学堂齐全,数量庞大,居于当时全国的前列。其学校的性质与任务、学科的设置与课时安排、学生的学习期限等,基本上与“壬寅癸卯学制”一致。但由于近代新式初等教育处于轫始阶段,学生的入学条件、教员的选择与学校管理,则与“壬癸寅卯学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江西近代新式中等教育发端较早,从学校的组织形式、学校的类别到各种性质学校的数量均居于当时全国的前列。文章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爬梳整理出江西近代新式中等教育学堂50余所,并对其沿革概况、学制与学科、教师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考稽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江西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晚清时期的肇始起步、民国初年的初步发展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在近代江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总体呈现出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在教学中仍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但在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方面能够注重因地制宜。近代江西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当今江西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4.
5.
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作为人类生存方式之一的城市,同样也是一定时间和空间范畴内的实体存在。时间和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时间突出历史性,空间强调城市外部环境。影响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以江西为个案,探讨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清末近代新式教育在江西兴起,民办教育发展缓慢.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经济扶持与行政管理并举、政府奖励与严格处罚并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等政策与措施,促进了近代江西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江西的民办教育办学层次多,实用性较强,有的民办私立学校教学质量超过公办学校,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不足,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天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要补充,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民国时期江西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教育的外部管理和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从一个省的局部状况揭示了民办教育的自身发展及对教育发展全局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当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民办教育的资金来源关系到民办教育的生存,影响到民办教育的发展.近代江西民办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省内官僚、商人、士绅等阶层的捐助捐资办学.近代江西民办教育资金的涌入弥补了政府财政的不足,促进了近代江西教育的发展.探究近代江西民办教育资金来源及其影响,对今天民办教育资金的来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宗族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是民间崇尚的传统文化。捐资助学是宗族文化中宗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中国近代民办教育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江西近代宗族开办民办教育的状况入手,分析了其办学特点及其影响,为研究宗族文化及近代民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就李鸿章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创始之初的基本主张和实践 ,即改革科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以及组织翻译科技书籍等史实进行了梳理 ,并指出了这些举措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太平军在江西的十多年时间里,将革命的烈火几乎烧遍了江西的每个角落,造成很大的革命声势。但是,囿于当时的形势和农民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当其在战争实践中难以找到新的出路而不得不重新寻找封建体制的帮助,致使太平天国的优势难以获得制度上的保障而持久,由此给近代江西农村带来的积极的深层次的影响十分薄弱,最终丧失了江西这块重要的粮食补给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整体上不利于科学精神成长的一个必然结果。这种阻碍科学成长的有机系统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中科学因子的缺失;封建自然经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抑制;君主专制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压制。三者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成份,相互依存共同起作用,使科学技术的进步受到巨大的威胁与限制。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的十年,也正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行将灭亡前的十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际,为挽救其统治,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场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变革,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变革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历程的完成,掀起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引进与应用的高潮,使近代学术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辉煌而充满挑战,包括人类在物理学领域对自然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在生命科学领域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在应用自然力量改造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实践。以及这一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相关人物和人类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曲折而不断朝前的过程。在专题内容的学习中,要注意从科学技术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特种教育是国民党用来巩固统治,整合基层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江西是特教推行最早、推行力度最大的省份。特种教育的推行,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江西农村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革命力量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国民党政权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江西地方教育的发展和农村社会风气的改良。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生产空前高涨,1870年,其工业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32%。70年代之后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美国、德国、法国。近代英国工业兴衰,科学技术起到重要作用。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重视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动力。近代英国工业生产的变化,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近代科技产生的社会条件、文化背景和知识前提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条件和背景。  相似文献   

18.
张雪蓉 《教育评论》2014,(4):145-148
戊戌时期日益高涨的新民舆论,不仅成为维新变法的推动力,而且促进了以造就新民为目标的近代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科普书籍、报刊、学会、科技小说和直接的器物接触等手段,开始全面而深入地影响民众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开阔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众沿袭已久的传统观念,导致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破除了民众积习已久的陋习,冲击了封建迷信,有效地发挥了近代社会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代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曾领先于世界各国。然而,由于封建专制统治,近代科学技术却没能在中国产生。古时中国以农业为主,农业成了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重农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战国商鞅变法内容之一即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旨在发展小农私有制。西汉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后来又逐渐演化成“农桑为本,工商为末”,手工业被置于末业的位置。重农桑、轻贱工商不仅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行的政策,而且逐渐地成了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