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抄写在一幅高约48厘米的帛块上,出土时已经断裂为16大块及一些小的碎块,经过帛书整理小组的拼缀,现已大致复原②.《五星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书,整理小组的释文一经发表③,就引起了中外天文史研究者的重视.由于帛书残损得比较严重,整理小组曾据《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唐开元占经》、《乙巳占》等一些相关传世文献,对帛书残缺的文字做了一些拟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天学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谓天学,包括星占学(古人称为“天文”,本意指天象,引申为据天象以占人事之学,含义与今日“天文”一词大异)以及为预先推算日、月、五大行星位置所需要的数理天文学知识(古人称为“历法”、“历术”或“历”)。翻开历代官史,各《志》中打头的总是《天文志》和《律历志》;在各种综合性类书以及百科性质的著作中,最前面的部份也通常是“天部”。此外在古代政务中、在朝廷职官机构和政治运作中,乃至在古代数术系统中,天学都是特别重要的部份。  相似文献   

3.
李萌  吴予敏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69-84+127-128
我国历史上政治传播的法制化奠定于唐代。唐代统治者以法律条文框限了政治传播的核心要义与结构层次,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现存《唐律疏议》及相关法令与司法实践之中。唐律关于政治传播管控的核心是建构王权合法性并保障君主统治的政治安全,对于言论、文书、符印、器物、著作、礼俗等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始终维护君权至尊与宗法社会稳定。唐代统治者将天文、图谶、历算和部分占卜信息的传播当作“国之利器”善加利用和管控,垄断天文占卜信息和相关人才以消除政治隐患,保证政务信息传播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建立谏议、投匦与告密制度疏通朝廷信息管道,加强对官僚系统和全社会的政治监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巩固政权和维护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 ,唐代严禁妖书、天文、图谶 ,兵书、占卜、相书、私史等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5,(6X):37-37
多年以来,针对1905年签署的《乙巳条约》(即《第二次日韩协约》)以及1910年签署的《日韩合并条约》有效性的解释,始终成为日韩双方的矛盾焦点。在近现代历史的表述与理解方面,日韩两国存在的严重分歧也是导致日韩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2001年10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在汉城举行首脑会谈时就日韩共同研究历史一事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敦煌遗书中的占卜文书一向乏人进行系统整理,因此其定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近年来接触了一些占卜文书,想陆续把有关文书的定名问题写出来向诸位方家请教。由于占卜文书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而笔者的学识显然不够,因此错误必定在所难免。《北京图书馆敦煌遗书续录》(以下简称为《续录》)编写于1981年,收录了陈垣《敦煌劫余录》之外北图所藏的敦煌文书1065件。在这些文书中,有4件是占卜文书,《续录》定其编号和名  相似文献   

7.
西夏星占档案有两个来源:一是汉文史籍中收录的西夏建国前后进行各种活动的汉文占卜辞;二是20世纪初期出土于西夏故地并收录于《俄藏黑水域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等之中的西夏文占卜辞.我们经过认真仔细地整理统计,得知西夏星占档案约41件.然后对41件星占档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西夏占卜的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丛书由上海市天文学会、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和佘山天文科普馆的专业人员编写。分《认识星空》、《太阳》、《地球和月球》、《太阳系漫游》、《恒星世界》、《星系和宇宙》六个分册,介绍天文学基础知识,重点讲述如何进行天文观测,并配有主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开元天宝遗事》为宋前记载唐开元天宝年间重要史料的笔记小说,学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洪迈认定为伪作,并否定其价值;二、《四库全书总目》以苏轼《开元天宝遗事四绝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为证,为《开元天宝遗事》辩护。经考证苏轼所作诗与此书无关,"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亦见于孔平仲《续世说》,与司马光同时,疑另有渊源。《四库全书总目》观点不足取,洪迈之说当可信。洪迈之言记录此书较早成书流传情况,且《遗事》的成书与流播,反映了早期笔记小说成书过程中不断被增扩的轨迹,进一步印证《总目》所言有失。  相似文献   

10.
西周地图我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地图?从现有资料看,至迟西周早期就有了。周成王在丰京即位后,为了控制东方,特地派周公卜建洛阳城,周公到涧水东水西以及渥水东占卜了一番,然后把绘制的地图和占卜结果一齐献给了成王。(见《尚书·洛诰》)后来在那两个地方建了王成和成周两座城。1954年,在江苏发现  相似文献   

11.
王光越 《历史档案》2019,(1):93-103
《明清宫藏档案图鉴》公布之"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为目前存世的乾隆帝稀见星命档案。本文对其文本、具文时间以及采用的占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认为:(1)《图鉴》公布之"立象安命图说",实为"乾隆五年弘历八字占卜档案"和"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与草本三件档案。(2)"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的形成时间应该是乾隆五年。(3)"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采用的是阿拉伯星命法而非中国传统的占验法和西方十二星座占验法。  相似文献   

12.
尚宽先生《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已由商务印书馆于2006年3月出版,这是继陈垣先生《二十史朔闰表》以后,八十年来古代天文历法学又一部力作。天文历法水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作为实用天文学重要内容的年代学成就尤为突出。《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以创制行用于公元前427年的我国古《四分历》为基础,以及后来的历法演变,推算编制春秋战国秦汉间942年的朔闰历日,印证史文日辰干支记载,反映其间的改历过程,从而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古历创制、运…  相似文献   

13.
《文献》第十三辑载有刘尚恒先生《朱升事迹编年》一文,1992年黄山书社出版了刘先生校注的《朱枫林集》,此文经修订增补,又作为附录载于书后,我以为尚有一则事迹可补入文中,即朱升节抄《脉诀刊误集解》事。元朝人戴起宗撰有《脉诀刊误集解》,吴澄为此书写了序。朱升曾读过吴澄的序,但一直无缘见到原书。元惠宗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年)秋,年届67岁的朱升终于见到原书,便立即加以节抄并在吴澄序下题辞:"愚久见  相似文献   

14.
由于记谱法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导致《诗经》图书中有关音乐发展的内容到唐代才开始有了相关的记载。自宋代音乐学者赵彦肃著作了《唐开元风雅十二诗谱》后,在元代和清代分别出现了相类似的诗谱,例如熊朋耒在《瑟谱》一书中创作了《关雎》,以及清代的《诗经乐谱》等。这些乐谱和歌词一样,都被划分为三部分,即风、雅、颂。原始的《诗经》在内容和风格上本身就和音乐存在一定的联系性,无论是在词汇的选择上还是句子的结构上都为人们积极地创设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古时代的龟卜虽远不及先秦时代兴盛且受到官方的重视,但在民间也还颇有地位。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龟卜方面的新著作,如两《唐志》著录的柳世隆、刘宝真、王弘礼、庄道名、孙思邈等人的《龟经》,皆成书于南北朝到唐开元以前这段时间,说明此时角卜比较流行且较前代有了新的变化。可惜随着宋以后“龟览道息”,上古、中古的角卜之书大都敬佚不存,上述几种《龟经》也无一幸免,仅柳世隆之书尚有断简残篇散见于后世的有关书籍,如:(l)隋萧吉《五行大义》收柳世隆《龟经》佚文三段①。(2)唐徐坚、张说等人编写的《初学记》卷三十“龟”…  相似文献   

16.
《管子》记录了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养生等诸多方面。其中,在《内业》、《心术》以及《白心》等多部篇目中,可窥见管子一些主要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17.
去年有一个时期,某出版社出版的《大预言》成为人们近乎疯狂的抢手货。各种“算命术”、“手相术”等书,在书摊上也比比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一面是火箭升空,一面却相面占卜,造成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是近年来放松科幻创作,忽视科幻创作在科技宣传中重要作用的一个原因。科幻创作是科技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技术,由于它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以及宣传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和兴趣爱好等,使它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科技知识的传播,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尤为重要。50、60年代的青年学生,大多都知道《海底二万里》等优秀科幻作品。80年代,《小  相似文献   

18.
小资料     
一位香港市民将珍藏八十年的《唯一趣报有所谓》两巨册(系两个多月的合订本)送给香港大学孔安道纪念图书馆影印收藏。《唯一趣报有所谓》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郑贯一在香港创办的一份小报,创刊于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6  相似文献   

19.
去年有一个时期,某出版社出版的《大预言》成为人们近乎疯狂的抢手货。各种“算命术”、“手相术”等书,在书摊上也比比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一面是火箭升空,一面却相面占卜,造成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是近年来放松科幻创作,忽视科幻创作在科技宣传中重要作用的一个原因。科幻创作是科技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技术,由于它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以及宣传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和兴趣爱好等,使它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科技知识的传播,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尤为重要。50、60年代的青年学生,大多都知道《海底二万里》等优秀科幻作品。80年代,《小灵通漫游世界》等也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这说明,注  相似文献   

20.
商代占卜记事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甲骨。甲,是龟甲,多数用腹甲,间或用背甲。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也有一些用牛头骨、鹿头骨、人头骨和虎骨等。占卜用的牛胛骨当为本地所产,商代畜牧业很发达,牛已大批驯养并有丰厚储备,而且祭祀时用牛数量之多十分惊人,于是商人将祭祀后用过之牛的肩胛骨保存下来以供占卜之用。历年出土的甲骨实物表明,龟甲较牛胛骨为多。占卜之前要对甲骨材料进行整治,做占卜准备。《周礼·春官》曰:“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秋天万物皆成,此时的龟最适于占卜之用,攻龟即杀龟,春天将龟杀死,剔去血肉内脏,使之成为龟甲空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