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能够将抽象的时间转换成具体的重复出现的时间段与时间点。适应着现实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产生了对时间的强烈依赖。在这种从时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创造了具有特定社会文化意蕴的时间规范。  相似文献   

2.
春秋中后期开始,随着男性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妇女地位式微.发展到战国之时,女性地位与春秋前期相比已呈明显下降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的式微,标志着适应相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性别分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和扩大和交换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工商业阶层。他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立足于社会历史舞台。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和经营,构成了新型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龙益军 《教师》2010,(28):125-126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都产生了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从含义、产生的背景、对人的属性关注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演变发展的趋势及影响、确保人文主义实施的措施等六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都产生了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从含义、产生的背景、对人的属性关注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演变发展的趋势及影响、确保人文主义实施的措施等六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周利 《黑河学院学报》2022,(6):167-169+173
中华武术历史的悠久,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了一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成分。武术的发展为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发展与频繁的战争、社会动荡、政治纷争关系密切,表现在兵器发展与拳术变化方面,不同的兵器形成武术的不同特点。武术的发展结合文化的内涵形成武术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学术思想极其活跃的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去消灭其余诸国完成实质性的统一。同时,各家各派学说纷繁复杂.但其中所体现出的体育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主要对儒、墨、道、法四家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最自由的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的大繁荣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这一时期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因此,对这两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把握其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对于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工商业阶层。他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立足于社会历史舞台。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和经营,构成了新型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都城的一个飞跃发展时期.数量上数十或数百个诸侯封国都城同时并存;规模上突破了礼制等级制度的制约;形态上棋盘式布局格局和城廓制度初步形成;地域上遍及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呈现出由中原向南、北、西散射状发展态势,初步确立了中华大三角的都城分布格局,从而奠定了以后中国2000多年都城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1.
边吴丽 《考试周刊》2009,(29):47-48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周室衰微,诸侯僭越,礼乐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此情况下,教育由“学在官”向“学在民”转变.私学逐渐成为主要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也逐渐由百家争鸣向儒学一家独大转变。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其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即从此入手。简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是理性精神崛起,全新的音乐教育形态的诞生的时期。官学与私学的并存是这一时期显著特点,这不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当时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后世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即将出版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一书中春秋、战国部分的概要。运用文献、考古资料,首次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这两个时期淮河流域在业(铁器、牛耕、大型水利工程的兴起、农田的规划与整治、农作技术等)、手工业(地区性的手工业名产的出现、青铜冶铸、新型的冶铁业、桑麻生产及纺织等)及商业交通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概况,得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殷周时代 ,一切学术都由统治者直接控制 ,史官之职也是世袭的 ,有着很高的地位和特质 ,所作之史书在一般人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修史逐渐受到强暴势力的威胁 ,但仍有史官冒着生命危险修史的例子 ,涌现了一批像董狐、南史氏这样的“良史”。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史官屈从于强暴势力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趋于低落 ,同时史官本身也出现了许多缺陷和弱点。到战国中期 ,史官的地位已低落到世人羞而为之的地步。而伴随史官地位低落的 ,则是史官修史之风的败坏 ,强暴势力的因素越来越影响史官的修史。到西汉时 ,史官的地位已经低落到和倡优差不多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同时,它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用人思想。"和而不同"用人思想的实施与否,直接关涉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从齐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普遍存在文化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双重结构现象。与此相应,音乐教育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官学与私学并存。官学与私学这种大传统与小传统,在反馈互动中共同推进古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音乐生活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成为各国富国强兵、克敌制胜的重要资源。各诸侯国之间激烈的人才竞争加速了人才流动,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因此,分析这个时期的人才流动现象,一定程度上能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常志良  丁辉 《考试周刊》2009,(41):139-14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并分析了武术和军事武艺在内容、形式、功能、传习途径与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着既相关又相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集中体现在政治性杀戮上。据初步统计,较大规模的政治性杀戮事件共有27例,主要发生在晋、楚、齐、秦四国,这表明当时四国内外所面临的变革因素较多,变革的幅度较大。政治性杀戮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虽各异,但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应是反映为权力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运用对比、论证、总结的方法,说明了新时期独立学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教育理念的先进性、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独立"三个方面,略论了先秦私学教育带给独立学院特色发展的启示,揭示了独立学院实现"独立"的根本内涵。为后期对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做了前期准备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