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业勤 《考试周刊》2014,(3):156-157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虚拟社群的遍及与盛行,决定高校稳定工作必须相应拓展,创新思路。高校虚拟社群在内容、功能及运行上的特点,决定了高校舆情管理的必要性。为此,应健全虚拟社群的管理机制,加强虚拟社群的舆情监测,深入分析虚拟社群的舆情动态,加强虚拟社群的舆情引导等。  相似文献   

2.
非实时在线论坛能有效支持学习者的信息交流和深层讨论,促进虚拟学习社群的构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在线教学中。本研究旨在论证基于AOF的协作性语言学习的理论可行性,通过解析AOF的构成维度,探讨各构成维度可支持协作性语言学习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OF的CLL理论依据,并设计学习原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中国媒介生态环境下,虚拟社群营销应借鉴“受众商品论”,将受众集合并打包,从而实行间接或直接营销;重视公共利益和受众权益,注重虚拟社群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实现绿色营销。而受众主动权的巩固,使虚拟社群营销不仅成为信息传播的平台,还能实现购物、医疗、教学、通信等服务。  相似文献   

4.
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符合信息化时代教育需求,本平台创新之处和特色之处在于以柳州红色文化资源为主线,“四史”资源为辅的内容构建。对构建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价值、必要性、制约因素以及虚拟仿真技术在此过程中的优势、路径、应用及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沉浸感和互动性,结合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教育,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和学校思想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QQ虚拟学习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豪锋  李瑞萍  李名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80-83,125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社群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和远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QQ虚拟学习社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软件对社群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社群网络结构特征、意见领袖地位的形成,以及社群成员参与动机、满意度、忠诚度与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社群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虚拟学习社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学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重大意义。虚拟实践社群以其便利性、经济性和可及性,在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研究中日渐受到重视。以5个指向高等教育教学的虚拟实践社群为案例,通过比较发现7类技术工具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交叉应用使社群呈现不同的边界和生态;由于成员的内驱力不同和来源异质性,不同规模的社群均形成了宽松的组织结构,成员通过弹性参与、弱联系维系着社群的非层级性。上述特征在构建和维系虚拟实践社群的同时,也为社群作为“联营事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埋下风险。鉴于此,本研究从探索社群构建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改良知识管理类和数据归档类技术工具及其应用、尊重专业领导的知识权威和集体贡献三方面,进一步提出促进教学知识分享与创造、保障知识质量、稳定社群的可持续性的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 《电化教育研究》2011,(12):53-57,68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UCINET6软件,研究博客群内各个行动者间的联系和行动者与整体网络的关联。根据实际情况,将虚拟社群中成员与其真实身份结合起来分析,使虚拟网络社群的活跃点与一个单位内部骨干力量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应用社群图进行评价网络学习的成效和提出要关注边缘人群的建议,促使更多人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8.
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工作,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农村教师在我国教师队伍中占比较大。其专业化程度成为衡量教师整体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教学设计与实施及信息素养等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来促进专业发展。实践证明,组建适合农村教师进行校内外学习、交流、协作和反思的“KFDX教师虚拟实践社群”,吸引农村教师参与社群并开展学习,有利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虚拟社群已成为教师网络教研和专业成长的新途径。针对"李克东难题"及其他教师虚拟社群实践问题,本研究从知识共享视角进行思考,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教师虚拟社群及其发展,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运用个案研究、内容分析及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其中知识共享的特点及其过程,并据此构建了教师虚拟社群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探讨了教师虚拟社群中知识共享的价值取向,指出社群成员的需求层级与知识共享价值取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中国媒介生态环境下,虚拟社群营销应借鉴"受众商品论",将受众集合并打包,从而实行间接或直接营销;重视公共利益和受众权益,注重虚拟社群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实现绿色营销。而受众主动权的巩固,使虚拟社群营销不仅成为信息传播的平台,还能实现购物、医疗、教学、通信等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入侵,催生了大量的虚拟趣缘社群.其中,虚拟粉丝社群是颇具代表性的虚拟趣缘社群.基于"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逻辑,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方法,通过对综艺节目Running Man百度贴吧粉丝社群的个案研究,探讨了虚拟粉丝社群的共同体想象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粉丝社群中的仪式互动和集体记忆,形塑了一种共同的时空在场感,推进了社群参与者的共同体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了一个以情感为纽带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群学习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基于社群学习来提升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文章在分析社群学习基本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基于社群学习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实践社群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践社群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下,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和分工共同构成了基于虚拟实践社群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系统。外在化、社会化、联合化和内在化是共享系统的四个关键过程。维持较高的社群参与度、创建积极的知识共享文化、制定和运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促进基于虚拟实践社群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探究社群模型(Garrison,Anderson,& Archer,2000)的基础上,介绍了笔者以此模型为指导,进行“学习科学与技术”校际协作课程的探究学习社群构建的实践探索,最后提出关于社群构建的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群环境下教师专业共同体是适应时代需求的产物,是适合当下的一种教师发展新渠道。它具有资源共享多样化、学习途径丰富化、协同研讨高效化、成果转变迅速化等特征。其运行模式包括自主模式、协作模式、咨询模式、反思模式等。建设策略主要是确立共同目标并提供海量资源,在虚拟社群中建立共同体内部小组,选择适宜虚拟社群的共同体学习内容,设计立足群体成员发展的活动,建立丰富多元的激励体系,以期解决城乡地域差异、资源差异,做到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联社摄影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客是一种具有超级链接功能的网络日记,现在已经发展为个人进行思想表达、知识过滤、知识积累以及深度沟通交流的虚拟社群,它彰显着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博联社摄影社群为案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个体中心研究方法和相关软件,从虚拟社群社会网络的形式化表达、博客的点度与虚拟社群的密度、距离、中心性分析、多维量表(MDS)分析五个视角对博联社的摄影虚拟社群的超链接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虚拟社群的群体结构以及博客交流模式,总结了虚拟社群的群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以促进教师同事对话,共生共享优秀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凝聚群体智慧开展创造性教学,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优势,在教学现场以如火如荼之势展开。在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当今社会,不仅对学生学习更好地适应现在生活、面对未来挑战提出了新要求,更对教师教学及其专业成长提出新挑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背景,在梳理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价值基础上,审视专业学习社群经营的可能困境,从而提出基于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增能机制,以期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更好地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形成有效的共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丰富课程内涵和拓展育人功能。目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着红色文化体验感受限、红色信息整合度较弱及红色文化教学深度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红色文化时代性入手,做好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升红色文化体验感,营造红色文化学习氛围;组建红色文化网络社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加强思政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思政教育教学形式等路径,助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文化”、“合作”、“社群”和“背景”等,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理论出发,试图构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虚拟实践共同体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阐述了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概念、生态特征,并以印第安那大学的探究学习论坛为例,简单分析了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并总结出虚拟实践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文化”、“合作”、“社群”和“背景”等,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理论出发,试图构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虚拟实践共同体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阐述了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概念、生态特征,并以印第安那大学的探究学习论坛为例,简单分析了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并总结出虚拟实践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